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后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价值评估

2019-02-10柴新燕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异位症小剂量内膜

柴新燕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山西 大同 037000)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妇科疾病,多发于育龄期妇女,该疾病对妇女生理健康带来较大损伤。该疾病多数情况下采用手术治疗方式,但是病灶难以彻底消除,术后具有较高复发率,因此在术后还需要对患者进行要治疗。激素类药物属于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治疗的有效方法,虽然可以获得较高成效,但是应用时间过长,会导致患者出现诸多不良反应。本研究为分析手术后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价值,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子宫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抽取60例子宫异位症手术患者,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人数各为30例,这些患者入院时间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对照组患者术后使用12.5 mg/d的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使用6.25 mg/d的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患者年龄在24-4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2.014)岁。病程在4-8个月,平均病程为(6±0.201)岁。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纳入标准:全部患者临床症状均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指南》中对EMS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1)不满足治疗指征或存在明显诊疗风险者;(2)过敏体质及无法耐受相关操作者;(3)合并肝肾、心肺功能严重损伤者;(4)合并免疫系统、造血系统严重疾病者;(5)多种因素导致中断治疗者;(6)合并先天性严重疾病者。(7)对米非司酮不耐受患者。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使用米非司酮(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3551,规格型号:10 mg×1片/盒)进行治疗,剂量为12.5 mg/d。

观察组患者同样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用量为6.25 mg/d。

两组患者均在手术过后,第一次月经来潮后5 d内服,连续服用6个月[1]。

1.3 评价指标

临床疗效对比:未缓解: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疼痛症状以及盆腔触痛没有发生改变,反而加重。部分缓解:患者接受治疗之后,患者疼痛情况减轻,同时盆腔接触疼痛降低,或者变软缩小。完全缓解:患者不再感受疼痛,盆腔结节消失[2]。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利用 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²检验,计量采用t检验,计量指标用均数±标准差(x ±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20例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总缓解率为93.33%,对照组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12例,总缓解率为90.91%,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两组患者内分泌水平、骨密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接受治疗之前,孕酮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之后,两组患者孕酮水平均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大,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骨密度差异不明显(P>0.05)。

3 讨 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一种雌激素依赖性疾病,近几年,患者患病率呈现出增长趋势,因为EMS病情容易反复绵延难遇,对患者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该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疼痛、不孕,同时该疾病具有较高复发率,因此使用合适的临床药物进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3]。

当下,临床上对EMS诊治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该疾病和子宫内膜种植、遗传因素、内分泌功能失调等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手术、药物是两种主要治疗手段。但是,临床研究发现,手术治疗后,难以帮助患者彻底清除病灶,因此术后需要使用相应药物进行治疗。

米非司酮属于一种炔诺酮衍生物,该药物能够和孕酮受体之间相互结合,亲和力为孕酮的2-10倍,从而对患者卵巢周期性排卵起到抑制作用,能够有效减少排卵,对排卵进行周期性抑制,能够有效减少排卵、阻碍卵巢周期性排卵,并且能够抑制卵泡发育,促使以为子宫内膜细胞萎缩。此外,米非司酮能够有效抗雌激素,通过拮抗雌激素,能够对患者体内膜增生带来影响,对子宫腔外部的内膜增殖起到促进凋亡的作用。近几年,对于EMS而言,米非司酮的应用得到较高成效,很多研究人员也研究了不同用药方案的临床效果。也有学者指出,小剂量米非司酮效果较好,同时不良反应较少。能够帮助患者有效改善生理指标,对于骨密度的影响比较小,也证实了小剂量米非司酮对于EMS治疗的优势所在。经过大量研究显示,米非司酮能够对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体外增值进行有效抑制,同时还能够进一步促进其凋亡[5]。此外,米非司酮可以进一步促进妊娠组织萎缩,对卵巢当中的黄体酮进行溶解,从而促使患者E2水平得以降低[4]。与此同时,小剂量米非司酮,对于EMS患者骨密度影响较小,能够有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因此可以长期服用。

本研究显示,对观察组患者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为93.33%,对照组为90.91%,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表明,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但是小剂量米非司酮的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针对子宫异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减少复发率,但是小剂量米非司酮效果更佳,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将大剂量调节成小剂量,从而提升治疗效果,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密异位症术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异位症小剂量内膜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