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02-10赵艳萤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安全事件子宫出血绝经期

赵艳萤

(山西省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山西 太原 030002)

妇女在围绝经期由于卵巢和子宫内分泌机制的转变会导致各种妇科疾病,主要是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2]。本研究分析了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的效果差异,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4月~2018年2月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年龄45~63岁,平均47.25±2.21岁。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程1年~6年,平均(3.67±0.78)年。观察组年龄44~62岁,平均47.11±2.27岁。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程1年~6年,平均(3.61±0.72)年。对照组、观察组资料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小剂量米非司酮6.5 mg/d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大剂量米非司酮12.5 mg/d治疗。

1.3 指标

比较两组疾病疗效;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停止的时间、门诊治疗的天数;治疗前后患者内分泌激素的水平;不安全事件。

显效:病情恢复正常,内分泌激素的水平正常,症状体征消失;有效:体征、内分泌激素的水平等改善50%以上;无效:内分泌激素的水平和症状等改善的幅度低于5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3]。

1.4 统计学处理

SPSS 11.0版本处理并进行卡方、t检验;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效果

观察组有更高的疗效,P<0.05。观察组疗效显效37例,有效1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是100%;对照组疗效显效16例,有效2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是78%。

2.2 内分泌激素的水平

治疗前对照组、观察组内分泌激素的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内分泌激素的水平变化幅度更大,P<0.05。

治疗前对照组睾酮(nmol/L)、促卵泡素(U/L)、黄体生成素(IU/L)分别是、6.87±1.45、5.87±1.28、15.13±3.96,治疗后分别是3.24±0.67、4.24±0.66、8.22±1.56,而观察组治疗前睾酮(nmol/L)、促卵泡素(U/L)、黄体生成素(IU/L)分别是6.83±1.43、5.86±1.22、15.23±3.45,治疗后分别是1.56±0.21、3.11±0.24、6.56±0.21。

2.3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停止的时间、门诊治疗的天数

观察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停止的时间、门诊治疗的天数和对照组比较有优势,P<0.05,观察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停止的时间、门诊治疗的天数分别是6.50±2.25天和9.50±2.25天。对照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停止的时间、门诊治疗的天数分别是9.50±2.89天和11.56±2.89天。

2.4 不安全事件

观察组和对照组不安全事件相似,P>0.05,两组均仅有1例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

3 讨 论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最常见的是无排卵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主要原因是女性围绝经期卵巢功能明显减少体内黄体酮的分泌,从而导致女性雌激素浓度相对增加。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当出血严重时,会引起贫血并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研究显示,雌激素可以有效地作用于女性子宫内膜组织,使其生长和增殖,改善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导致的子宫异常出血。无论高低剂量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有效,具有明显的止血和闭经功能,但其中12.5 mg剂量效果好于6.5 mg,且未增加副作用,安全性好[4-5]。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取小剂量米非司酮6.5 mg/d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大剂量米非司酮12.5 mg/d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疾病疗效、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停止的时间、门诊治疗的天数、内分泌激素的水平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安全事件相似,P>0.05。

综上所述,大剂量米非司酮12.5 mg/d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好。

猜你喜欢

安全事件子宫出血绝经期
淮安市加强安全事件管理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2020年度区块链领域安全事件达555起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你以为的月经不调,其实是异常子宫出血
滋肾解郁宁心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观察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62例
绝经期与非绝经期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对比
固冲止血汤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8例
延经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