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高校立德树人的现实基点

2019-02-10李金杰牟文谦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立德常态大学生

李金杰,牟文谦

(1.滨州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3;2.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100091)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明确作出了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科学判断,之后在多个重要场合和会议上专门论述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新特征、新趋势、新要求并强调了我国全面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书记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战略定力,在用“新常态”准确定位和科学解答了当下中国经济所处阶段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同时,也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全面深化改革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了根本遵循,进而为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提供了理论指南。

一、经济新常态构成了高校立德与树人内在统一的客观基础

人的道德水准及其发展演化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经济状况的发展变化决定的,经济关系及其决定的经济发展方式构成了道德关系生成和身处其中的社会成员德行发展的客观基础现实依据。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指出的:“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1]因此,“考察道德现象决不能脱离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以及一定的时代状况。这是唯物史观的伦理学说与资产阶级唯心主义伦理学说的本质区别”。[2]可见,人们的道德观念的形成、道德标准的确立、道德信念的夯实、道德行为的实施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与达成等从根本上说都是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映照,“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3]

中国当前经济发展实际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表现就是“新常态”,也就是“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4]的经济发展状态,是“由过去的状态向一种新的相对稳定的常态的转变,是一个全面、持久、深刻变化的时期,是一个优化、调整、转型、升级并行的过程,是一个新的阶段、新的时期、新的方式、新的趋势”。[5]面对我国经济“新常态”呈现出的“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人才培养方案的拟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政策的贯彻和落实都要在积极适应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总态势的基础上,切实发挥和提升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方面功能,既要将这些功能的发挥与全方面、全领域、全过程中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达成一致起来,又要在尊重受教育者德性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客观审视受经济新常态所决定的社会发展需求与个体成员精神需求之间的内在张力并积极探索它们转换的主客观条件,全力促成广大受教育者他律能力和自律意识的增强以及他们知、情、意、信、行的有效转化,还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新常态演变发展的历程和现实要求,更好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经济新常态的正确认识和科学判断上来,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遵循“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推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6]的大逻辑和大趋势,进而为立德树人目标的落实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充分的保障。

二、经济新常态构成了高校立德与树人相统一的现实纽带

人的德行不能自然形成而需要通过教育引导和实践锻炼去“立”,人的知识和能力不能与生俱来而需要通过教育活动开启心智去“树”。所谓“立”,即培育、养成、践行之意;所谓“树”,亦即培养、造就、锻炼之意,也就是说,人的德行与才能主要是在后天的知识学习、实践养成和自主锻炼中形成的。同时,人的德行与才能也并不天然地具有共生共在性,有才未必有德,有德并不必然有才。但“立德”与“树人”并不是永不相交的平行线,“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立德”由此构成了“树人”的核心要求,而“树人”则构成了“立德”的目标期待,离开“立德”侈谈“树人”,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树”不好“人”;而离开“树人”谈“立德”,则会流于形式,“立”不好“德”。[7]可见,“立德”与“树人”既相互促进又难舍难离。德行与才能的非天然共生性、非与生俱来性及其后天的可培育养成性、相互促进性对教育提出了看似双向实则是一致而明确的任务要求,这些任务要求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自中共十八大以来对立德树人的一系列表述中,这些表述恰恰是基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现实表征而提出并得以不断充实和完善的,经济新常态由此构成了“立德”与“树人”有机统一的现实纽带。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现实问题都可以从经济上找到它的根源。按照全球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后发型国家要实现追赶目标大致需要经历三个阶段:模仿式发展的快速增长期,增长减速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稳健增长期,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基本稳定期。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所呈现出的“三期叠加”的阶段性特征和“九个趋势性变化”症状说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积极探寻更多的新的经济发展点、公共服务供给点、民生保障关键点以及社会满意度提升点,以点带动经济社会的平衡充分发展,进而全面释放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美好生活需求。这就要求高校应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充分发挥其在立德树人培育中的主战场和主阵地功能,自始至终都要将“立德”与“树人”的培养目标要求融进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过程中,全力培育和积极打造“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以及不断自硬其骨骼、自厚其血肉、自强其灵魂的中国道路的认同者、中国精神的传承者、中国力量的凝聚者和中国梦的积极践行者。[8]

三、经济新常态制约着高校立德树人的目标确立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和终极追求,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最高目标。从逻辑内涵上看,人的全面发展以人的需要的不断丰富为起点,以人的劳动能力为核心的能力体系的完善为标志,以人的社会关系的极大丰富为保障条件,以每一个人自由个性的生成为归宿,是人真正克服了外在必然性的奴役而成为自然的、社会的和自己的主人的发展状态和发展过程。它不是突兀实现的,而是要经历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其中每一个必备环节和发展阶段都受到了相应条件的制约,尤其是受到了外在的经济条件的规约。“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物质关系形成他们的一切关系的基础。这种物质关系不过是他们的物质的和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罢了”。[3]经济新常态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新样态的凝练表达和集中概括,规定着人的发展阶段性目标以及立德树人目标的确立及其实现,经济新常态由此成为当前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语境和决定性力量。

