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心理护理
2019-02-10马慧娇
马慧娇
(通辽市医院西院妇产科,内蒙古 通辽 028000)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在临床护理中愈加关注患者的心理建设,旨在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贴心服务,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本次研究以院内112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护理过程中应用了心理护理展开护理工作,效果显著非常明显。具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入院的妇产科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3~52岁,平均年龄(34.5±5.3)岁,包括妊娠合并症23例、盆腔炎10例、其他疾病23例;观察组年龄25~54岁,平均年龄(35.7±4.8)岁,包括妊娠合并症254例、盆腔炎8例、其他疾病患者23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采用临床医疗中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式护理对照组患者的方式。, 观察组患者则全部采用心理护理模式,细心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疾病具体治疗的方式及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引导患者理解并积极配合治疗工作。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解释叙述。若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及时予以心理疏导,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让患者的家属多陪伴患者,关注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态,给予其满满的安全感。
1.3 观察指标
观察调查两组每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对比分析其焦虑、抑郁以及恐惧等情况。自拟调查问卷,由所有患者填写,满分为百分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等级标准包括非常满意(≥80分)、基本满意(60~80分)以及不满意(≤6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状态,结果发现:通过使用相应的护理,此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的心理状态都明显有明显得到了改善,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n(%)]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比较分别统计每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为94.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6.8%,观察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临床工作中,妇产科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尤其是产妇,大多会因不适应角色转换而极度缺乏安全感,需要医疗工作者及时予以心理疏导。本次研究为分析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的临床疗效,以112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两组,对比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发现:经过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都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观察组患者为94.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心理护理对妇产科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明显削弱患者的异常情绪,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综上所述,对妇产科患者应用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等反面情绪,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