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围产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2019-02-09王微
王 微
(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产科,河北 保定 072750)
妊娠合并糖尿病是一种妇科疾病,发生率在5%左右,但近几年存在逐年提升的趋势。在临床上,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外阴瘙痒、三少一多(糖尿病患者常见症状,多食、多尿、多饮和消瘦)和羊水过多等临床症状,对生产结局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相关研究表明,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分娩时出现死胎、流产和胎儿畸形等状态的概率高于健康产妇[1]。在本研究中,将通过组间比较的方式分析围产期护理干预措施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过程中的效果,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选取2015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待产的96例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经空腹血糖测定和葡萄糖口服耐量试验等诊断方式确认为妊娠合并糖尿病,且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符合我国关于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症状的诊断标准。根据所有患者入院时间的不同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组和专业组,每组选取48例研究对象。在常规组中,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28.15±2.88)岁;其中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15例,妊娠糖尿病患者33例。在专业组中,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9.31±2.59)岁;其中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17例,妊娠糖尿病患者31例。两组研究对象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本研究的组间比较。
排除标准:
①排除存在器官功能异常的患者。②排除存在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③排除存在家族遗传性疾病的患者。④排除未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孕期看护,并予以产妇生理体征监控。
常规组:予以患者常规护理干预。
专业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予以患者围产期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 产前护理
首先,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一般资料和血糖水平状态为患者制定独立的护理计划表,方便护理工作的展开。其次,护理人员应当每日对患者的心率、血压和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并监督患者控制血糖,防止影响新生儿。最后,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口味和病情制定相应的营养餐,保障患者血糖含量不出现波动增长的同时保障患者足够的营养摄入[2]。
1.2.2 产中和产后护理
在产妇行分娩操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应当予以患者全程陪护,不断予以患者鼓励和支持,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并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防止患者因疼痛出现意外。并且在整个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状态进行监控,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通知医生,予以患者紧急治疗。并且,在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还应当根据患者状态予以相应的电解质平衡、补水和吸氧措施,并对产房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防止患者着凉。在分娩完成后,护理人员应当予以患者血糖检测,并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复查。同时,护理人员应当帮助患者进行外阴清洁,防止感染[3]。
1.3 评定标准
记录两组研究对象分娩1日后的餐后2h血糖平均值和空腹血糖值,在整理归纳后进行组间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患者餐后2 h的血糖平均值和空腹血糖值数据输入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s”表示两组患者的餐后2h的血糖平均值和空腹血糖值,组间比较采用t进行数据分析,P<0.05代表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记录分析可知,常规组患者的平均餐后2h血糖值为(12.45±0.81)mmol/L,显著高于专业组的(8.19±0.95)mmol/L,组间差异较大(t=23.6408,P=0.0000);常规组患者平均空腹血糖值为(9.62±0.47)mmol/L,显著高于专业组的(7.54±0.38)mmol/L,组间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t=23.8429,P=0.0000)。
3 讨 论
在本研究中,常规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平均餐后血糖值和空腹血糖值均显著高于专业组,组间差异较大(P<0.05)。得出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围产期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通过对患者一般资料和病情进行分析,为患者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从而提高护理水平。并且,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的日常饮食进行干预,还能够降低新生儿出现畸形的概率,并保障患者足够的营养摄入,帮助患者能够顺利分娩。而且,护理人员还能够通过心理护理和健康知识宣教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从而降低分娩过程中出现意外的概率[4]。
综上所述,利用围产期护理干预措施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对患者的血糖含量进行控制,护理效果显著,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