首先,经济新常态制约着大学生需要的产生及其满足方式。需要,“从其一般的意义上说,就是人同外部环境之间的一定联系的必要性,是人们对某种对象的渴求和欲望”,[9]它一开始就受到了外在条件的制约和自我意识的影响而呈现出一定的时代特色和文化特质。外在条件越复杂,意识的自我指向性往往就越强,受它们制约的需要往往也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征和倾向。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氛围中,过去那种高速增长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对于激发他们的竞争心理和争强行为具有一定的引领和示范意义,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往往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他们之间纯良交往关系的形成,家庭背景、财富多寡、消费方式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非常重要,致使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物质需要的满足具有优先性;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大多数大学生的生活需要已获得满足,同学之间的消费差距虽然依旧存在,但差距逐步缩小,他们的需要也更具理性和全面性,“三期叠加”的社会现实也使得他们呈现出更多的焦虑茫然和选择困惑,因此,克服这些选择困惑的精神文化需求及其满足方式和满足程度所占比重有较明显的上升。

其次,经济新常态制约着大学生以劳动能力为核心的能力体系的完善方式及完善程度。人的能力体系的完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诉求。其中,劳动能力起着基础性和支配性作用。马克思明确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10]作为人和自然、主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中介,正是“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1]尽管如此,任何人的劳动都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进行的,相应的,以劳动能力为核心的能力体系的健全和完善也都受到了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状况以及社会发展状况等的制约。当代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的发展和完善无不体现和反映着我国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经济新常态的新要求。

再次,经济新常态制约着大学生自主发展的方式及自主发展的程度。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一个人自由个性的生成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目标,人的发展实质上就是“偶然的个人”被“有个性的个人”逐步代替的过程。而人的自由个性集中表现为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其中人的自主性构成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和创造性的基础条件,也可以说,没有自主性就没有人的个性和创造性,自主发展也由此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正如个性不等于任性一样,自主发展也不同于随性发展,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的自主发展亦是如此。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既为大学生提供了表现“本身的真正个性”的外在保障,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他们自主发展的方式及自主发展的程度。一方面,绝大部分大学生已经对自己的自主性存在和自主发展方向有着较清醒的认识,他们发展自主性的生成、发展方向及发展方式的确立都是基于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阶段特征的研判而实现的;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大学生既对自己的未来发展寄予厚望,又对自己将来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存在相对模糊的认知和评价,这种认知和评价正是由于经济新常态的当下特征和不甚明朗的发展趋势所造成的。

四、经济新常态规定着高校立德树人的路径选择

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内涵决定着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然使命,经济新常态的阶段性特征及发展趋势则规定着高校立德树人的现实路径。高校立德树人目标能否实现不仅需要深入理解和大胆创新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同时也要在客观解读并紧密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构建高校立德树人常态化新机制。

首先,高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准确认识和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世界经济结构与秩序的裂变期、中国经济结构转换的关键期、深层次问题的累积释放期以及中国新一轮大改革的推行期,决定了中国宏观经济的历史方位与国际方位”,[11]决定了今后几年中国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化的现在进行时;政府扶持型新动能占比依然高于市场型新动能说明了宏观投资收益难以根本性逆转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基于此,高校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应积极转变理念,在正确认识和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准确认识经济新常态的这些新特征和应对政策的新变化。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认识和接受经济新常态,帮助他们正确理解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关键性与基础性以及第二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窗口期全面呈现的必然性和迫近性,又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积极认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并付诸实施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税收政策的积极有效和稳健有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外部环境的变化、市场情绪的波动、微观基础的变异等问题以及这些新变化对大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就业趋向造成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是在所难免的,但“人的行动和目的绝非是盲目的必然性的产物。无论科学概念还是生活方式,无论流行的思维方式还是流行的原则规范,我们都不应盲目接受,更不能不加批判地仿效”。[12]因此,大学生只有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准确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高标准地设定发展目标,科学规划大学生活,善于发现和敢于把握经济新常态提供的机遇,勇于接受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挑战,才能赢得自我发展的主动权,也才能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其次,高校要积极培育并不断提升学生引领经济新常态的素质和能力。引领经济新常态是在认识新常态和适应新常态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目标要求,只有站在引领新常态的高度并努力锻炼和提升引领经济新常态的能力水平,才能打赢经济新常态各个阶段不同领域中的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赢得更多发展优势,拥有更多且可持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为此,就要大力提升、积极凝聚并全力发挥引领经济新常态的主体间合力作用,既要发挥好党委的核心堡垒和领导主体作用,又要保证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制定的各项政策的正确科学、执行有力、实施到位、成效明显;既要让相关机构、各类人才、专项资金、各类项目活跃起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提高资本、土地、劳动全要素的生产率,进而提高它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又要努力让创新驱动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高校作为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专门机构,要在吃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精神和构建创新型国家战略要求的基础上,顺势而为,把培养品行优秀的创新型人才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中心工作,引导学生尊重和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积极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学生引领经济新常态的素质和能力,努力形成较为完善的产学研科技创新体系,才能切实发挥好其对经济新常态的积极引领功能,积极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和成效的不断增强。

猜你喜欢

立德常态大学生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