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护理对策分析

2019-02-10兰洁慧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产科新生儿产妇

兰洁慧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 柳州 545001)

产科是医疗科室中高风险的科室,如果在护理的过程中出现不安全因素会直接导致婴儿或者产妇的身心健康。而且在进行产科护理的过程中,护理工作量大,护理工作复杂,需要注意很多护理细节[1]。如果对于护理过程中的潜在不安全因素不进行及时的预防,则会直接导致母婴的安全与健康。

1 产科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1.1 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

在开展产科护理工作中,有很多与护理相关的文件需要填写,而这些文件大多是与婴儿和产妇相关的基础数据记录,这些数据是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计划的基础,也是医疗人员进行对症下药的依据,因此规范的书写护理文件对于医疗工作的准确开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护理文件书写的不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护理过程中对于体温单的时间记录不准确。在体温单上,对于产妇入院时间、新生儿的出生时间以及转科时间应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而且这些护理记录必须和医疗记录保持一致,在严格遵守事实的基础之上进行填写[2]。医护人员在了解病情的时候也可以遵照护理人员填写的体温单对孕妇状况、新生儿出生以及转科情况和医务人员的处理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和分析。然而现阶段在产科护理的过程中由于护理工作较为复杂,急诊分娩或者是抢救新生儿等相关的工作量较大,对于体温单未及时的进行记录,采用的是回顾性记录方法,使得体温单的记录数据严重失真,不利于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经常会导致医疗纠纷发生。第二,护理记录不真实、不完整、不及时。护理人员在填写护理记录时要求实事求是,真实的反映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状态。然而在实际填写护理记录时,有很多护理人员由于忙于各种常规治疗和护理工作,不能及时准确完整的填写护理记录,经常采用下班后回顾性填写,对于实际治疗和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护理措施以及相关的关键内容漏记。还有的护理人员为了更好的表现自己,将实际工作中没有进行的护理措施也填写到护理记录上面,使得护理记录的填写出现的混乱。

1.2 护理操作的不安全因素

护理操作的不安全因素是导致产科医疗事故的直接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护理人员违反“三查七对”制度用错药物,有的护理人员在为产妇进行输液时,没有仔细的核对治疗卡上药物名称,为产妇输错药物,轻者导致孕产妇的心理和生理受到严重的不良影响,而重者直接威胁到孕产妇的生命安全。还有的护理人员没有准确的把握用药时间,例如对于剖宫产手术以后的产妇采用宫缩剂5U作为常规用药,有的护理人员没有及时的查对医嘱的用药时间,没有按规定每2小时给产妇肌注5U缩宫素,导致产妇子宫收缩欠佳阴道出血多。第二,护理人员违反技术操作常规,有的护理人员在进行病室紫外线消毒时,没有及时收取已采集好的耳聋基因及新生儿筛查的血卡片,而被紫外线消毒灯直接照射,造成血片不能及时送检,影响新生儿的筛查结果。

2 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防范对策

2.1 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教育,依法进行管理

对于产科护理过程中,因为护理人员的疏忽大意或者是不按规程操作造成医疗事故的人员应给予及时的法律制裁。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应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培训,让医护人员充分的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医务人员道德规范与实施办法》等相关的知识,从而让医护人员能够充分的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安全事故的发生[4]。

2.2 重视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

护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继续教育非常重要,应通过有效的继续教育帮助护理人员不断的进步,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通过有效的岗位培训和职业进修将产科的护理人员培养成为技术娴熟的专业人才,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从而提高产科的护理质量,减少不安全因素的产生。

总结:在产科护理的过程中,导致产科出现不安全的潜在因素较多,而我们在治理的过程中应充分的分析不安全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从源头进行治理和防范。而人员因素是导致产科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应该从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和技能入手,明确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法律意识,提升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通过继续教育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的产科护理技能和专业水平,从而有效的降低不安全因素的产生,提高产科的护理质量。

猜你喜欢

产科新生儿产妇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