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简析
2019-02-09王博
王 博
(甘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我国土地面积很大,各个地区之间的环境与地理情况都不尽相同。有些地区犹豫地理结构的原因,经常出现地质灾害现象,这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在其中水文地质因素是导致地质灾害发生关键所在,水文地质是地下水流动现象的总称。地面下面的结构层次都极其繁杂,所以地下水流动的情况也会更加复杂。地壳运动、地震灾害产生,都会让地下水受到很大的影响。对地下水流动规律可以实施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手段。
1 水文地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水文地质不仅是地理现象,在人类活动地质环境之中,水文地质还和地质灾害产生、危害有着紧密联系,水文地质导致的地质灾害,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方面:
(1)软土地基变形。在目前地质开发或者是工程项目施工中,常常会有软土地基现象。软土地基有着极强压缩性,强度比较低,并且渗水性很差,灵敏度也比较高,孔隙也很大,稳定性不够是软土地基结构自身具备的缺陷。若是地下水运动对其形成影响,但是其产生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并且还会导致地基失去稳定性。水文地质对软土地基产生的不利影响,还会因为软土层的有害特征而更为严重。比如在原状土受到了振动之后,土质的强度会降低,并且结构连接也会受到破坏,土状态会被稀释。
(2)地面沉降。地面沉降是因为场地中地下松软、地层板结压缩,进而致使地壳表面标高降低的局部下降现象。人为与自然两方面的因素是致使地面沉降关键原因,地下水开发是致使地面沉降的一大原因。在社会发展之下,地下水开采行为之间密集,地面存在沉降现象,并且在地下水位变化之下,地面沉降趋势和速度也在逐渐加剧。
(3)砂土液化和岩溶塌陷。所谓砂土液化,主要是指临界出现地震之后,含水量过大的细砂土、疏松土等在一瞬间被破坏,进而呈现出液化流动问题。饱和砂土如果出现振动,一般都都会更紧密,从而提高孔隙水压,最后在振荷载作用下让土粒悬浮,从而接近液体。在沉积颗相对较粗的地区,提升了液化土层孔隙水压力,并且超出盖层强度,地下水会带着砂粒冲出覆盖层,并且喷出地表,出现喷水冒砂这类地质灾害。而岩溶塌陷,主要是指覆盖溶蚀洞穴上面的疏散土体,在外在动力或是人为因素影响之下,出现突然性的地面变形现象,进而出现塌落与沉陷的现象。导致塌陷活动直接性原因除了洪水、干旱以及地震这类自然原因之外,经常还与抽水、排水以及蓄水等这类人为因素有十分紧密关系。地下水运动是塌陷出现的关键所在,地下水流动与其水动力变化是岩溶塌陷出现关键因素,地下水径流汇聚与强烈地段,遭到水文地质影响,遭到一定水流冲刷力,并且对稳定溶洞地质地层构成形成破坏,进而削弱了土地抵抗能力,出现塌陷现象。
2 水文地质灾害的防治处理措施
我国是突发性地质灾害十分严重的国家,全国当前的地质灾害隐患点28.8万多,2018年的时候,全国一共有地质灾害2966起,导致105人死亡、7人失踪、7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4.7亿元。由此可见,地质灾害的危害是极大的,所以对其进行防治意义重大。
(1)加强对灾害的监测与预防力度。要减少地质灾害形成,降低灾害形成的损伤,相关部门要在这方面做好研究工作,做好监管相关工作,从而有效提升预防地质灾害的水平,为大众提供安全保障,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实际工作中要建设,并且健全灾害监测预防系统,融入一些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与方式,结合实际情况,把科学技术和先进理念使用在灾害防范工作之中,并且要随时掌握水文地质情况,方便在突发事件时,可及时实施相关的措施。尽量不要在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区域做工程项目的建设,若是必须要实施建设工作,施工方需要提前对此地区的地理地势、水文等方面进行勘测,了解这个地区水文地质情况。在施工之中要做好监测工作,预防地壳突然运动的现象。
管理部门要做好全面管理,要让工作人员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在施工前,施工单位要做出科学施工方案,以此方便施工人员在计划和方案的基础上开展施工,让整个施工过程更加规范。如果施工对水文与地质环境造成了损伤,就需要暂时停止施工,要和施工团队之间配合和交流,并且促使其马上做好整改工作。其中要运用先进监测系统,及时发现不安全的部分,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减少不利因素,确保项目作业中的安全性,从而预防和控制地质灾害出现,减少灾害的损伤。除了要注意上面这些问题之外,还要遵循因时制宜的原则。不同季节与气候都会对地质结构形成不同影响。在夏季时期全国的雨水都很多,这样会致使很多地区地下水位上升,雨水太多的时候还极易让地下水位提高,进而让土层手受到损伤,导致地质灾害产生。因此,在下雨比较多的时段之中,相关人员需要做好地下水位监测工作,如果地下水位浅,则要及时开展相关措施来控制,预防地质灾害出现。
(2)合理实施治理工作。在处理与控制地质灾害时,要有目标地工作,要制定相关的措施,对已经产生的灾害做全面分析,寻找出其中的原因,从而制定治理方案,尽量降低损失。在实际工作中,在国家倡导走稳定发展道路之下,环保部门要做好水污染的治理工作。地下水作为珍贵的水资源,在资源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若是地下水被污染,人们生活必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要采取高效的措施,处理好地下水污染。政府部门除了要做好监管工作,构建先进管理体系之外,还要提高防治工作质量,合理运用科学技术,提升治理水平。除了治理水污染之外,还要重视水资源的开发,我国疆土辽阔,物产资源丰富,水资源也相对充足。但是因为我国地理分布与气候上的区别,让各个地区的水资源分布不太平衡。部分地区水资源少,但是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很大,这样就会出现水资源过度开发的情况,进而致使地质灾害出现。还有一些地区因为降水过度,而让地下水位过高,对地壳结构产生冲击力,进而产生地质灾害。因此,相关部门要结合地区真实情况,实施科学开采计划和方案,以此来保障水资源可以被循环使用。
(3)制定完整的突发事件处理措施。地质灾害出现以后,现场人员需要实施紧急处理措施,将灾害不利影响尽量降到最低,预防导致生命与财产安全损失率过大。不同种类的地质灾害,其采取的处理方式也不一样,但是地质灾害处理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先确保人员安全,然后再做财务抢救工作。例如在岩溶塌陷和砂土液化时,要经过加固处理方式,防止塌陷与液化问题发展得更加严重,从而减少地质灾害的出现。
3 结语
在水文地质因素影响之下,会出现砂土液化、软土地基变形以及地面沉降等相关的地质灾害。为了控制灾害对社会和人们生活的影响,需要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力度,同时还需要合理实施治理工作,制定完善突发事件处理措施,以此来降低地质灾害形成的影响,保障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降低经济损失,从而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