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帆教授治疗月经不调临案心得

2019-02-10谢宇杰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精血月经不调张帆

谢宇杰,张 帆

(1.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2.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科,贵州 贵阳 550000)

月经不调常见于妇科多种疾病当中,主要以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异常为主。张帆教授从事医学、教学3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于治疗月经不调、围绝经期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笔者随张帆老师临证学习,收获颇多,现将张老师治疗妇科常见病月经不调的经验加以归纳整理,如下:

1 重视“补肾疏肝”

《傅青主女科》青主曰:“夫经水出诸肾经,而肝为肾之子,肝郁则肾亦郁矣。肾郁而气必不宣,前后之或断或续。”《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二七而天癸至,人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行坏而无子也。”肝肾同源,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血,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主疏泻,经血相生,两脏密切相关,相互协调,使月经定期藏泻有度,如《医宗必读》:“东方之木,无虚不可补,补肾即所以补肝;北方之水,无实不可泻,泻肝即所以泻肾。”两者一藏一泻,一开一合,相反相成。肝气疏泄可使肾气闭藏而开合有度,也可防止精气过度雍滞,而肾气之闭藏可防止精血妄失。因此,若肾之封藏失司,则精血过度亡失,致肝血匮乏无生化之源,导致疏泻失司,故肝肾不足,精血不充失之疏舒,冲任血海亏虚,精血化源不足以至经行量少甚或停闭。因此张老师认为应重视疏肝肾之郁气,补肝肾之精血,肝气舒而肾精旺,气血调和,冲任相资,血海蓄溢如常,则经水自能定期而潮。

2 强调补益脾胃

现如今,已婚育龄妇女月经不调比例为17.6%[1],很多女性为保持良好身材而刻意节食,亦或暴饮暴食不知节制,最终因饮食不节导致脾胃虚损,化源不足,出现冲任血海不充,遂致月经不调。

《景岳全书》曰:“故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资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室,知斯二者,则尽善矣。”又言:“脾肾大伤,泉源日涸,由色淡而短少,由短少而断绝,此其枯竭以甚也....凡经行之际,大忌寒凉之药,饮食亦然。”此法强调了调经理应顾护后天脾胃之本。血者,乃水谷精气,和调五脏,洒陈脏腑,在男子化为精,在妇人则上为乳汁,下为月水,因此补益脾胃,脾胃调和则血自生,月经才能如期如常而至,如青主言:“不损天然之气血,便是调经之大法”。

3 注重调经先去病

导致月经不调的各系统疾病:(一)血液疾病:如缺少血小板或白血病,可致使女性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问题,进而在月经来潮后便可能无法自行止血,造成经量过多、经期过长等现象。(二)妇科炎症:如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等妇科炎症,均可对女性的正常月经造成影响,最终导致月经不调。(三)妇科肿瘤:如子宫肌瘤、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妇科肿瘤,均可导致女性发生一些如月经过多、过频及经期持续时间延长等的月经不调问题。(四)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疾病可致女性甲状腺机能异常,进而对卵巢功能造成影响,可导致卵巢功能失调,从而造成月经失调。

《女科经纶》萧慎斋言:“妇人有先病而后经不调,当先治病,病去则经自调,若因经不行而后生病者,当先调经,经调则病自除。”因此,张帆教授在治疗病人月经不调时,常先明确其病因以便针对性治疗,与古人调经思想契合。

张帆教授还强调补血调气兼并,如《济阴纲目》言:“盖人之气血周流,忽因忧思忿怒所触,则郁结不行。大抵气行血行,气止血止,故治血病以行气为先。”故张老师在调经过程中多辅用行气药,效果显著,应《济阴纲目》:“故治血病以行气为先,香附类是也”。此外,张老师指出在治疗过程中结合舌脉象辩证论治,分析病因,指导治疗[2]。

4 综合调理助疗效

月经不调常常给患者带来身心上的障碍及压力,对此,张老师提出,月经不调患者首先要改变生活习惯,如长期熬夜、酗酒等。其次,精神上自我调节,减少思想压力,注重情绪变化,保持良好心情,并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清淡规律,且保证食物富含营养,并多食用新鲜蔬果,切记暴饮暴食或节食。与此同时,因女性素体虚寒,平素应少食用冰冷食物,不可过度贪凉,免体内寒邪更甚加重月经不调。当患上此病症,应该及时就诊,早期干预治疗。

5 验案举例

罗某,26岁,2017年06月02日初诊。主诉:月经量少2年。既往有人流史,平素月经周期规律,24-27天一行,经期1-2天,月经量少,色黑,夹有较多血块,伴有严重痛经。末次月经:2017年06月1日,行经1天,量少色黑,伴小腹坠痛,腰膝酸软,头晕乏力耳鸣,精神饮食差,眠可。舌质红、苔黄腻,舌体瘀黯,舌边有齿痕印,左寸关脉弦细,右脉沉弱。辩证:肝脾失调,肾精亏损,气血不足。治法:疏肝理气,健脾培中,补肾填精,补益气血。方药:调肝活血汤加黄芪30 g,党参10 g,生地10 g,黄精10 g,6剂。2017年6月29复诊,末次月经:2017年06月26,行经3天,量少,色稍鲜红。服药后精神状态较前好转,仍感小腹坠痛,腰膝酸软,头晕乏力耳鸣,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细。方药:补肾调肝活血汤去麦冬,生地,加巴戟天12 g,制何首乌15 g,香附15 g,淮山药15 g,14剂。2017年9月10日复诊,末次月经:2017年8月19日,行经4天,量较前增多,色鲜红,小腹坠痛减轻,偶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猜你喜欢

精血月经不调张帆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分析
蔡连香从“精血”理论辨治妇科疾病的特色
扎纸马
你以为的月经不调,其实是异常子宫出血
古人养形有三法
铸造师
可疑的家访
他只是被蜇了一下
来去无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