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商贸流通企业内部隐性成本控制策略创新分析
2019-02-10张娜
张娜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在新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而隐性成本控制作为商贸流通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刻影响着企业的运行和发展。健全的企业内部隐性成本控制制度不仅能够促进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本文就当前形势下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展开分析,通过对商贸流通企业内部隐性成本控制策略存在的问题做出简要阐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创新策略。
关键词:商贸流通企业 内部隐性成本 成本控制 创新策略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市场经济政策和环境愈加宽松,各种民营成分企业的出现逐渐打破了国营企业的垄断局面,而商贸流通企业正是在这一历史时期逐渐发展壮大,进而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但是新时期的商贸流通企业,无论是在宏观还是微观的政策环境下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在宏观上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市场经济的放开使原本的商贸流通业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在我国宽松的政策环境下,国内外商贸流通企业一同挤压着国内市场,使得我国商贸流通企业的经济市场竞争压力日渐严峻。
此外,由于商贸流通企业的从业门槛较低,从业企业较多,加之进入我国市场的商贸流通企业数量日渐增多,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行为也越来越高端化。而我国市场的商贸流通企业主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其发展的突出问题在于企业自身实力较弱、规模和效益较低,由此决定了我国中小型商贸流通企业的经营结构有限,在成本上没有优势,无法和大公司大企业相抗衡。因此,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中小型商贸流通企业要想寻求发展,就要不断调整企业定位,扩展企业规模,优化经营产品结构,改革和建立企业内部隐性成本控制策略。
新时期商贸流通企业内部隐性成本的组成
要充分掌握新时期商贸流通企业内部隐性成本的基本组成,就需要对商贸流通的各个环节进行分解与分析。从主要业务单元构成的角度出发,商贸流通企业的主要业务单元包括库存、采购、配送和运输,这些单元能够将消费者与生产者进行有效隔离,而商贸流通企业则依据进货与售货差价和服务费用的收取,来弥补企业中各个项目的内部隐性成本。因此,可以将主要业务单元与企业内部隐性成本组成进行相应匹配,流通企业内部隐性成本的基本组成包括库存隐性成本、采购隐性成本、配送隐性成本以及运输隐性成本四个部分。
库存隐性成本。新时期的商贸流通企业存在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库存的周转频次多,在总体内部隐性成本中占比较高,要维持库存则需要缺货成本的支出,这也就形成了库存隐性成本。流通企业通常会为了维持库存,而产生税收、库管费、商品损失费、资金占用费及保险费等。所谓缺货成本是指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延期交货现象而产生的成本,或者因违规被罚款而增加成本,也可能因潜在销售滑坡损失而扩大了成本等等。因此,缺货成本是库存隐性成本产生的主要因素,这一因素将严重影响企业的供应链传导,甚至会对企业的名誉造成严重影响。
采购隐性成本。商品购入时存在浮动价格以及一系列的必要支出、相關税费等,因此产生了采购隐性成本。例如在一份商品的订购成本中,必要的费用有企业采购人员的差旅费、订单制作费、人员调度劳务费、采购所需设备的使用费等,这些费用均是构成采购隐性成本的主要因素。此外,采购次数及采购数量也会对采购隐性成本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当采购商品数量规模较大或是采购批次较为频繁时,采购隐性成本会随之大幅度增加,由此得出采购隐性成本与采购商品的规模、采购次数紧密相关。
配送隐性成本。配送隐性成本的产生主要包括商品在流通末端环节中加工、分拣、包装、运送等方面存在的相关费用,具体费用可详细划分为包装设备的修理费、加工设备折旧费、包装材料费、分拣员工的提成、包装人员的劳务费等等。
运输隐性成本。商品在进行空间转移过程中必然包括一些直接性消费或是间接性消费,这会产生运输隐性成本。人工运输费和运输材料费是直接性消费中最为典型的两个因素。通过详细分析可知,这其中包含有运输车辆折旧费、车辆保养费、车辆故障维修费、车辆燃油费以及司机劳务费。而间接性消费指企业中负责运输的相关部分应支出的管理费用,如员工基本工资、奖金、劳保费、福利费、员工差旅费,以及运输相关部门的水电费、供暖费等等。
商贸流通企业内部隐性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内部隐性成本控制对于商贸流通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目前我国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制度流程和监督体系建设还不完善,是阻碍我国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笔者通过对当前我国商贸流通企业在内部隐性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详尽分析,提出相应的内部隐性成本控制策略,以期为企业提供可参考性意见。
