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研究
2019-02-10郭浩淼王鑫
郭浩淼 王鑫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演变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和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供给因素、社会需求因素、技术进步、对外开放、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政府政策六大因素。在此基础上就“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和途径进行了分析讨论。本文认为“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和途径有:做大做强工业,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着力扩大需求,增强产业结构升级的拉动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和升级传统产业;把创新驱动作为“新常态”下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 影响因素 途径 新常态
引言
产业结构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演进过程,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整体上呈现出第一产业比重持续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先上升后有所降低和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的变化趋势。产业结构的这种变化虽然整体上符合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而且在产业结构变化过程中呈现出一些问题,可能导致产业结构出现“偏差”。尤其是2010年以来,国内和国外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和升级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分析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从中发现我国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相比较,从差距中探寻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与途径。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所谓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其调整意味着各产业内及产业间的比例发生变化。从图1可以发现,整体来看,90年代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演进趋势符合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具体表现在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上升后保持在较高水平最后有所降低,第三产业比重则总体稳步提升。
如图1所示,具体来说,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经济形势变化、产业政策调整、宏观调控等原因,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并非直线上升,而是呈现出有升有降的趋势。主要有几个特殊的节点,如1992年、1997年、2002年、2008年、2013年。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和十四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激活了经济,掀起了投资高潮。这一时期轻纺工业仍然是工业化的主流,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带动了工业产品的需求增加,导致1992-1997年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和第三产业比重下降。1997年发生了东南亚金融危机,针对前一阶段经济过热出现的各种问题,国家适时进行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调整,使这一时期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999年前后,随着通货膨胀转化为通货紧缩,以及消费结构的升级、城镇化建设的加快,这一时期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使重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从而带动第二产业整体比重的上升。2008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传统人口红利的缩减和资源环境约束的加大,国家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作出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战略决策,促进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2013年之后,随着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的推进,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变化,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进入产业结构服务化阶段。
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产业结构变动和升级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演进过程,往往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相联系,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的。影响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和升级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供给因素、社会需求因素、技术进步、对外开放、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和政府政策等。其中供给因素、社会需求因素和技术进步是世界各国产业结构变动和升级的共同因素,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因素,对外开放、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和政府政策是产业结构变动和升级的一般性因素。
(一)供给因素
供给因素主要包括劳动力供给、资本供给和自然资源供给,这三类资源的总量变化和构成比例的变化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形成、发展和升级产生了重要影响。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丰富,但是资本相对匮乏,这一时期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型产业。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逐渐从第一产业中释放出来进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使得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提高。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而外汇储备充足,三类资源构成比例发生了扭转,迫使产业结构升级以适应资源供给比例的变化。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面对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总量和构成的变化,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逐渐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资本,而对劳动力的需求则从总量需求转为质量需求,从普通劳动力需求为主向知识型、技术型人才需求为主转变,以适应未来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
(二)社会需求因素
社会需求主要是通过需求总量和结构的变化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产业结构升级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当人类需求发生改变时,产业结构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变动,以此来适应人类需求的变化。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从供给决定的计划经济向需求拉动的市场经济转型,伴随而来的是我国的经济增长由供给导向型向需求导向型转化(刘伟,2008),进而带动产业结构的變动和升级。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逐渐提高,并已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个人需求逐渐趋向多样化和多层次,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从而促进产品结构的合理化,带动产业结构从低端向高端演进。恩格尔系数是反映一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指标,我国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1990年54.2下降到2016年29.30,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1990年58.8下降到2016年的32.24。城乡居民已从解决温饱的生存需求逐步过渡到居住、教育和文化等较高层次的发展需求和享受需求,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我国产业结构呈现出第一产业持续下降、二三产业不断攀升的特征。
