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十国贸易合作的基本现状分析——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2019-02-10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24期
关键词:劳务进出口贸易

(天津外国语大学 天津 30000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同时也逐渐形成了出口导向型经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对外贸易量持续增长。而2008年发生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后,中国作为贸易大国,出口导向型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0008年至2014年的货物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率仅为6.6%,增速下降趋势非常明显,新局势下提出新的战略政策已是迫在眉睫。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统称“一带一路”),并且提出加强中国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

一、研究背景介绍

综合地缘因素和经贸合作现状,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将会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内容。东盟国家与中国在地理位置上非常接近,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根据《2016-2017“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大数据报告》,2016年东南亚地区贸易额为23065.8亿美元,占沿线64个国家贸易总额的32.1%;在出口额方面,东南亚地区最多,为11798.6亿美元;在进口额方面,东南亚地区最多,为11267.2亿美元。此外,报告还指出,从合作模式看,东盟十国与中国是贸易“全面合作型”国家,并其与中国的贸易规模大、贸易商品广、贸易历史久,是中国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和进口来源地,与中国的贸易额比重占到了总贸易额的47.8%,这充分显示了东南亚国家对我国提升国际贸易的重要性。以此为基础,此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建立合理、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利用统计学分析的方法,探寻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国与东盟十国贸易合作的基本现状,分析与东盟各个成员国贸易往来的结构差异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以此进一步认识到中国与东盟十国贸易合作的有利形式和存在的问题,这也对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整体的实施具有积极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二、研究内容

鉴于“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的贸易战略意义和东盟十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优势地位,本文研究、分析中国与东盟十国现阶段贸易合作的基本现状,结合统计学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可以得到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在贸易合作中进出口、合作业务量、劳务营业额等方面的差距。通过定性分析得出影响因素,以此来得出一些启发性的结论和建议,希望能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十国的经济贸易合作,改进不足,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互联互通,实现经济的共同繁荣、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与东盟十国贸易合作指标体系的设立

双方贸易合作关系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反应,本文选取的指标主要倾向于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进出口情况以及中国对东盟十国的劳务输出以及合作输出,并且遵循指标数据的客观性和可收集性原则,根据国家统计局显示的2016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最新数据以及其可利用程度,采用了中国与东盟十国的进出口总额、中国对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劳务合作派出人数等8项指标。具体指标为:(东盟十国)同中国海关货物进出口总额(X1)、同中国海关货物进口总额(X2)、同中国海关货物出口总额(X3)、中国对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X4)、中国对其承包工程派出人数(X5)、年末中国劳务人员(X6)、中国对其劳务合作派出人数(X7)、年末中国劳务合作人员(X8)。其中,文莱在X7、X8两个指标上有两个缺失值,在因子分析中做了“用平均数代替缺失值”的处理,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指标体系

四、因子分析法对输出过程及解释

1.对上述选取的8个指标,使用SPSS16.0软件,采用因子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建立指标间相关系数矩阵,矩阵结果显示指标中的的相关系数较高,呈较强的线性关系,能够从中提取公共因子,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计算指标的共同度

表2 指标的共同度(Communalities)

由表2可知,第2列显示的是各指标的初始共同度,它表明对原有8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所有特征值,那么原有指标的所有方差都可被解释,指标的共同度均为1(原有指标标准化后的方差为1)。第3列显示的是提取3个公共因子后的再生共同度,可以看到,该列的全部数据都较大(接近于1),说明所有指标的共同度均较高,各个指标的信息丢失都较少,即所提取的3个公共因子都能很好地描述这些指标。表格下侧的“Extraction Method: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显示采用的是主成分方法提取公共因子。

3.经过计算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可得到8个指标相关矩阵R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等于0.8的结果,选出三个主因子。由于计算原始指标的初始载荷矩阵时,发现各个因子的典型代表指标的经济意义不是很突出,难以得到合理的解释,故需对因子进行旋转,这样因子解的实际意义更容易解释,因子经过正交旋转后,不改变模型对数据的拟合。

表3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根据这些指标的经济意义,给因子一个合适的名称,具有较高载荷值的指标对主因子的名称影响更大。由表3可见,主因子F1在前三个指标上的载荷值较大,这三个指标代表了中国与东盟十国海关货物的进出口总额、进口总额以及出口总额,在此主因子上的得分越高,说明双方贸易进出口程度越高,贸易往来、合作关系越密切,F1为进出口程度因子;主因子F2在中国承包工程营业额、中国承包工程派出人数以及年末中国劳务人员这三个指标上的载荷值较大,它们代表了中国在东盟十国中承包工程完成得营业额、派出人数以及参与承包工程的中国劳务人员,在此主因子上的得分越高,说明中国对东盟十国的投资程度越高、投入越大,F2被命名为中国投资因子;主因子F3在中国劳务合作派出人数和年末中国劳务合作人员这两个指标上的载荷值较大,反映了中国与东盟的劳务合作水平,F3为劳务合作因子。根据本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进出口程度因子、中国投资因子以及劳务合作因子能够反映出目前影响中国与东盟十国合作的三个主要因子。