(一)内部隐性成本控制制度不健全
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隐性成本控制制度是企业对内部财会进行管理的基础。但当前我国商贸流通企业对于建立健全企业内部隐性成本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还没有完全认识,其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其突出表现在企业无完善的财会管理制度,导致企业内部隐性成本控制在组织结构和管理方面十分松散,财务管理基础工作也十分薄弱。虽然有些公司建立了内部隐性成本控制制度,但其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以及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诸多原因,导致内部隐性成本控制制度形同虚设。而这些因素会导致成本资料在传递过程中出现错误、会计人员徇私舞弊等现象,情节严重的甚至会引起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在财会管理方面则具体表现为企业在资金流管理、成本核算等方面的缺陷。由于商贸流通企业在资金流管理和成本核算等制度上存在缺漏,因此企业在资金核算上容易出现误差,进而引发企业资金链条断裂,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
(二)内部隐性成本控制流程体系不完善
企业内部隐性成本控制制度的不完善必然会导致企业财会管理水平的落后,进而引发内部隐性成本控制流程体系不完整的现象出现。纵观我国中小型商贸流通企业在内部隐性成本控制流程体系上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内部隐性成本控制体系不完善,会导致财会管理人员未按照规定对企业记账凭证的附件数目进行准确记录,若出现资金对账不符,相关责任将落实不到具体的个人;二是若原始的凭证编号已经模糊,或财会管理人员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对财会信息账簿进行分类,会导致财会信息账簿的内容不完整,结账相关手续也无法按照规范的流程体系来执行。以上这些问题必然会导致企业财会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出现流程执行过于随意,未按规定对相关手续进行重新审查等现象,严重可导致会计资料和账目出现遗失、损坏等问题。久而久之,将无法保障企业内部隐性成本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甚至会对企业的资金链运转造成影响,出现资金断裂等现象。
(三)企业内部隐性成本控制监督体系不完善
在商贸流通企业中,与财会管理制度同等重要的就是企业内部隐性成本控制监督体系的建立。从外部监督体系层面来讲,政府财会监督和社会审计监督组成的外部监督体系,虽然有相关的部门来对企业的内部隐性成本控制制度进行监督,但各部门的分工不同,导致监督、审计的工作重点存在较大差异。加之相关部门未建立有效的企业内部隐性成本检查监督体系,因此对于企业的监督和审计检查相对比较松散,对企业的财会管理工作也不能进行全面完善的检查和监督。具体表现在民间的一些审计机构,对于企业的审计监督等往往都采取有偿检查,由于各个审计机构存在激烈的竞争,因此对企业的审计监督工作常常只停留在表面,并未真正深入分析企业内部隐性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甚至刻意回避一些重要问题,此类现象大大降低了企业内部隐性成本控制监督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四)内部隐性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商贸流通型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其内部隐性成本管理观念与大型企业有较大差距。特别是现阶段我国许多中小型商贸流通企业在网点拓展、联营、代理代销等新型运转模式上都还处于空白时期,这对于企业的规模拓展以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存在较大阻碍。因此,在愈加严峻的市场竞争下,中小型商贸流通型企业要想跟上时代步伐,就要在内部隐性成本管理观念上与现代化管理观念看齐,通过先进的管理技术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大化发展。
商贸流通企业内部隐性成本控制策略创新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针对商贸流通企业内部隐性成本控制策略存在的问题,商贸流通企业首先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隐性成本控制制度,完善财会职能、建立内部隐性成本核算体系,建立标准化、规范化成本控制监督体系,合理利用有限的资金资源,力求做到资金效益的最大化。更为重要的是要改变内部隐性成本管理观念,综合现代网络技术的整合实现会计的电算化,让高效的企业内部隐性成本控制制度为企业达到减支增收的目的。
(一)建立健全企业内部隐性成本控制制度
随着商贸流通企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為了提升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发挥企业竞争中的优势,建立健全企业内部隐性成本控制制度是其发展最迫切的任务。对企业而言,其不仅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内部隐性成本控制制度,对财会人员进行制度规范,对企业在财务方面的重要决策和执行程序进行完善,还要对企业财产按照规定进行清查,对内部审计的程序和实施进行明确规定。同时,企业还要加大内部的财务监管监督力度,制定出财会管理日常监督、跟踪监督等一系列程序,将内部隐性成本控制监督工作区域制度化、规范化,进而杜绝违法乱纪等现象的发生。而作为企业的领导人,不仅要对企业内部身处监督和审查的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的监督权力给予最大支持,还要以身作则,严格遵守相关的隐性成本控制制度,为企业的会计运行创造良好环境。
