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山地质工作难点应对措施探讨
2019-02-10张登敏
张登敏
(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云南 文山 663701)
露天矿山地质主要任务以服务于矿山生产过程中所有与地质相关的工作为对象。一是为矿山采剥生产提供准确的基础地质资料;二是为矿山持续安全生产做好边坡水文地质、不良工程地质研究工作、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治理及管控工作;三是在露天设备大型化的同时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四是为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做好矿区深部及边部资源勘查工作。在这些工作开展过程中,不同程度的遇到影响生产的地质难题,尤其对于成矿地质条件复杂、多金属、矿种复杂的地区表现更为严重,在此对某矿山的地质生产问题进行尝试探讨。
1 服务生产及时性
露天矿山具有生产规模大、采剥区域点多面广的特点,对于开采矿体多、矿种复杂、矿化不均匀的情况加大了收集地质资料的难度,同时需保证生产连续作业,因此原始地质资料转化为采矿图件存在一定的滞后,较难指导当前的生产。
应对措施
(1)结合生产实际,突出时效性和前瞻性,首先,通过原始地质编录,掌握矿体揭露形态、产状、矿石品质等综合信息。为满足当前生产,使用手持式矿石快速分析仪检测矿石品位,结合原始地质编录所绘制出的矿岩分界,及时对现场进行技术交底,指导采剥推进、矿石流向工作,以此方式实现工作实效性;根据编录工程系统完成各类地质图件更新,满足中长期采剥规划的需要,以此方式实现工作的前瞻性。
(2)加强现场取样,对于成矿地质条件复杂、矿种变化大、矿化不均匀的矿体,采剥推进过程中地质情况变化规律难于及时提前掌握,通过作业现场按时取样是一种有效快捷的手段,可以及时掌握矿石品质变化情况,指导供配矿工作。
(3)加强规律研究,随着矿山生产剥离程度的加深,对于前期勘探资料与生产实际所揭露的地质情况对比所掌握的矿床地质信息更为充分,应遵循从已知到未知的原则,结合生产揭露情况,加强成矿规律的总结研究工作,指导合理、经济、适当地布置工程,进一步掌握矿体分布规律、矿石品质,不断验证总结出符合矿山生产实际的工作手段、技术方法。
2 损失贫化管理
减少损失、降低贫化,提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是矿山长期致力解决的问题,开采损失贫化水平体现了矿山生产技术管理水平,是衡量企业生产能力的重要经济指标,而控制损失贫化工作又是每个矿山的生产难题。
应对措施
(1)坚决贯彻“采掘并举.掘进先行的方针坚持大小、难易、贫富、厚薄兼探兼采的原则。在矿山建设上,必须首先建立在地质依据充分、资源可靠的基础上。使矿山建设和开拓工程布局合理,达到良好经济效果。为了搞好矿产资源的利用。矿山地质采矿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执行采掘技术政策,不同规模、赋存形态的矿体采用合理的采矿方法,尽量最大限度的回收资源。
(2)矿山应加强技术部门之间的合作,联合地质、测量、采矿人员开展技术交流,共同研究减少损失、降低贫化的具体举措。
3 边坡管控
边坡问题是制约露天矿山安全有序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露天矿山均为分台阶开采,岩石工程性质、构造、爆破震动、采矿活动、水文条件等因素叠加导致了矿山边坡出现滑动、垮塌、位移等现象,因此矿山需要寻找合理、经济、安全、有效的管控措施以保证边坡稳定运行。
3.1 掌握主要诱因
影响边坡稳定因素多样,矿山应清晰掌握造成边坡失稳的主要因素,是因为岩性工程性质差、构造节理裂隙发育,还是受长期地表水侵蚀影响。矿山应与科研单位加强合作,通过工程试验、数据分析,并结合生产过程中边坡监测数据,共同确定影响边坡稳定的主因和次因,针对主要诱因选择合理的边坡治理措施。
3.2 实施管控
掌握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主次因后,运用综合治理、分级管控、分阶段治理的思路,通过工程手段和在线监测的方式对边坡实施管控。
4 资源接替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是企业的“命根子”,在现有资源不断消耗的同时,如何做好资源保证工作是每个矿山企业必须思考、必须作为持续生存战略去面对的现实问题。
4.1 加大矿区深边部找矿
(1)认真总结矿区地质找矿经验,总结区域成矿规律,综合成矿信息,预测矿段深部及外围有利成矿地段,寻找矿区主攻矿种的同时,掌握横向、纵向矿化元素分带规律,兼顾寻找潜力矿种。
(2)加强地质科研工作,矿山要与科研单位加强合作,共同搞好矿区地质科研工作,强化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指导找矿,重点开展矿区深部及外围的资源勘查工作。
(3)随着浅表矿不断开采利用,勘探深度将日益加深,找矿难度与勘查成本俱增,矿山企业在做好成矿规律研究、成矿远景预测的同时,应加强勘查技术手段的研究,选择合适矿区的找矿方法,以最经济、最有效的勘查投入实现最佳的勘查效果。
4.2 资源整合
整合优势资源,增加企业资源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