四、用聚类分析的方法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一)聚类分析过程

聚类分析是根据研究对象的特性,对它们进行定量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在以上的因子分析中,已经提取出影响中国与东盟十国贸易合作的三个公共因子,即进出口程度因子、中国投资因子以及劳务合作因子,以降维后的因子得分为新的样本数据,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将最相似国家的因子得分数据结合在一起,以逐次聚类的方式,将数据进行分组,样品距离计算的准则采用欧几里得距离平方法,类间距离的计算准则采用组间连接距离法。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过程如下。

1.根据样本数据得到的因子得分结果如下。

表4

2.通过统计分析软件输出样本的距离矩阵,输出凝聚过程表。在第一步中,样本4和样本7合并为一类,合并结果取小的样品序号4,合并的两项都是首次出现,逐步合并结果在第三次再次出现。最后经过9步聚变,10个样本最后合并成一大类,聚变过程结束。通过以上数据整理,得出的分类结果如下。

表5 分类结果的类成员表

经过比较分析,聚为三类时,结果最佳,按照与中国的贸易合作关系,东盟十国分为三类的分类结果如下:

表6

(二)聚类分析结果解释

以提取的三个公共因子(进出口程度因子、中国投资因子、劳务合作因子)为基础,第一类为与中国贸易合作联系紧密的国家,新加坡单独为一类。在东盟十国中,新加坡经济综合水平最高,资金实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传统经济以商业为主;新兴产业发展资金密集,大力投资设施建设,经济水平比较发达。新加坡与中国的合作历史悠久,一带一路以来,根据2016年最新数据,中国与新加坡进出口贸易额最高,达到6436.9亿美元。

第二类为与中国贸易合作较强的国家,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为一类。这类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水平仅次于新加坡,近年来,中印、中马关系呈持续性增长趋势。中国经济增长稳定,是印尼产品的理想出口市场,印尼的天然橡胶、棕榈油和香料等产品生产过剩,中国对这些商品有很大的潜在需求,而印尼的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急需依赖大量外部资金投入,中国拥有强大的外汇储备和资金技术水平,可以帮助印尼改善基础设施状况,提升其对外贸易发展水平。进入21世纪后,中国与马来西亚在双边贸易、相互投资和劳务合作等方面都发展较快,近十年来,中国与马来西亚双边贸易额大幅增长,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但在贸易逆差、市场竞争和劳工政策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三类为与中国贸易合作较弱的国家,这类国家不太发达,除文莱外,此类国家都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国家财源主要依赖自然资源的开发,经济结构单一,国内市场狭小,基础设施薄弱以及技术和劳动力严重缺乏,经济综合实力不发达,与中国无论是贸易进出口方面,还是在投资和劳务合作方面联系不是特别紧密,没有经济上的互补优势,中国对其投资和劳务输出也较少。总之,第三类国家与中国贸易合作现状不太理想。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在提取的进出口程度因子、中国投资因子、劳务合作因子这三个公共因子的基础上,加之聚类分析,从与中国贸易合作的角度看,东盟十国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类别,即与中国贸易合作紧密的国家、与中国贸易合作较强的国家和与中国贸易合作较弱的国家,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与东盟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程度有关。外交合作的重要原则是互利共赢,双方只有在优势互补的前提下,才会加强贸易合作,由于东盟十国各自的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资源以及基础设施条件的不同,导致了与中国进出口贸易额、中国对其投资水平和劳务合作输出方面的差异性。

对于中国而言,东盟十国处于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东盟十国的贸易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中国通过与东盟十国进行更深入的贸易合作,不仅可以缓解本国经济压力,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转型,更可以消除太平洋上的政治压力,进而避免同东盟国家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保证彼此经济在未来可以持续平稳发展。

(二)建议

根据以上结论,中国应该根据东盟十国各自发展水平的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对外贸易合作政策。

对于第一类与中国贸易往来密切的国家,中国可以引进其先进的资金技术,促进他们对中国产业的投资,加大劳务合作输出量,同时也要加大对其直接投资;对于第二类贸易合作程度较强的国家,中国可以继续优化贸易产业结构,加强企业并购投资,发展中高端产业,减少贸易逆差,进一步完善劳工政策,让双方的贸易合作变得更活跃;对于第三类贸易合作程度较弱的国家,中国应该加大对他们的基础设施投资和金融投资,推进国内中小企业与这类国家的合作,扩大他们的国内市场,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增加劳务输出,转移国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不仅帮助此类东盟国家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也可以借用他们的资源优势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实现符合各自国情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对外贸易水平的提升,最大程度地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合作,从而带动“一带一路”倡议的稳定、高效发展。

猜你喜欢

劳务进出口贸易
今年上半年我国化肥进出口双双下降
前两个月我国化肥进出口量均减少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提升技能促进就业 打造“金堂焊工”劳务品牌
打造用好劳务品牌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隐蔽型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分析
浅谈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过错责任归责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