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护理对产科护理质量和产妇康复的影响
2019-02-10朱永梅
朱永梅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云南 普洱 665000)
研究将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8月间收治的48例产妇,实施精细化护理,取得满意效果,具体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出本院产科48例产妇进行研究,收治时间为2017年6月~2018年8月间,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4例。实验组产妇年龄24~35岁,平均年龄(29.5±2.3)岁,初产妇16例,经产妇8例,顺产14例,剖宫产10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5~38岁,平均年龄(31.5±2.3)岁,初产妇17例,经产妇7例,顺产13例,剖宫产11例。两组产妇以上及其他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产妇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方法为:(1)饮食护理。产前,指导产妇多食用高纤维、高蛋白质、高钙类食物,增加体内存储的能量,增强体质。产后对饮食结构调整,可多食用催奶类食物,包括鲫鱼汤、黄豆猪脚汤等,忌食辛辣、油腻、生冷食物,每日用餐定时定量,做到营养均衡。(2)心理护理。产前,讲解分娩知识、流程、注意事项等,消除产妇疑虑与不安,多与产妇交流,多给予鼓励,帮助树立自信心。播放舒缓音乐,转移注意力,保持心情放松。(3)康复护理。产后,指导尽早下床活动,以将子宫收缩加快,促进残留物排除,制定科学运动方案,每日适时慢走、散步等,促进身体恢复。(4)疼痛护理。对于剖宫产产妇,产后伤口疼痛明显,依据疼痛度给予止痛药物,并定期清理伤口,预防感染、化脓、出血等,每日帮助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5)哺乳护理。向产妇讲解哺乳知识,教会正确喂养方法,注意乳房护理,用温水擦拭乳房,避免出现乳头皲裂,对于乳汁少的,适度按摩乳房,促进乳汁分泌。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干预后SAS、SAD评分观察,SAS标准:评分<50分为无焦虑,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标准,评分<53分无抑郁,53~62分轻度抑郁,63~72分中度抑郁,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并观察产后并发症、产妇护理满意度情况。用本院产科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估满意度,分为10个条目,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20.0软件包统计处理研究数据资料,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 果
干预后,实验组SAS评分(42.10±2.52)分、SDS(52.62±3.30)分;对照组分别为(49.20±2.16)分、对照组(56.24±1.35)分,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护理满意度评分(93.25±2.62)分,对照组(77.32±1.62)分,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后1例尿潴留,并发症发生率为4.2%,对照组产后3例尿潴留、2例切口感染、1例腹胀,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很多产妇在分娩前,尤其是剖宫产产妇心理承受的压力较大,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甚至会出现抗拒,影响到分娩顺利进行,更对母婴安全带来不利影响[1-2]。由此,对产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非常有必要。精细化护理干预,是对常规护理内容进一步细化、完善,并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3],满足患者生理及心理双重护理需求。此次,在产科实施精细化护理,从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疼痛护理、哺乳护理几方面入手,细化每一项护理要点,使护理服务更加具体化、深入化,使产妇从产前到产后得到细致入微的照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精细化护理应用在产科护理中,有效预防产后并发症,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优化护理质量,值得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