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的研究
2019-02-10甘礼洪
甘礼洪,李 宇
(贵州恒达宏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84)
为了促进我国矿产开采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升,需要在矿山开采的同时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并且采取地质环境保护措施。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对保护生态环境与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与成因
地球在不断进行自然演变中,地质的位移使地质环境发生了改变,与此同时,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的活动因素也会引发地质环境变化,从而造成地质灾害发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由于灾害本身的不可抗拒性,使实际预测工作难度较大。当前的矿山地质灾害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种,矿山坍塌滑坡。此种灾害主要是由于自然环境中的隐患与人为活动因素导致而成,其主要原因是矿山的过度开采。第二种,由水位改变而引起的矿山灾害。矿山的涌水突水情况会造成地下水位改变,从而引发地质灾害,此类灾害通常具有较大毁灭性危害。在采矿过程中遇到蓄水溶洞和暗河,将会涌入大量的地下水或地面水,此种突发性的过程会对采矿人员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甚至造成矿山毁灭。第三种,由矿山自身原因引起的灾害。此种灾害的主要成因是由于自身地质环境的改变,由偶然性因素引发的突发性灾害,比如矿层自燃、瓦斯爆炸、矿山火灾等灾难。
2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措施
2.1 合理进行矿山开采
矿山地质灾害具有多样化特征,要全面防止灾害发生,需要结合矿山的实际情况,合理进行矿山开采,最大程度上避免环境产生恶化,将地灾害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为了科学的对矿山进行开采,各煤矿企业管理人员应当积极支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矿山开采前期,可带领专业人员进行实地考察,对边坡参数进行合理化计算,科学规划开采方案[1]。一旦发现岩石变形问题,便能在进行开采工作时采取处理措施。除此之外,能源开采部门需要合理开展矿石的开采工作,比如,严谨的计算边坡参数与弃渣方量,对拦渣与挡墙的准备工作及时完成,防止此类问题出现造成安全威胁。此外,矿区的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矿采工作的巡视力度,严格规范施工人工行为,禁止在作业过程中乱丢乱弃。对于曾经发生过灾害的地区进行全方面防护工作,并严格进行坑道的支护工作,防止塌陷情况出现。
对于矿区出现的积水问题,工作人员应该对降水量较大、地表渗透性较强的区域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对采矿塌陷区的修整工作需要依据积水区域实际情况进行,依照积水区域的深度参数,结合当地的历史地质特征,对矿区地质环境采取优化治理措施。
2.2 建立灾害调查区与防护体系
建立地质灾害调查区能够有效分析区域地质灾害成因,进而有效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鉴于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一定预测性,在灾害调查区中进行实地调研,能够对地质灾害程度形成有效预测,并将调研结果的危险程度进行分级。通过对重点灾害区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研究,能够计划科学的应急防治措施,以最大程度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中,必须加强警报装置的建设,使紧急情况发生时,工作人员能够第一时间接到警报通知,及时得到地质灾害的具体情况,并根据地质状况及时采取相关防治措施。
在安全防护体系中优化现有的应急预案系统,研发技术手段,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使应急预案系统更加完善,针对矿山地质灾害的隐蔽性加强预测,对灾害的发生进行早期预防。一旦发生灾害,及时采用应急方案将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最大程度上降低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保障受灾人民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此外,在安全防护体系中需要建设完善的搬迁机制,对信息进行科学合理分析,更准确的对地质灾害进行预测。重点监测的位置应为灾难发生区域,对该区域的情况变化工作人员应进行重点监测,利用先进技术进行精确的数据分析,同时为灾民提供基础的生活保障。
2.3 实现地质环境的恢复与保护
当前形势下,我国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引起了重视,但是在实际推行保护的过程中,依然存在欠缺。在设置矿区边坡角时需要依照实际情况进行,使操作满足合理化需求,禁止随意堆放的现象出现[2]。在具体的作业流程中,土方的处理工作要强化运营,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将土方放置排土场中,强化监督管理工作,避免泥石流此类地质灾害发生。在工作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在容易出现地质灾害的区域设置监测点,实时监控地质灾害发生情况。使系统的优化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恢复,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与保护工作也尤为重要,需要进一步完善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体系。当前矿山地质的保护与恢复工作仍然在处于发展阶段,在此项工作进行中,应就相关理论为切入点展开保护工作。相关地质勘查人员需要进行地质环境的整体评估,通过实地调查对地域环境展开合理分析,对地质环境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合理评估,通过分类建设与应用,来促进相关区域的经济发展与进步。应在合理区域内利用地质环境,恢复地质环境生态建设,将可能出现的矿山地质灾害风险降至最低。在进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时,需要进行整体思考,采取有效方式对地质环境进行合理判断,缩小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
2.4 加强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力度
加强对地质环境的监测力度,能够有效预测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而监测地质环境现场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有较多因素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在进行地质环境监测时,需要排除干扰因素的影响,强化现场监测力度。首先,在采样的过程中做全过程监督,一旦发现问题需要及时作出调整方案,全面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其次,对现场的监测质量管理工作需要加强管理力度,成立专业的质量监管团队。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工作责任心,用专业的技术能力做好地质监测。再次,对监测现场需要严格管理,及时纠正工作人员的错误之处,并将其修正。通过加强地质环境监测工作质量,能够有效发现地质环境中存在的隐患,对矿山地质灾难的发生及时预测。
3 结论
总而言之,有效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合理进行矿区开采,建立灾害调查区同时建立起安全防护体系,能够有效防止地质灾害发生。此外,由于地质灾害的类型多种多样,必须从地质环境角度出发,实施有效保护措施,强化地质环境监测力度,才能切实推进矿山地质治理工作落实,促进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