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马山铅—钼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2019-02-09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11期
关键词:斜长石马山粒状

(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八一一地质队,安徽 滁州 239000)

1 区域地质概况

安徽省马山铅~钼多金属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板块东南缘与扬子板块衔接部位;东西向构造蚌埠隆起与北北东向构造郯庐断裂带皖东段在本区交叉复合,形成了本区构造格架。

1.1 地层

区域出露的主要地层为下元古界五河群、中元古界、震旦系、中生界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及第四系。本区基底地层为下元古界五河杂岩,岩石组合包括变质铁镁质岩系,表壳岩系和变质变形花岗质侵入体,自下而上分为西堌堆组、庄子里组、峰山李组、小张庄组。岩性主要为一套变质的火山-沉积岩系[1]。区域东南部出露白垩系新庄组、邱庄组、张桥组、古近系定远组组、土金山组,新近系下草湾组,岩性主要为砾岩、砂岩、粉砂岩、泥灰岩。

1.2 构造

(1)褶皱构造。本次研究区域的最主要的褶皱构造为蚌埠隆起,其中宽度约为35公里,长度约为100公里,褶皱构造略微向南部凸显并且呈弯曲状,轴迹位于凤阳~花园湖一线,核部由下元古界五河杂岩构成。由于断裂切割,自西向东分为怀远~凤阳段,花园湖段和小溪集段,本区属花园湖段。

(2)断裂构造。由于郯庐断裂带穿越本区东部,故区域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郯庐断裂带在区内有如下主干断裂组成:五河~红心铺断裂、陈塘面~大韩庄断裂、朱顶~石门山断裂。其中五河~红心铺断层为郯庐断裂带西界。东西向断裂发育较早,区域北部发育有:马头城~临淮关断层。北北东区域断裂繁育与其它地区相比较晚,东西方向断裂上有明显的切割蚌埠凸起呈现出来,矿床的西部地带由临淮关~亮岗破碎带、霸王城~鹿塘断层组成,在以上两种断裂带的影响下,矿床的两侧及周围出现大量低次序次级断裂构造,包括NW向、NNE-NE向、E-W向三组。安徽省马山铅~钼多金属矿控矿构造与主要容矿构成该区域主要破碎带。

1.3 岩浆岩

此次所研究矿井深部地质活动强烈,大片的酸性侵入物质多存在于矿区西侧,整体上沿蚌埠凸起地带呈现出东西方向分布状态。矿区出露的矿体包括磨盘山矿体和霸王城矿体,其中磨盘山矿体处于矿床东部地带,在郯庐断裂带上,靠近南北方向断层将磨盘山矿体进行截断,断层为正方形属于矿区内最大的岩体,占地面积约为20km2,混合钾长花岗岩是该区域具有代表性的矿物;矿床西部区域为霸王城岩体,矿体走向为NNE向,石英正长斑岩为此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矿物,总面积约为面积约2km2。区域脉岩多为燕山晚期产物,主要为中酸性脉岩和煌斑岩,以NNE向最发育,NW向次之。脉岩宽度一般几米~几十米,长多为几十米~几百米。

2 矿区地质

2.1 地层

本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下元古代下五河群峰山李组及第四系。

(1)下五河群峰山李组(Pt1f)。岩性为变粒岩,浅粒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夹透镜状、层状斜长角闪岩。变粒岩:浅绿~黄绿色、灰白色,粒状变晶结构,条带状构造。矿物由钾长石、斜长石、角闪石、石英、黑云母等组成;钾长石,白色,浅肉红色,等粒变晶结构,粒径多在1mm以下,含量约20%;斜长石,白色,等粒变晶结构,粒径<1mm,含量约40%;角闪石,绿色,柱粒状变晶结构,粒径<0.5mm,含量约10%;石英:白色,等粒粒状结构,粒径<1mm,含量约20%;黑云母:黑色,鳞片变晶结构,粒径1mm~2mm不等,含量约10%。浅粒岩:灰白~黄褐色,粒状变晶结构,条带状~块状构造。矿物主要由石英、斜长石组成;石英:透明色-浅灰色,他形粒状,粒径1mm~3mm,见压扁拉长现象,呈定向排列,含量55%;斜长石,白色,中细粒状,粒径1mm~2mm,含量40%。角闪斜长片麻岩:浅灰~灰绿色,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