(三)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变动和升级的主要推动力。技术进步主要表现为技术效率的提升,即资本、土地和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由于一国的资金、土地和自然资源总是有限的,不可能将所有资源平均投入所有的产业和部门,更为一般的做法是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具有较高生产率的产业和部门,提高具有较高生产率的产业所占的国民经济的份额,以此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那些率先进行技术创新的产业和部门将具有较高的生产率,资金、土地和自然资源从低生产率产业转移到较高生产率产业,从而较高生产率产业获得快速发展,低生产率产业则逐渐被淘汰或转型,进而带来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升级。具体来说,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变动和升级的作用表现为:技术进步通过改变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来推动产业结构变动和升级;技术进步通过改造传统产业和开拓新的产业来促进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技术进步改变了一国的比较优势,增强了一国的竞争优势,从而改进进出口贸易结构,提升在国际产业竞争格局中的地位。
(四)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主要有两个方面构成: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我国的产业结构转变是与对外开放同步进行的,外商直接投资影响产业结构变动和升级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外商直接投资通过资本供给影响产业结构变动和升级。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升级需要资金的有效供给,而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转变过程中面临的普遍问题是积累能力不足,资金供给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不能满足产业结构转变的需要。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流入来弥补外汇和储蓄双缺口,从而提高国内投资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转换升级(陈继勇,2009)。外商直接投資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影响产业结构变动和升级。当发达国家在我国投资建厂进行直接投资时,其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等能够通过一定渠道渗透到我国的企业中,在改善我国产业技术结构的同时,也提高了各个产业的素质,进而影响我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和升级。外商直接投资通过竞争效应影响产业结构变动和升级。计划经济下的企业由于供给和需求都有固定的渠道,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缺乏有效的竞争,产业结构难以实现有效的变动和升级。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特别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政府干预的放开,我国企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外商竞争,迫使一些企业从一些产业中退出或者提升技术水平以抗衡外资企业,从而打破原有的市场均衡,进而优化了我国资源的配置,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升级。
对外贸易影响产业结构变动和升级主要是通过国外需求改变进而出口结构的改变来实现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主要依赖于投资、出口和消费这三驾马车,出口占我国GDP 的比重曾经高达35%左右。随着国外消费结构的升级和层次的提升,必然对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产生影响,进而推动资源、要素在不同产业间转移,影响国内的产品生产结构和产业结构。另外,通过进口国外的先进设备、工艺,提升国内产业部门的技术水平,改进工艺流程,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升级。
(五)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使得工业一直保持主体地位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简新华等,2011)。城镇化的推进带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资本向城镇集聚,促进了产业的分工与重组;同时城镇化具有强劲的人才吸引力,促进人才、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集聚,使生产中技术复杂水平和创新活力提升,进而形成产业结构升级的强大动力,驱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成长。尤其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来,新型城镇化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型城镇化注重城镇化建设质量,在提升第一产业质量的同时,更能深化新型工业化,推动工业发展向集约循环、创新驱动等方向转变,进而促进传统制造业升级(辜胜阻,2012);同时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绿色产业成长,从而为产业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魏后凯,2011)。我国的城镇化率由1990年的26.41%提高到2013年的53.73%,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由1990年的31.54%提升到2013年的46.09%,产业结构的服务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六)政府政策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尽管市场经济已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在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具有浓厚的计划色彩,因此政府政策在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和升级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更为显著。采取各种措施不断进行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途径(简新华等,2011)。从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来看,我国政府采取的产业和技术发展政策总体上是正确的,不断进行的产业政策调整不仅有效改变了不合理的畸形产业结构,而且逐步克服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瓶颈制约,使得产业结构日益趋向合理化和高度化。
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和升级的重点和途径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的统一,主要是指在数量比例上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梯级演进,在要素构成上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的过程(黄群慧,2014)。整体来看,农业基础较为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尤其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是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面临新常态下的一系列新挑战,寻求新挑战下解决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将有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做大做强工业,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2013年我国经济结构出现了具有历史性变化,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比重,但这并不意味着工业不如服务业重要,事实上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并未发生改变。有些研究根据发达国家产业构成比重演进的经验,认为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高于第三产业,应提升第三产业的占比。然而李钢(2011)利用购买力平价计算发现,目前通行的产业结构数据普遍高估了第二产业的比例,与人均GDP相同的国家相比,我国第二产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另一方面,从一个经济体的实际能力角度来看,制造业才是经济发展的关键。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再度重视制造业,政府大力推动以重振制造业和发展实体经济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例如德国的工业4.0计划、美国的《制造业行动计划》等,制造业信息化和制造业服务化成为世界工业化进程的重要趋势。我国政府制定的《我国制造业2025》充分反映了世界产业发展的趋势,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加快发展仍将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
