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整治策略研究
2019-02-09时吉贺
时吉贺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5)
我国矿业资源丰富,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矿业行业也得到突飞猛进,但是在矿业开采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重大的危害和破坏。矿业开采项目主要造成的环境问题,是对土地水资源的污染的浪费和对周边生物环境完整性的破坏,矿山开采已经严重影响了周边的生态环境和周边居民的健康生活。因此本文对矿山开采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调查,研究矿山开采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制定相应的植被恢复对策,以利于矿山开采的可持续发展。
1 矿山开采生态环境破坏与治理现状
我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矿山开采规模不断扩大,而矿山开采过程中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对于土地及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使我国的环境问题急需改善,同时也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废气、废尘、废渣,这些废材料都会被排放出去,诱发大气污染及酸雨等气候问题,破坏我国的生态环境。同时对于土地的破坏也造成我国水土资源流失,土地沙漠化等情况。目前我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数量不断出现,已经引起我国的高度重视,国家的相关部门也不断的发出指示,各采矿公司需要将环境整治纳入到矿山开采计划项目中,而矿山开采环境整治的各项管理措施也不断完善,相关研究成果与实践不断涌现,越来越多被遗弃的矿山不再荒废,而是在一番努力后得到了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和管理。
2 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影响
2.1 土地资源破坏
矿山开采的主要方式分为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其中矿山的露天开采,直接对土地资源造成破坏,这种开采方式,大量的废石废土占据土地资源,破坏了土地表面的植被,同时露天开采主要以清除地表非矿土壤为主要方式,直接改变了土壤结构,占用毁坏了原有土地,同时还会诱发地址灾害,导致地面塌陷沉降。另外一方面,矿山的开采也破坏了原有的地貌景观,导致岩石裸露,原有的生态绿地变为秃山,形成丑陋的山体景观,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
而地下开采方式是将矿物从地下挖掘至地表开采过程中,地下的内部压力平衡受到破坏,使地下的岩层发生变动和位移,在矿山开采前,矿区绝大部分都有植被覆盖开采后,由于生态平衡受到危害,植被容易受到破坏,而矿产项目在开采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废尘都会对周边的土地土壤资源造成破坏,形成的酸雨等气候灾害,对土地资源造成更大的影响。
2.2 水资源的影响
矿山开采主要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两个方面产生的污染,对于地表水污染来说,矿山开采对地表水的主要破坏在于改变了原有的河道流径,同时开采使地表水水质变差,硫化矿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形成硫酸,改变水体ph值,随水流走扩散到更大的范围。
矿山开采不仅影响地表水资源,同时对地下水资源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矿山的开采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位的下降诱发地面沉降,还可能引起部分地区的干旱,减弱耕地生产力和土地价值,使土地植被因干旱而死亡,还可以加重土地沙漠化程度,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在开采过程中所用到的大量的工业用水,改变了区域水资源的平衡,影响周边居民生活用水,影响农业用水。同时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废水,含有大量的金属元素,污染水资源,对人民的生命造成直接伤害,而排放的污水废水中含有的其他有机、无机污染物,排入江河中,直接危害生态环境。
2.3 对于生态植被的影响
矿山开采过程中,对于山体的原有生态植被及动物的栖息地,造成了严重破坏,开采过程中裸露的山体和石质引起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对于原有的生态植被造成极大的影响,使原有的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3 生态保护与恢复策略
3.1 制定法律法规、保障生态环境
我国关于抗矿山开采的法律,例如《环境保护法》、《土地复垦规定》、《矿山资源法》等已经对矿山开采有了一些规定,但是为了更好的规范采矿开采,应不断的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采矿提出更高的环境生态保护方面的要求,同时对于现有的矿山开采技术水平提出基于环境的整治与完善措施,建立良好的生态恢复机制。对于新矿和老矿,因地制宜的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对于新建的矿区,应依照严格的法律法规,以保障其对环境造成影响,同时对不同矿区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环境改善与生态治愈。
3.2 恢复土壤肥力
矿山开采后的地表土壤层变薄,土壤营养严重缺失,因此矿区的土壤肥力的恢复,主要是对土壤结构进行优化,对原有土壤进行肥力培育,改变并优化其ph值及有机质含量,对土壤空隙等进行优化。其主要方式是,首先在采矿项目开展前,应将土壤表层和亚表层运走,存放在合适地点,将矿区的土层进行覆盖和固定,并进行微生物技术改良,保证矿区存在植被恢复和重建的可能性。项目结束后将取走的表层土壤重新覆盖,在这样的模式下,原有矿区土壤的性质并没有遭到破坏,因此植被生态系统可以得到迅速恢复,同时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废石废料需要进行及时处理,利用矿坑进行回填是比较经济的方法,可以节约资金,方便回填固定,保护原有矿山风貌,实现对废弃资源的合理处理与优化。
3.3 水资源保护与治理
水资源的保护与治理,对于生态环境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矿区开采项目前,需要修筑相应防水工程措施,并安排排水处理,通过对水资源的拦截和防漏,改善矿区场地的水资源分布,同时在坡面应用防护生态绿带,提高植被覆盖率,固化山体土壤层,保障矿区安全,在矿区的外侧,恢复植被,保障边坡稳定性。另一方面,对于矿区的污水处理,可以采用酸碱中和法,调节土壤酸碱ph值,并改善废水有害物质的影响,对废水的重金属离子,用化学方法作用,沉淀提出,优化废水的水质。
4 结论与展望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矿产行业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国家应对矿产行业的生态环境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及生态环境修缮与保护措施,减少采矿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矿产资源能够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能造福子孙后代,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