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冬胰岛素对初诊妊娠糖尿病孕产妇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2019-02-10杨宽红
杨宽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 200127)
妊娠糖尿病是高危妊娠合并症,孕产妇体内血糖过高,会刺激羊膜分泌,引发不良妊娠结局。此病发生率很高,治疗以控制血糖为主[1],通过药物达到治疗目的。本文以初诊妊娠糖尿病孕产妇为例,分析门冬胰岛素在其中的运用价值,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于2018年2月~2019年5月在我院进行,抽取此时间段初诊妊娠糖尿病孕产妇88例,依据抽签法,划分为两个小组:实验组(44例)、参照组(44例);经资料统计,实验组中,最大年龄值为34岁,最小年龄值为24岁,平均年龄值为(29.51±0.35)岁;孕周处于24-29周之间,平均孕周为(26.25±0.86)周;参照组中,最大年龄值为33岁,最小年龄值为25岁,平均年龄值为(29.49±0.31)岁;孕周处于25-28周之间,平均孕周为(26.19±0.82)周。检验得知,数据差异不明显,统计学不存在意义(P>0.05)。我院伦理委员会对研究进行了审核批准,孕产妇均在自愿的原则下,同医院签署了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两组均控制饮食,指导其合理运动。参照组给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生产厂家: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153001)治疗,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剂量为3毫升/每次,每天3次。实验组给予门冬胰岛素(生产厂家: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133006)治疗[2],餐后皮下注射,每次3毫升,每天3次
1.3 观察指标
(1)血糖指标;(2)妊娠结局。
1.4 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血糖对比
表1显示,治疗前,两组血糖水平基本一致。治疗后,虽均有改善,但实验组更加明显,组间显示了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血糖水平分析
表1 两组血糖水平分析
组别 例数空腹血糖(mmol/L)餐后2小时血糖(m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 44 8.25±0.64 4.26±0.48 9.02±0.62 5.28±0.52参照组 44 8.26±0.71 6.34±0.95 9.01±0.59 7.16±0.49 t值 0.0693 12.9626 0.0775 17.4536 P值 0.9448 0.0000 0.9384 0.0000
2.2 两组妊娠结局对比
实验组出现羊水过多1例,巨大儿1例,发生率为4.55%,参照组出现羊水过多3例,巨大儿2例,剖宫产4例,发生率为20.45%,组间结果t=5.0909,p=0.0240,统计学含有意义(P<0.05)。
3 讨 论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在妊娠期发病,会影响孕产妇健康,甚至出现不良生产结局。对于初诊的妊娠糖尿病孕产妇,要严格控制其血糖水平,保证母婴健康。近年来,临床多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其可以改善细胞功能,强化胰岛素功能[3]。皮下注射为强化治疗的主要手段,但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的运用,在注射后半个小时才能见效,需要孕产妇在饭前半小时注射,其药物效果时间长,达到6-8个小时,很容易出现低血糖的情况,不利于血糖的控制。门冬胰岛素是预混型胰岛素,其中含有精蛋白,可以弥补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的不足,具有吸收快、使用方便的特点,孕产妇运用后,很少出现低血糖的状况,不仅可以降低血糖,还可以保证母婴健康[4]。此种药物需要在饭后注射,具有较高的依从性,可补充体内基础胰岛素,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而注射治疗的方式,见效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发挥药效,效果显著。
本次研究中,妊娠糖尿病孕产妇在实施门冬胰岛素治疗以后,其效果得到提升,在血糖控制上,无论是空腹血糖,还是餐后血糖,实验组均下降明显,其改善幅度大于参照组,显示了此药的优势。在妊娠结局上,实验组出现不良结局的产妇少,概率只有4.55%,低于参照组的20.45%,说明门冬胰岛素的药效更加安全,可以保证母婴健康。
综上所述,依据妊娠糖尿病孕产妇的特点,将门冬胰岛素用于其中,不仅改善了临床效果,还优化了妊娠结局,有利于母婴安全,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