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鹰咀山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2019-02-10方绍忠
方绍忠
(甘肃省地矿局四勘院,甘肃 酒泉 735000)
受华北—塔里木板块与中祁连微板块的俯冲、碰撞及其内部构造变动,鹰咀山金矿区在早古生代强烈拗陷,其早古生代地层发育,有很厚的沉积—火山岩系;加里东运动使该区发生强烈构造变形,形成紧闭的褶皱和断裂,并有基性、超基性岩和花岗岩的侵入,之后又接受了不同时期的沉积。近几年发现大、中、小型金矿(点)六处,成为中国西部一个重要的金矿资源富集区。
1 地层
区内地层出露较全,由老至新有太古宇—古元古界敦煌岩群、长城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石炭系、二叠系以及第四系。
2 岩浆岩
区内岩浆活动较为强烈,主要为加里东期中酸性侵入岩。岩体在测区北部、中部、南部均有分布,岩性复杂,且岩石蚀变较为强烈,分布范围较广。主要侵入体有加里东中期寒山金矿区南辉绿岩体、寒山金矿区南闪长岩体、青山接黄山石英闪长岩体、青石峡南石英二长闪长岩、土沟梁北东花岗闪长岩体以及七个驴北沟花岗斑岩。此外,还有加里东晚期鹰咀山辉长岩体。
3 构造特征
3.1 褶皱
区域内褶皱构造发育,按轴向可分为NWW向和NW向两种类型。其中,以NWW向褶皱为主,表现为大型的复式向斜,分布于寒山、鹰咀山、朱家大山一带。由于区内构造作用强烈,褶皱构造受断层破坏严重,形态多不完整。其中,保存较好的褶曲有鹰咀山向斜。
鹰咀山向斜:长约17km,南翼北倾,倾角30°~50°;北翼南倾,倾角50°~60°。褶曲轴面倾向南。变形地层为黑茨沟组,系加里东晚期主碰撞阶段形成的等斜褶皱。鹰咀山金矿位于该向斜北翼。
3.2 断裂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且活动频繁,具有明显的继承性。按断层走向分为NEE向断裂、NWW向断裂和逆冲推覆断裂三组。NEE向断裂以阿尔金左行走滑断裂规模最为宏大,在区内呈北东70°~75°方向展布,倾向SSE,倾角多在50°~60°。断裂破碎带宽约10m~60m。断裂带发育断层泥、构造角砾岩,蚀变强烈,劈理发育。该断裂为活动断层,对断陷盆地的形成、发展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不仅切割第四系,而且断裂两侧的水系作反时针方向同步错位。鹰咀山金矿、寒山金矿的形成被认为与该断裂有关。NWW向断裂在区内也非常发育。断裂规模长约8km~20km,走向以NWW向为主,局部近EW向,倾角一般在50°左右。区域构造研究认为,该组断裂是阿尔金走滑断裂的次级断裂,具有多期次活动的特点,为重要的控矿、控岩构造。沿断裂带有基性、超基性及酸性岩体的分布。寒山金矿、鹰咀山金矿等矿床聚集在该组断裂带附近。逆冲推覆断裂主要有奥陶系妖魔山组灰岩推覆体。推覆面总体呈波状,较平缓,见挤压透镜体。据区域构造研究资料,妖魔山组灰岩由北向南推覆。该断裂一般认为与成矿作用无关。
4 矿体特征
鹰咀山金矿体赋存于寒武系黑茨沟组二段的硅质岩,以及岩表褐铁矿化较为发育的石英脉内,矿体顶板围岩为粉砂质板岩、岩屑凝灰岩,底板围岩有硅质岩、凝灰岩、含炭粉砂质板岩等。矿化带总长4.5km,宽约30m,走向北西西,与地层展布方向基本一致,倾向南,倾角一般50°~70°左右。含矿带岩性为一套中酸性的火山碎屑岩,种类较多,有凝灰岩、火山角砾凝灰岩、角砾凝灰熔岩夹少量英安岩、安山岩透镜体,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岩石受构造作用发生破碎蚀变,蚀变主要有硅化、褐铁矿化及黄钾铁矾化,形成了一个褐黄色的蚀变带,宽度不等,最宽为34m。
5 找矿标志
①金矿(化)体赋存在寒武系黑茨沟组二岩段硅质岩及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内。因此,黑刺沟组二岩段硅质岩及火山碎屑岩是找矿有利部位。②金矿化体产出与剪切带内,因而脆韧性剪切带是找矿的良好构造标志。③矿化带在表生作用下形成黄钾铁矾化蚀变带,是地表找矿的直观标志。④矿石类型主要为硅质岩型、石英脉型。因此,硅质岩及表面具褐铁矿化的石英脉是找矿的直接标志。⑤化探工作圈定的异常。⑥根据区内沙金分布,反演金矿化线索是找矿的一种有力证据。
6 找矿方向
本次勘查工作通过对矿区矿体分布规律的认识和控矿构造的研究,对鹰咀山金矿区下步找矿方向提出以下认识:
①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金矿体延深大于延长,而鹰咀山金矿是受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含金蚀变带走向延伸数公里,而倾向上控制深度不足600m,因此,应加大深部勘查力度,发现具工业价值的金矿体是完全可能的。②矿区南部砂金分布区的上游,地表目前已发现较有价值的找矿线索,由于勘查程度极低,找矿信息难以进一步提取,加大勘查力度是非常必要的。③充分利用前人区域及矿区内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系统了解区内地球化学特征及异常分布情况,并筛选找矿有利地段进行工程揭露,以期发现富有价值的找矿线索。④新发现矿体与辉长岩体是否存在成因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明显存在空间上的关系,注意在辉长岩体外接触带100m范围内加大找矿力度,以期新发现更多有价值的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