当前工业仍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围绕“做强工业”而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将是我国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看,随着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制造业部门逐渐扩大,产业分工程度逐渐加深,对服务业的中间需求,如交通、金融、宾馆住宿、医疗等将会迅速增加,同时也提高了制造业的生产率。届时第二、三产业之间的原有界限将越来越模糊,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与物流业、金融业、技术研发业、教育培训业之间将形成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制造业服务化既是我国制造業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和途径,也是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大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黄群慧,2014)。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我国第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工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程度的提高将成为未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一大特点(金碚,2011)。
着力扩大需求,增强产业结构升级的拉动力。市场需求是新兴产业赖以形成、发展的基础,是产业结构升级动因。同时需求结构的变动决定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我国过去依靠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变迁,现阶段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以回流制造业,可能使得工业品出口不振成为常态。在此背景下,着力扩大需求,尤其是国内消费需求对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显得尤为重要。
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进而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必须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要从根本上改革不利于劳动力的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释放风险和不确定性进而扩大消费。同时要加快推进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一方面农民的市民化扩大了城镇居民群体,改变了这一部分人生活方式,从而提高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带来了对住房、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需求,能够消化掉钢铁、水泥等行业的产能过剩,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和升级传统产业。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世界各国都在争先恐后的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国际科学技术制高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它能通过关联效应将技术扩散到整个产业系统,引起整个产业的技术更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因此,在国家扶持以及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是未来产业结构升级的一大动力。
需要强调的是,发达国家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般是在传统产业进入相对成熟阶段后才开始的,能够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完美对接。而我国现阶段传统产业发展还不充分,经过多年的“铺摊子”,我国虽然具备了庞大的工业基础,但“大而不强”仍是一个基本现状(黄群慧,2014)。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而通过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嫁接”或“裂变”或二者相结合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途径(张银银,2013)。因此,要实现产业的科学发展和转型,就必须通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确保二者良性互动发展,进而通过“双轮驱动”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要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良性融合发展,关键在于深入研究本地产业发展的优势,寻找产业融合的切入口。因此地方政府要根据本地的比较优势选择合适的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资金、人才培养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推动体制机制的创新转变,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培育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把创新驱动作为“新常态”下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如果说改革开放后我国产业结构实现由“二一三”向“二三一”的转变主要是通过“要素驱动战略”实现的,那么在新常态下,随着传统的人口红利、土地红利的逐渐消失,我国要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和服务业大国、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就必须从通过劳动力、自然资源、环境等要素的低成本投入来实现产业结构变动的“要素驱动战略”,向依赖“创新红利”和“制度红利”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创新驱动战略”转变。这一转变既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的需要。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单一方面的创新驱动的过程,而是一个综合性创新驱动,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等协同作用的过程。因此,建立完善的创新驱动机制,构建多维的国家创新体系对于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也是未来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着力点。
参考文献:
1.刘伟,蔡志洲.我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纵横,2008(12)
2.陈继勇,盛杨怿.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基于资本供给和知识溢出的视角[J].国际贸易问题,2009(1)
3.简新华,叶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演进和优化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11(1)
4.辜胜阻,刘江日.城镇化要从“要素驱动”走向“创新驱动”[J].人口研究,2012(6)
5.魏后凯,张燕.全面推进中国城镇化绿色转型的思路与举措[J].经济纵横,2011(9)
6.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11-10
7.陈文玲.新一轮“超级增长周期”还是疲软的复苏—未来十年全球经济形势研判[J].江海学刊,2014(2)
8.黄群慧.“新常态”、工业化后期与工业增长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14(10)
9.李钢,廖建辉,向奕霓.中国产业升级的方向与路径—中国第二产业占 GDP 的比例过高了吗[J].中国工业经济,2011(10)
10.金碚,吕铁,邓洲.中国工业结构转型升级:进展、问题与趋势[J].中国工业经济,2011(2)
11.张银银,邓玲.创新驱动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机理与路径[J].经济体制改革,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