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建设和护理管理体会
2019-02-09徐华婷
徐华婷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0)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是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为常州地区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新生儿科最早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末,1996年为支援市儿童医院的成立而一度关闭。为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孕产妇及新生婴儿,在经历了院科两级近10年的筹备和人员储备,2017年4月,重建了全新的新生儿科(NICU),是管理规范、设施完善、住院环境温馨的新建专科。运行一年多来,在提高危重新生儿医疗护理质量,保证医疗护理安全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在建设和管理NICU中,有如下几方面体会:
1 人员配备及管理
科室目前共开放床位20张,设有新生儿病房、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拥有27人的专业医护队伍,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8人,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选派骨干医师、护士到英国伦敦Homerton University HosPital、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市儿童医院等三级甲等医院的新生儿科进修及培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诊疗与护理技术。
新生儿室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操作难度大、精确度高、患儿生活护理多、病情变化快、抢救任务重,并且经常有多胞胎早产儿同时入院,护理工作频繁且忙碌。所以科室对人员的合理安排和管理的科学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1]。
科室成立前,我院邀请院外护理专家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准入资格考核,考核合格,颁发准入资格证书,护士进入病房工作。建立护士层级管理,落实绩效管理机制,履行不同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满足不同患儿、不同疾病需要,确保护理质量,科室内医护之间密切配合,边学习、边实践、边改进的循环方式,逐步提高护士的专项技能、应急能力、与家长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
2 设施建设、器械设备添置和管理
新生儿室结构合理,分区明确,分设普通病房、重症病房、隔离病房、配奶室、沐浴室、治疗室、仪器室、消毒间和备品室,各室相对独立,布局合理。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各区域严格区分,标识明确。配备了一流的诊疗设备:进口新生儿呼吸机、进口多功能暖箱、新生儿专用心电监护仪、辐射抢救复苏台、LED冷光源黄疸治疗仪、床边血气分析仪等,为新生儿救治提供了硬件安全保障。专人负责仪器设备的维护,定期组织培训、考核。护士熟练掌握各类仪器的使用及维护。
3 制度、流程、常规的建立和完善
新生儿护理专科性强,基础护理和感染管理要求高,病情变化快,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因此,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流程及常规并加以落实是新生儿室建设的重中之重,根据科室实际,主要制订了有(1)专科护理常规;(2)专科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3)新生儿出入院、转入、转出交接制度;(4) 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5)专科抢救流程;(6)新生儿工作制度;(7)新生儿工作职责;(8)院感制度;等等
组织护理人员做到综合、安全、有效完善落实。交接班制度、抢救工作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等核心制度都是保证新生儿护理安全行之有效的制度[2]。护理人员严格按常规办事,使新生儿室的工作有条不紊,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3]。
4 强化新生儿室环节管理,预防新生儿医院感染
新生儿科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感染管理工作是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强化新生儿科室院感管理工作是控制、杜绝医院感染的重点,每一个护理工作的细节中,需要管理对每一位患者的护理操作[4]。通过强化对新生儿护理管理,有效的控制新生儿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从而确保新生儿的健康成长[5]。护理管理工作者,不仅需要注重宏观层面的控制,更应当注意对护理工作每一个细节的监督管理,这在王英[6]的“120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预防护理”研究中也有提及。首先科室建立健全了《新生儿消毒隔离制度》《新生儿室探视制度》《新生儿室院内感染管理制度》等,其次根据新生儿病房的特点实行保护性隔离,严格新生儿病房的探视制度及外来人员入室。重视医护人员手消毒[7],对护理人员手卫生进行抽查,且做到定时普查,以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8]。病室院感监控员定期对科室的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进行自查,医院感染管理科人员定期组织检查,不断优化流程,定期检查规章制度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落实规章制度[9]。采取全面正确的医疗护理措施,一年多来,科室院感管理工作基本落实,新生儿的感染发生率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无爆发性流行性感染发生。
新生儿病房是一个整合系统,合理的病房环境及设置、科学的流程及管理等是保证危重新生儿救 治成功、控制院内感染、防止医疗不安全因素发生、加强医患沟通的关键。一年多来的运行,在新生儿安全得到保障的同时,新生儿护理质量、患儿家长满意度均较高,今后将不断完善,使科室不断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