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9-02-10王玉环项晶晶王妍妍
王玉环,项晶晶,王妍妍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江苏 南京 210042)
随着抗生素的发展及更新,以及临床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性也跟着变得越来越强大,多重耐药菌已慢慢变成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1]。本文分析了我院皮肤内科住院病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原因,从而制定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而且还制定出相应的医院防控措施,最终达到降低了我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皮肤内科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共收治住院患者232人,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20人,发生率8.6%,其中男17例,女3例,年龄38-72岁,皮肤创面细菌培养均为多重耐药菌感染。其中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病人有13例,感染表皮葡萄球菌的病人有4例,感染大肠埃希菌的病人有3例。20例病人中,院内感染的病人4例,院外感染的病人16例。
1.2 治疗及预后
针对细菌培养及药敏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严格执行隔离制度,局部换药,无菌操作,同时积极营养支持,经治疗及护理,愈合12例,转阴6例,出院2例。
2 原因分析
2.1 临床上各种侵入性操作
我们在操作时应该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以及标准操作规程,防止污染,从而可以有效的预防或者减少多重耐药菌的感染。
2.2 多重耐药菌交叉感染
交叉感染主要是通过我们医务人员的手发生的,包括从一个病人传给另一个病人以及从一个病人身体的一个部位传至另一个部位,也包括通过一般医疗器械的传染等。
2.3 滥用广谱抗生素
随着抗生素的发展及更新,以及临床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性也变得越来越强大,出现了多重耐药和广泛耐药。
2.4 患者抵抗力降低
皮肤内科疾病大多属于免疫系统疾病,一般治疗上会长期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所以皮肤内科病人抵抗力比一般人差,从而更容易感染。
3 护理对策
3.1 提高医护人员手部消毒的依从性
每个科室由质控护士来检测医护人员手卫生的情况,并将检测的结果定期公布,要与质量控制挂钩。同时在科室走廊和治疗车上配备速干手消毒液;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床旁配备速干手消毒液;每周由专人对科室相关人员进行洗手依从性及正确性的监督、检查。
3.2 严格实施隔离制度
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方式主要是接触传播[2]。细菌培养结果为多重耐药的病人,我们要应该立即实施隔离措施。尽量给予单人病房隔离,也可以将同一种多重耐药感染的病人安置在同一个病房;病房门口或床头贴上醒目的隔离标记,必要时备隔离衣、手套等;操作集中进行,尽量减少出入次数;在进行诊疗、护理时,将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人安排在最后进行,防止交叉感染。
3.3 严格执行消毒规范
①物品专人专用: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体温表、听诊器、血压计、心电监护仪等专人专用。②病室环境:病房要开窗通风2-3次/日,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2次/日,地面、桌椅、床头柜等用500mg/L的有效氯溶液擦拭2次/日。③床单等布类的消毒:床单、病员服等布类更换后,放入双层黄色袋内,注明“多重耐药菌感染”送洗衣房,特殊处理。④器械消毒:接触过患者的器械放入双层黄色袋内,定点放置,注明“多重耐药菌感染”,送供应室消毒。⑤床边垃圾桶使用双层黄色垃圾袋。⑥外出检查:医护人员提前告知相应科室病人多重耐药感染的情况,提醒相应人员做好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⑦终末消毒:病人解除隔离或出院时,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溶液擦拭听诊器、血压计、心电监护仪等专人专用物品三遍;被褥等床上用品,床单元消毒机消毒。
3.4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及家属宣教
有调查显示[3],护理人员掌握的多重耐药的相关知识处于中等水平,而且相关培训的强度也不够。所以我们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来提高她们防控感染的意识,从而提升防控水平,这样就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感染传播。对病区工作的保洁员,也需要落实培训,指导其正确配置消毒液,告知对接触隔离患者的周围环境,增加擦拭的次数,抹布等保洁用品专人专用,科室感染管理的质控人员定期检查,督促执行。做好家属的消毒隔离指导,限制探视时间,进入和离开病房均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3.5 杜绝滥用抗菌药物
临床医生应该尽量减少经验性的用药,需按照病人的病情及时送检病原学化验,应该根据细菌培养的结果和药敏试验的结论来合理的选择抗生素的应用,控制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