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疾病行宫腔镜检查的护理分析
2019-02-10周罗萍
周罗萍
(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妇科,广东 广州 510660)
围绝经期子宫出血属于女性患者的常见病,其发病率比较高,而宫腔镜是一种微创伤的新型诊疗技术,能够有效的对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但是,部分患者对宫腔镜技术的认识程度还不足,从而导致患者对宫腔镜治疗存在一定的恐惧情绪,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因此,随机将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2例围绝经期子宫出血疾病且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其中对照组的36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开展护理,观察组的36例患者采用系统性综合护理方式开展护理,观察与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2例围绝经期子宫出血疾病且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患者,观察组中患者的年龄为39~60岁,平均年龄是(54.33±3.97)岁,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4 0~6 2岁,平均年龄为(56.71±4.84)岁,两组患者均有月经不调、经量较多以及持续出血等相关的临床症状,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无明显的差异,不发生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其中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用药指导以及常规检查等。
1.2.2 观察组
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系统化综合性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具体做法如下:①术前护理:因为大部分患者都没有接受过宫腔镜检查,导致患者十分容易出现不良的情绪,甚至对治疗产生一定的恐惧感,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在术前,积极的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为患者讲解相关的宫腔镜检查知识,使患者的不良情绪能够得到有效的消除,同时,护理人员也要明确告知患者的检查步骤,协助患者正确摆放体位,叮嘱患者检查过程中不可以轻易挪动体位,以免影响正常的手术操作。护理人员也要对患者的意识、神态以及情绪等进行全面的观察,如果患者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该立即停止检查;②术中护理: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主动配合医生,全面的观察与了解将患者的病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在将宫腔镜置入患者子宫前,应该将管内的气泡排放干净,调节膨宫内的压力,并且将注流速全面的控制在250-300ml/min以内,及时更换膨宫液;③术后护理:护理人员应该在患者术后,对患者的心率、脉搏以及血压等相关指标进行检查,并且坚持巡视病房,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情况,如果患者出现体温下降的情况,应该立即为患者采取防寒保暖措施,同时,护理人员也要鼓励患者下床运动,告知患者在术后1个月内禁止盆浴与性生活,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选用医院自身的调查表,让患者通过不记名打分的方式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36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31%,36例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4.63%,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产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会严重的降低患者的生活水平,而采用宫腔镜进行诊断与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诊断与治疗的准确性与有效性,通过系统化综合性护理,能够让患者更加详细的了解宫腔镜治疗的相关知识,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由此可见,围绝经期子宫出血患者在行宫腔镜检查后,给予其系统性综合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检查的顺利开展,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应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