焦裕禄精神:一面飘扬的旗帜
2019-02-10王鑫
王鑫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靖边县剧院上演大型廉政教育晋剧《焦裕禄》,演员凭借感人的演技、真实的情感,为我们塑造出一个“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好官——焦裕禄。剧目一开始,漫天的飞雪瞬间将观众带回20世纪60年代的兰考县,“火车站礼送灾民”“买粮救荒”“带病抗洪抢险”“痛斥浮夸风”等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幕幕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在演员们铿锵的唱腔中,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人民敬爱的“好官”焦裕禄形象,近两个小时的演出让观众看得感动不已,现场时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焦裕禄这样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即使离开我们已经五十多年了,他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公仆精神依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那么,焦裕禄精神给我们留下的是什么?
对于焦裕禄精神,习近平曾经说过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我们要深入思考一个问题,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时间并不长,但给我们留下这么多精神财富,我们应该给后人留下些什么精神财富?”焦裕禄留给我们的是他一颗总系黎民的心,他与灾斗,带病抗洪抢险冲锋在前;与地斗,植树造林治理“涝、沙、碱”;与事斗,实事求是痛斥浮夸风;与病斗,病痛缠身依然心系工作。活着,他是一面旗帜;倒下,他是一座丰碑!焦裕禄走了,但他的精神活在我们心中,他短短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用生命为我们书写了一部厚重的教材。
古人云“意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乐民”,焦裕禄同志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用奉献甚至生命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不仅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也是我们全党的好榜样。为了让焦裕禄精神薪火相传,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应该怎么做?
一心一意为人民,做焦裕禄式干部
20世纪60年代,由于灾荒的逼迫,兰考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逃荒要饭,这深深地刺痛了焦裕禄的心,他认为“百姓背井离乡不能责怪他们,我们有责任。党把这个县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他下定决心改变兰考,通过大规模的调查研究,掌握了“沙、涝、碱”发生的规律,在带领群众开展除“三害”斗争的过程中,焦裕禄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他同干部、群众一起出力流汗,通过一年的艰苦战斗,兰考除“三害”终于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焦裕禄心里想的是百姓,嘴里念的是百姓,行动上关怀的也是百姓,我们要像焦裕禄那样,常怀公仆心,始终与群众同甘共苦,俯下身子静下心,一心一意为人民。
全力以赴度困局,展焦裕祿式气概
1964年春天,正当兰考人民同“沙、涝、碱”三害斗争胜利前进的时候,焦裕禄的肝病也越来越严重,他忍着剧痛拖着病体与乡亲们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的斗争。累倒在一线住院的时候不谈自己的病情,首先关心的是县里的工作、群众的生产情况。他在报纸上看到“瓦窑奇迹振奋人心”的浮夸报道后,痛斥这种弄虚作假的浮夸文风,认为这会影响上级的决策。焦裕禄的“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拼劲、韧劲,就像一面旗帜,时刻引领着我们。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应该对照自己,遇事迎难而上,展现千方百计度困局的精神。
无私奉献铸永恒,创焦裕禄式业绩
在兰考的470天中,焦裕禄为了兰考人民,为了改变兰考的面貌,是真正“拼上了命”,虽然在兰考的时间不长,但即使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对至亲留下的话却是:等我死后,把我的尸骨埋在兰考沙丘,我要和战友们并肩作战。他这种“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人生高度,值得我们每个人一生攀登。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如果都能像焦裕禄一样用生命书写奉献,那么定能创造和焦裕禄一样的业绩。
很多东西存在的时间虽然短暂,但这短暂铸就了永恒。焦裕禄精神就是这样,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焦裕禄精神都永远是亿万人民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永不褪色,永不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