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

2019-02-09宗艳瑞

关键词:置换术髋关节下肢

宗艳瑞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2)

髋关节置换术是用人造髋关节置换所有或部分髋关节以重建关节运动功能的一种修复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髋关节置换术最常见的并发症。国外文献报道,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5% ~57%,且发生肺栓塞的风险为10% ~20%,死亡率高达2%[1]。有效医疗预防护理干预可减少DVT 发生。2017年6月~2017年12月,我科行髋关节置换术60例,术后给予积极预防与护理,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17年1月-2017年7月共收治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等患者60例,其中全髋置换32 例,股骨头置换15例,空心钉内固定术13例。根据A C CP指南评估手术的危险分级,本组全组病例均为深静脉血栓形成极高危险患者。全组病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48岁,平均68.6岁。住院9-27天,平均14.3天。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采用药物和功能锻炼的方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通过术后细致地护理,患者无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2 DVT形成的因素

髋关节置换患者DVT 的发病机制中,静脉血管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公认的形成DVT 的三大因素。

手术患者血栓最终形成的原因,往往是几种因素综合的结果。麻醉期间,肌肉松弛,失去自主收缩,术后患者因害怕疼痛而减少主动功能锻炼,从而使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影响血液的正常流动,血流缓慢;手术出血可引起血小板凝集功能发生改变,使血小板凝聚功能增加,加上术中、术后的输血以及止血药物的应用,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这是DVT 产生的病理学基础。

静脉血栓一旦形成,再处理较为困难,效果也不理想。因此预防护理显得十分重要。

3 护理方法

3.1 术前评估

高龄、肥胖、卧床、严重外伤、心脏疾患、高血压、糖尿病、下肢静脉曲张、DVT 形成史的患者为DVT的高危人群。通过VET评估表评估对所有入院患者进行评估,筛查DVT的高危人群,针对高危人群,加强针对性护理,做好高危人群的宣教。将患者分成低危、中危、高危三类,根据危险级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及健康宣教。

3.2 术前护理

3.2.1 术前检查

术前详细评估既往史及现病史,全面体格检查, 了解患者健康状况,初步评估手术的危险因素,对下肢肿胀、疼痛、长期卧床的患者进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

3.2.2 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及家属的文化程度,采取个性化的健康宣教,使宣教内容简单易懂,又能讲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害以及预防的必要性,告知患者及家属,只要遵从医嘱,采取积极预防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避免下肢深静脉的栓形成,缓解患者不安的情绪,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3.2.3 饮食指导

鼓励患者每日饮水2000ml-2500ml,指导患者低盐低脂饮食,可多吃芹菜、西红柿、火龙果等新鲜水果蔬菜,降低血液黏稠度。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因用力排便,造成腹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3.2.4 功能锻炼

指导协助患者主动、被动功能锻炼,讲解功能锻炼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性,引起患者家属的重视,指导患者主动或被动足趾及踝关节趾曲背身,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3.3 术后护理

3.3.1 病情观察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1~4 d是DVT的高发期,要密切观察患肢肿胀程度、肤色、温度及末梢血循运动情况,做好疼痛评估。疼痛评估时应区分切口痛与DVT造成疼痛的区别,DVT所致疼痛,一般在术后第二天甚至更晚以后出现,多发生在小腿,如患肢肿胀,小腿饱满发亮,有挤压痛,肿痛不随时间延长而减轻,则逐渐加重、皮温升高、足背动脉减弱,体温持续低热波动在37.5℃,排除吸收热又无其他原因可解释时,则表明可能发生下肢DVT,此时患者应绝对卧床,抬高患肢,禁止按摩、热敷、理疗, 严防栓子脱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告知医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测量大腿及小腿周径,与健侧比较。

3.3.2 体位护理

抬高术肢20-30°,保持外展中立位放置,膝关节屈曲5°,这种体位能使髂股静脉呈松驰不受压,保持膝部高于右心房,利用重力作用,促进静脉回流。

3.3.3 功能锻炼

术后6小时麻醉清醒后即可进行踝关节跖曲背伸,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每2h一次,每次5-10min,并对患者下肢肌肉行向心性按摩。术后第2 天在原有锻炼的基础上,进行屈膝、屈髋锻炼,每天进行3-4次,循序渐进,不易疲劳为度。术后第3天,指导患者在原有锻炼的基础上,练习直腿抬高,要求足跟离床20-30cm后,在空中停顿5s再放下,每天2次,每次5-10min,仍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所有锻炼均以主动锻炼为主,被动锻炼为辅。术后7天,可在医护人员指导协助下扶双拐下地行走锻炼,循序渐进,逐步增加活动量,同时做好防跌倒措施。

3.3.4 机械预防护理措施

术后患者双下肢使用弹力绷带、弹力袜、气压等方法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通过加压浅静脉,使血流更多的分流在深静脉回流;减少下肢整体静脉血容量;腿部静脉血流加快的同时,加快静脉瓣后方部位停滞血液的清除,从而降低术后下肢D V T发生率。弹力袜的穿着长度应从足部到大腿根部,弹力袜近端不能有弹力圈,以避免近端压力太大,影响静脉回流。或用弹力绷带从足跟缠绕至腰部。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每日两次,每次30min。

3.3.5 药物预防及护理:遵医嘱术后6h后,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钙

术后当天,皮下注射一次,术后第二天,根据患者病情及是否为D VT的高危人群,根据医嘱每12h皮下注射一次。注射部位在患肢侧脐周5cm以外,避免在一个部位重复注射。注射时轻提皮肤,快速垂直进针,注射完毕放松皮肤,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鼻出血或牙龈出血等出血现象。并定期复查凝血、血常规,为准确用药提供依据。同时应加强静脉通路管理,输液采用留置针,避免重复穿刺及静脉采血。

饮食护理:鼓励患者每日饮水2000ml-2500ml,多吃芹菜、西红柿、火龙果等新鲜蔬菜,适当增加粗粮。饮食宜清淡且富含营养,如西红柿鸡蛋面、芹菜豆干、玉米糁汤、黑米粥、木耳瘦肉等,及时煎炸油腻食物。

4 护理体会

D VT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及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深静脉栓塞的高危期常在术后24 h内,护理人员需从患者入院时给予VET风险评估,采取个性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加强健康宣教,引起患者及家属的重视,给予积极配合,术后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时准确的药物应用、积极正确的功能锻炼、多次的健康宣教,细致的生活护理及心理疏导,让患者正确认识下肢静脉血栓的严重性,积极配合医护人员,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有效的预防下肢DVT的形成,保证患者安全的同时,缩短患者住院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及不必要的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置换术髋关节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