矿物成分为斜长石、石英、角闪石组成;斜长石:白色,不等粒状,粒径1mm~2mm,含量45%~50%;石英:无色透明他形粒状,见压碎现象,粒径1mm~2mm,含量约30%~35%;角闪石,灰绿色,中细粒状,粒径1mm~3mm,含量约20%。斜长角闪岩:绿、深绿、灰黑色,粒状变晶结构,块状~片状构造;矿物由角闪石(50%)、斜长石(10%~40%)、石英(5%)、绿帘石(5%)、及少量绿泥石、黑云母组成,矿物粒径较细,大都在0.5mm以下。当角闪石含量高于80%时定名为角闪岩。

(2)第四纪全更新统(Q4)。大面积出露,主要为砂土、亚粘土,含石英、重晶石石英岩、浅粒岩砾石。

2.2 构造

本区构造复杂,矿点位于背斜北翼,地层走向近东西,主要倾向北,倾角20°以下,局部倾角南,倾角70°左右。北北东向马山~板桥断裂及近东西向小红山~洼子陈断裂控制本区的断裂构造格局,控矿构造以近东西向为主,北北东向断裂切断测区矿体。马山~板桥断裂走向北北东,为一推测断裂,测区内从小红山~马山之间通过,切断并错动含金红石重晶石石英脉矿体。小红山~洼子陈构造带位于小红山至洼子陈北部一带,最终与马头城~临淮关断裂相交,走向北东东。该破碎带被第四系沉积物所覆盖,为磁异常推测断裂。矿区位于该断裂的西段。

2.3 岩浆岩

区内岩浆岩不发育,未见规模较大的岩体、岩脉。

3 矿体特征

(1)地质特征。矿体主要赋存在含金多金属石英脉中,主要出露于马山一带。整体走向近东西,倾向南,倾角20°左右,主要为钛、铅、钼多金属重晶石石英脉矿。主要矿物特性为含金红石重晶石石英岩。白色,他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组成为石英、重晶石、金红石及少量方铅矿、黄铁矿、辉钼矿。石英为白色,隐晶质结构,断面呈油脂光泽,含量65%~80%不等;重晶石为白色,晶形较好,三组节理明显,呈交织状和石英共生,含量15%~35%不等;金红石为黑色,呈自形长柱状与石英共生,或在重晶石石英岩裂隙面上形成似层状自形颗粒集合体,分布不均匀,含量<5%;方铅矿呈铅灰色,强金属光泽,晶形较好,解理发育,常呈聚合体状产出;辉钼矿为深灰色,金属光泽,多呈星点状分布。金属矿物地表风化强烈,常常风化成黄褐色氧化物。蚀变以裂隙面上褐铁矿化蚀变为主。局部脉体内石英呈蜂窝状产出,内见大量的流失孔,残留铁泥质胶结物。

(2)围岩蚀变。矿体围岩为变粒岩、浅粒岩、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等,围岩蚀变主要有高岭土化、硅化、褐铁矿化等蚀变,整体蚀变下盘较强,上盘较弱。

(3)矿床成因类型。根据矿体地质特征、矿物组合及围岩特征,该矿床应为中温热液型。

4 结论

马山铅~钼多金属矿位于华北板块东南缘与扬子板块衔接部位,矿体的分布被近东西向小红山~洼子陈断裂所控制,主要赋存于含金多金属石英脉中。其成因类型为中温热液型。

猜你喜欢

斜长石马山粒状
苟征戈 马山作品
探究乳化粒状铵油炸药春夏季结块、黏性消失快原因及防范对策
岩矿鉴定在某铅锌银矿床中的应用
苟征戈 罗一 马山作品
科科斯脊玄武岩斜长石矿物化学及地质意义
现代办公室粒状碎纸机创新设计研究
乡村振兴的藏马山样本
钾长石和斜长石主要特征及野外鉴定经验
不同浓度水杨酸对斜长石溶解能力的研究
青海湖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