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策略探析

2019-02-09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20期
关键词:矿产矿井灾害

王 伟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四地质大队,河南 郑州 450000)

矿山地质环境通常比较复杂,加之矿产资源开发通常也会对矿山地质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以致矿山地质灾害发生率出现了一定的上升。为了保证矿山资源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相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的策略对矿山地质灾害进行防治。而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我国在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矿山地质灾害依然频繁发生。基于此,本文对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策略进行了探析。

1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意义

对于在矿区生活的群众来说,难以预测的矿山地质灾害对其财产和生命安全都存在着较大的威胁,通过防治相应的矿山地质灾害可以有效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率,从而减少由此导致的经济损失和伤亡[1]。一般而言地质环境的变化非常缓慢,而且具有隐形性、周期性等特征,但是当其处于突变阶段时,一旦受到外力影响(比如矿山开采),那么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率会急剧上升,而在地质灾害防治的过程当中,人类可以通过对地质环境的保护来尽量避免上述问题,从而减少地质灾害发生率,并且促进矿山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2 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矿山地质灾害可以划分成集中不同类型,下面我们对其中的几种主要类型进行介绍。

(1)矿坑涌水。由于地下水位变化引发的矿山地质灾害常见的就是矿坑突然涌水,这种矿山地质灾害规模通常比较大,具有突发性特点而难以预防,从而造成严重的灾害后果。导致这种灾害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矿产开采者未对课程出现的矿坑涌水量进行科学合理的估算,以致打穿作业设计不合理,作业过程中穿透断水层,一旦遭遇暗河或蓄水溶洞就既有课程造成大量水涌入矿坑,最终使得矿道被淹,给相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危害。

(2)矿山地面塌陷。矿山地面塌陷也是矿山地质灾害中的一种常见类型,一般而言塌陷主要发生于一些矿产开采之处。如果矿山采空区当中的矿柱设计不够科学合理,或者出现一定程度的损毁,那么就很容易造成矿山地面塌陷问题[2]。

(3)崩塌、泥石流。一般而言,山区位置容易出现崩塌灾害,尤其是当岩体当中存在软弱裂隙时,一旦受到雨水、人为活动以及自然扰动等的影响,就很容易造成岩体崩落,从而出现崩塌灾害。矿产开采工作,经常会在泥石流易发地区进行,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一旦发生泥石流必然会造成很大的财产和人员损失。

3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策略

(1)加强灾害监测。想要有效防治矿山地质灾害,必须要加强灾害监测工作,这同时也是灾害防治当中最为基础的工作。矿山地质灾害监测可以让工作人员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变化情况有一个及时清楚的了解,包括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从而使得相关人员能够对矿产开采与矿山地质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了解的更加透彻,而这些为地质环境保护计划的制定提供了有利的参考资料。加强灾害监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相关单位应当对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的具体需求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引进先进的监测技术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为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其次,必要情况下应当研发更加先进的监测仪器对矿山地形变化情况进行监测。

(2)合理规划矿山开采工作。对矿山开采工作进行比较合理的规划,这也是防治矿山地质灾害的一种重要措施,相关部门和人员必须对此予以高度重视。首先,在规划过程中,应当对边坡参数进行合理设计,并且对矿区边坡的实际情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这样可以预防矿产开采时形成的岩石变形等方面的问题。其次,做好相关的矿产开采准备,包括弃渣方量设计、边坡设计等相关设计问题,保证挡墙、挡渣方面的准备做到位等。管理人员要进入开采现场进行监督管理,保证施工操作规范,尤其对以往曾经发生过灾害的位置要进行重点检查,保证支护的有效性,预防再次出问题。

(3)合理利用爆破技术。在矿产开采时,有时会利用爆破的方式来破坏岩体,提升矿产开采的速度。爆破技术还能被应用到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过程中。爆破通常对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工作人员必须在爆破之前进行精确计算,找到最佳的火药安放位置和安放方式,否则极易引发意外事故。合理利用光面爆破可以尽量减少爆破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而且还能利用该技术对由于矿体坍塌、裂缝等形成的灾害进行控制。利用爆破封井技术对一些废弃矿井进行封固,从而预防由此造成的地面塌陷等矿山地质灾害。

(4)完善地质安全防护体系。想要有效预防边坡失稳等矿山地质灾害,矿产开采企业应当对开采地的地质情况有一个比较充分的了解,通过边坡参数的合理设置来开设排水沟,保证边坡排水的顺利进行。在防治崩塌方面:首先,应当注意降低台阶的实际高度。在一些风化破碎情况严重,或者软结构面较大的地区,应当适当降低台阶的高度,或者将边坡放缓,以此来减少其自重,台阶高度通常控制在八米左右为宜。其次,注意拦截可能出现的滚石。对于一些滚石现象频发的地区,不仅应当设置相应的警戒标志,而且还应当在坡脚设置相应的拦截构筑物来阻止滚石和渣土。再次,矿产开采结束通常需要进行水平爆破。在防治突水方面:首先,要做好矿井防水工作。具体通过采用相应措施来预防水流到矿井当中,尤其注意对流入量进行控制,这样可以减少涌入矿井中的水量,减少排水工作量,并且从根源之处预防可能出现的水害。其次,要做好矿井排水工作。对于涌入矿井中的水,可以利用排水沟、水泵等将其排出,但是当矿井中的涌水量超出排水能力时就会导致水害发生,因此做好矿井防水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5)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环境的具体情况与矿山地质灾害发生频率之间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当地质环境情况比较好时,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会明显降低,因此加强地质环境保护也是防止矿山地质灾害的一种重要方式。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相关部门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来履行自身的监管职责,矿产开采企业则是应当切实落实自身的主体责任。矿产开采企业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计划,加强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有效监测,并且及时向监管部门汇报相关情况。其次,相关部门应当注意引进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开展矿山环境保护工作。政府也应当鼓励相关科技研发工作的开展,为矿山环境保护效果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4 结语

综上所述,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对于当地居民以及矿山开采工作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相关部门或者企业应当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策略,这样才能尽量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在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加强灾害监测、合理规划矿山开采工作、合理规划矿山开采工作、完善地质安全防护体系、加强地质环境保护,这样才能保证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效果。

猜你喜欢

矿产矿井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矿产综合利用》征稿启事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矿产综合利用》征稿启事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盘点2020国内矿产新发现(二)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煤矿矿井技术改造探讨
我国将24种矿产确定为战略性矿产
矿井提升自动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