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铜板带加工产业升级思考

2019-02-09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11期
关键词:铜板工厂智能化

(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洛阳 471039)

1 综述

中国铜板带加工行业经过近30年的迅猛发展,快速形成了较完善的产业链体系,成为有色金属工业的支柱产业,大型企业呈现出规模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中小型企业走向专业化、特色化发展道路,在全球范围的铜板带加工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铜板带加工作为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投融资及运营成本高;企业内部生产管理水平差异巨大,大多数企业的订单、物流、工艺、质量、设备管理等仍然采用人工纸质管理的状态,效率低,成本高;企业外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低端产品产能严重过剩,高端产品开发未实现有效突破,进口份额较高。铜板带加工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严重不足,如何进行产业升级是行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2 行业现状分析

2.1 产能、产量

目前,国内铜板带加工生产企业遍布全国各省,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并形成了以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为代表的区域铜加工集群和较完善的加工体系。统计数据显示2001-2018年,铜材产量年均增长13.32%,近三年年均增长7.2%,2018年的国内铜加工材产量1781万吨,是2001年的10倍以上,其中铜板带加工材产量约350万吨,产量规模超过全球产量总量的65%,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铜材生产大国。

2018年新建、扩建铜板带项目有:花园铜业6万吨,博威集团6.8万吨,楚江新材6.5万吨,中铝华中铜6万吨,中条山5万吨,宁波金田4万吨,安徽众源3万吨等,产能将进一步提升。

2.2 产品

在产品方面,框架材料、无氧铜是我国的优势产品,在全球具有一定技术领先优势。框架材料向着更高强度更高导电率及综合性能的合理匹配方向发展,包括中强高导、中强中导、高强中导、高强高导,以C19210、C19400、C7025、Cu-Cr-Zr系列为主,目前高性能产品难以满足,品质不稳定、成材率低;国内引进多条连铸无氧铜生产线,含氧量可以达到<5ppm,为变压器、电缆带提供高品质的原材料;高精度的黄铜带产品满足汽车连接器,电子产品等高端市场的需求;高精度的青铜带产品高强度、高弹性的性能满足连接器行业的高端需求;国内多条回流镀、热浸镀产线引进满足高端镀锡产品的市场需求。

2.3 技术装备

在技术装备方面,国内铜板带企业在进口了各式全球最先进、最大规格装备的同时,绝大部分仍采用是国产装备。目前,新建的大型国有铜板带企业以国内设备为主,关键设备进口的建设模式,民营和股份制企业新建、扩建铜板带全部采用国内设备。

国内生产装备水平不断提高,部分企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国内可以提供除了大容量感应电炉、立式连铸机、气垫式退火炉、二十辊轧机之外的其他所有铜板带生产设备。从各种规格的感应电炉、步进式加热炉、罩式退火炉、水平式气垫连续退火炉和立式连续退火炉等炉组设备,到配置在线淬火的高速热轧机、配置有完善的AGC和AFC装置的冷轧机和六辊铜箔轧机等轧制设备,到铣面机、拉弯矫直机、分切机、包装线等精整设备,国产设备已具有了可以和国外设备媲美的品质。

2.4 效能管理

国内铜板带加工企业管理水平差异较大,大多数企业存在物流低效、装备自动化水平低、管理信息化能力差、能耗高等问题,企业运行效率低、管理成本高,工厂效能管理落后。

目前,有能力的铜板带企业正逐步实施EPR、MES系统对物料、生产、工艺、质量、设备、产品、工具等进行管控,实现生产智能化、自动化,将物流、生产过程、信息跟踪传递有机结合在系统里,建立出入库管理,实现物流和信息流自动跟踪管理。

2.5 企业效益

国内的铜板带加工企业由于国内供给侧改革形成原料价格上涨,产品供大于求造成市场价格下行,在国际方面由于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的摩擦升级,对铜板带出口影响严重。在国内、外严峻的环境下,行业竞争趋于激烈,制约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行业整体利润低于5%。

3 产业升级思考

国家仍处于中高速的发展中,铜板带加工行业的生存发展环境困难和机遇同时存在,如何应对困难、抓住机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的发展,是每一个业内人士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本人建议应着重从新材料新产品研发、智能化规模化生产、节能绿色生产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突破。

3.1 新材料、新产品研发

中国是铜材生产和应用的第一大国家,铜板带产品结构上存在低端产品能力过剩,高端产品产能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产品存在有同质化等问题。需要在生产工艺、新型合金材料和高端市场需求的产品方向上加大研发投入,力求开发出满足高端产品需求的新合金材料,形成高效率、短流程的工艺技术,开发出更多的满足市场高端需求产品。

3.2 工厂信息化建设

企业工厂信息化落后造成物资周转不畅、生产执行不到位、质量控制滞后,隐形浪费巨大,企业效能不高。

工厂信息化系统建设可以实现工艺卡片、质检记录、计划调度、设备状况的信息电子化,实现信息、指令自动传递、跟踪、预警、优化,提高订单管理、计划管理的可操作性,缩短物资的周转时间,用信息化推动工厂精益管理,提升工厂的效能管理水平。

3.3 工厂智能化建设

铜板带加工企业是典型的离散性制造模式,车间智能化建设目标是打通企业生产全部流程,建立从订单的计划管理、到智能物流管控、到产品技术,从设备工艺、控制、质量高度集成的智能化工厂生产管控体系。

目前,国内铜板带加工企业的智能化方兴未艾,鉴于智能化工厂对于企业效能管理的显著作用,国内铜板带加工企业之间在生产精益化管理水平、生产效益等方面的差距将会逐步拉大,建议企业应根据自身需求,适时推进工厂智能化建设,以便提升企业竞争力。

物流智能化是智能工厂建设的重要和基本组成,是现代化工厂广泛的技术需求,具有重要的技术意义与潜在效益,企业智能化建设规划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4 高效节能技术应用

高效节能技术应用对一个企业的效能会产生潜在的影响,需引起企业决策者的高度重视。目前,铜板带加工行业采用的高效节能技术主要是产品多采用短流程工艺技术,通过水平连铸生产线供坯料有效减少生产工序,增大产品的宽度、加大卷径、加大卷重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率。人工成本可节约20%~30%,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可下降10%以上,生产效率可大幅度提升。在绿色环保技术方面,废乳液、废水、废轧制油的回收循环利用,不但可减少对环境的有害影响,同时也可以降低了企业生产运行成本。

3.5 规模化、专业化生产

国内铜板带产品加工经过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行业背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少数企业,如楚江新材、宁波兴业、中铝华中铜和洛铜等,企业规模、市场竞争力良性发展,而大多数铜板带企业规模小,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持续投入能力不足,长期来看企业生存困难。从企业生存发展和资本投入收益的角度来看,建议有条件的企业利用行业政策推进兼并重组,大幅提升企业生产规模,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企业运营和管理模式,从而有效的降低单位产品加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稳定产品质量指标。

4 结语

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只有加大对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形成自我在市场的独特优势和拳头产品,只有加快采用新技术推动企业技术提升和管理提升,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企业才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建议各家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转变管理模式,加速推进产业升级进程,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本文为本人铜板带加工行业产业升级的一些思考,仅供参考,不足之处请指正。

猜你喜欢

铜板工厂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杭州童谣:一只鸡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为什么工厂的烟囱都很高?
工钱最多是多少
石油石化演进智能化
11枚铜板
离散制造MES在照明工厂的实施与应用
植物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