(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隐性成本控制流程体系
只有根据财务管理流程展开工作,改进企业内部隐性成本控制流程体系,接受监督和审查,才能及时、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为企业有针对性的处理和追究责任提供依据。为此,商贸流通企业要切实落实《会计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来完善和改进企业财会管理系统,促进企业内部隐性成本控制流程体系的完善,企业内部的财会人员在处理成本管理相关事项时要严格遵守内部隐性成本控制流程和规则事项。如财会人员要保证原始凭证和经手人的真实性,在处理相关资金运转事项时应当标注详细,再签字盖章,然后由相关负责人对其进行审核,在确认流程完善以及负责人同意后进行签字盖章转交财务部进行审验。而财务部的责任还在于要在审验通过后对账单盖财务部专用章,未得到财务部审核专用章的凭证不可入账,进而减少不必要的财务损失和误差。
(三)建立标准化、规范化内部隐性成本控制监督体系
对于商贸流通企业来说,资金的流转速度越快,证明企业资金的利用率越高。通过综合运用成本分析方法对企业的资产效率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和判断可以对商贸流通企业的经营收入和各项运行指标是否在合理范围内做出检测,而经营者可以通过成本分析的结果来总结经验,分析企业经营得失的症结所在。一是商贸流通企业要相应的完善外部监督机制,与政府监督监管相关部门调理好关系,做到合理分工,职责分明。例如政府部门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商贸流通企业的隐性成本账目进行联合审查,形成一个企业内部与外部有效的监督体系,确保企业内部隐性成本控制策略标准化和规范化。二是要在企业内部宣传和培养一种强烈的风险意识,确保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和企业内部的管理规则进行日常工作,为隐性成本控制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建立良好环境。
(四)转变内部隐性成本控制观念
商贸流通型企业要转变企业内部隐性成本控制观念,提高企业财会管理工作的效率,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在企业中的运用逐渐增多,进而成为当下主流的运营模式。因此,商贸流通行业在企业内部隐性成本控制方面要想提高效率,就要实现企业会计电算化,综合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实现数据的电子化。这种便捷的内部隐性成本控制方式能够促进企业购销活动的展开,有效降低其运营成本。与此同时,网络支付、网络采购以及电子订单等业务已经成为新时代企业的主要运营模式,给诸多企业,特别是以商品流通为主的商贸流通型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结论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商贸流通企业的管理环境和政策法律环境都发生了明显变化。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日渐成熟,并广泛运用于各类企业之中,促使企业内部的管理和运行模式发生了巨大变革。但从目前我国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状况而言,许多企业在内部隐性成本控制环节中存在成本控制观念落后、财会管理和规范制度不健全、财会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势必会给商贸流通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带来影响。因此,本文就商贸流通企业在内部隐性成本控制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梳理,让企业意识到隐性成本规范化控制对于企业运行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明确这些问题所带来危害的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企业完善和解决内部隐性成本规范化控制制度提供理论性建议,进而促进商贸流通企业走向健康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张颖.论新形势下商品流通企业内部财务控制要点与效果[J].财会学习,2016(10)
2.黄健.影响商品流通企业利润率低下的因素及成本控制策略研究[J].财会学习,2016(18)
3.张彪.我国商品流通企业内部成本控制研究[J].经济,2016(12)
4.时彩红.集团公司融资策略中的成本控制问题探讨[J].中国商论,2017(10)
5.熊新华.我国商品流通企业费用成本控制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今日财富,2017(16)
6.董智.试析隐性成本控制对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影响[J].中国商论,2017(29)
7.崔君琳.浅论企业财务管理中隐性成本约束机制[J].财会学习,2016(24)
8.李淮峰.国际工程项目隐性成本管理[J].国际工程与劳务,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