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2019-02-10孙金霞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6期
关键词:脑梗塞偏瘫肢体

孙金霞

(泰州市人民医院康复科,江苏 泰州 225300)

脑梗塞偏瘫的发病原因为患者脑部缺乏氧气与血液,使得患者出现局限性脑组织坏死或软化的情况,患者的临床病症主要有痉挛、肌力明显减退以及无法正常行使运动功能等,这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降低。本次研究中对42例脑梗塞偏瘫患者运用早期康复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疗效显著,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病例均为2017年6月~2018年9月我院接诊的脑梗塞偏瘫患者,研究病例数量为8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数量相同的两组,组别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实验组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数量比例为22:20,患者的年龄分布阶段为54~78岁,年龄中间值为(62.4±2.6)岁;参照组中男性与女性比例为21:21,患者的年龄分布阶段为55~80岁,年龄中间值为(63.4±2.7)岁。比较上述数据,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主要运用常规护理措施,主要护理内容有环境护理、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等。而实验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则运用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其主要护理内容有以下几点。

(1)在患者办理后住院手续后,医护人员通过检查来确定患者的疾病实际情况,并科学设置护理方案。医护人员在患者与家属空闲时为其讲解脑梗塞偏瘫的相关知识,告诉患者与家属治疗和护理方法,对于患者或家属存在的疑惑给予耐心的解释,以此让患者可以配合后续治疗工作。

(2)医护人员每天为患者进行2~3次的肢体按摩,以此让患者的患肢淋巴与血液循环保持顺畅,与此同时医护人员每天还需要间隔2小时到病房更换患者的体位,有效避免患者因为长时间的压迫而出现压疮[1],在后期护理中让患者进行自主翻身,并对患者的自主排痰做出一定的指导。

(3)待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有所好转之后,医护人员对患者采用心电监护,并在心电图的监测基础上帮助患者开展玩球、举哑铃等训练,在患者病床上固定弹簧拉力器等辅助训练的设备,并叮嘱患者与家属每日进行锻炼,同时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安排引体向上锻炼,可将患者引体向上的时间定为3~5 min,通过这些训练可帮助患者恢复上肢功能。此外患者还可以在床上开展脚踏车训练,运用抬臀和电刺激等治疗方法[2],通过下肢训练项目来帮助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在治疗后期根据患者的病情逐渐调整训练的时间与训练难度。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为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治疗效果可分为显效、有效与无效三个等级,总有效率为显效所占比率与有效所占比率之和。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已完全恢复正常即可定义为显效;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有明显的改善,病残程度表现为1~3级即可定义为有效;护理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没有任何变化即可定义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到的所有数据都在SPSS 19.0软件中展开处理,计数数据的呈现依靠百分数,运用x2进行测定,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中患者表现为显效、有效的例数分别为18例、22例,总计40例,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5.24%,无效2例,占比5.00%;参照组中患者表现为显效、有效的例数分别为15例、16例,总计31例,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73.81%,无效11例,占比26.19%。x2=17.555,P=0.000。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明显比参照组高。

3 讨 论

有医学者通过研究发现[3],大部分脑梗塞患者都会出现偏瘫,若未患者没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来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则很有可能会导致永久性残疾,在治疗过程中运用有效的护理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在脑梗塞偏瘫患者的治疗中运用早期康复护理,可以让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接收到正常的运动功能模式,能够在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中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帮助肢体各方面功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恢复。早在李宁萍[4]报道中已经指出在康复护理作用下,可促使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改善。

本次研究中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明显比参照组高。因此,脑梗塞偏瘫患者中运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脑梗塞偏瘫肢体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大面积脑梗塞中的应用分析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4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