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郎溪县姚村地区成矿地质特征及预测

2019-02-09马玉娟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22期
关键词:岩浆岩铀矿靶区

马玉娟

(安徽省核工业勘查技术总院,安徽 芜湖 241000)

1 区域地质

研究区位于扬子陆块之江南地块皖南褶断带的北端,绩溪断裂和周王深断裂的交汇处,区域断裂与褶皱构造发育。姚村岩体侵入于以志留系霞乡组为核心的虾子岭背斜的轴部,岩体呈椭圆形沿北东65°方向展布,与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岩体东部和东北部被上白垩统宣南组覆盖,为一燕山期侵入的花岗岩岩基。区域构造复杂,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地质构造复杂,表现明显的有加里东—海西运动、燕山及喜马拉雅运动,且伴随有沉积、岩浆、变质、成矿等各种地质作用[1]。按岩浆岩分布规律和总体特征,结合所处地质构造背景,本区岩浆岩在区域上隶属皖南构造岩浆岩带。其分布以周王断裂为界,断裂以南主要发育燕山期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为主的酸性侵入岩和闪长质和花岗质为主的中酸性脉岩,断裂以北则为喜马拉雅期玄武质为主的基性火山岩。燕山期侵入岩主要集中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郎溪县姚村及其东南部和广德县芦村水库、梨山、刘村一带[2]。喜马拉雅期玄武质为主的基性火山岩主要分布于广德县南冲、西坞、团山包等地。研究区岩浆岩的分布。

2 研究区地质

研究区地层隶属扬子地层区江南地层分区,区内主要出露地层自老至新分别有志留系、白垩系及第四系,其中以志留纪地层最为发育,主要为盆地—浅海碎屑岩沉积,其次为白垩纪地层。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断裂具长期多次活动的特点,并且有一定的展布规律[3]。主要断裂按展布方向可分:北东向断裂带、近东西向断裂带、北西向断裂带。其中两条北东向主干断裂纵贯岩体,将岩体分割成三块,具有中心对称的特点;北西向断裂主要分布岩体南部和北部,近东西向断裂分布在两条北东向主干断裂之间,在空间上主干断裂限制了近东西向断裂带的延伸。不同方向的主要断裂沿走向较稳定,且连续。

研究区位于江南构造岩浆岩带,区内岩浆活动主要发生在中生代,成岩时代为早白垩世,区内岩浆岩主要为侵入岩和脉岩,火山岩不发育。姚村岩体分布于研究区姚家塔、姚村、张家湾水库等地,区内完整出露,面积约130km2。总体呈北东东向椭圆状,为一近等轴状岩基,主要侵入于下志留统砂泥岩中。岩体与围岩界线清晰[4]。

3 研究区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研究区通过对各类地质体的化探分析结果分别进行数理统计,对各类地质体的背景值、标准差、浓集系数等进行分析。认为燕山晚期第三次侵入细粒花岗岩U、Th、Nb、W、Sn元素背景值分别是中国东部地壳元素背景值的5.1倍、3.1倍、2.2倍、6.3倍、3.4倍,是安徽省平均含量的6.0倍、3.5倍、3.0倍、7.0倍、3.4倍;霞乡组、河沥溪组、康山组Cr元素背景值是中国东部地壳元素背景值的2.5倍、2.1倍、2.4倍,是安徽省平均含量的3.1倍、2.5倍、2.9倍;霞乡组、河沥溪组、康山组是Cr元素相对富集层,燕山晚期第三次侵入细粒花岗岩是U、Th、Nb、W、Sn元素相对富集层,对找矿工作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4 成矿预测

4.1 成矿规律讨论

(1)研究区位于下扬子断裂坳陷带的南侧,靠近江南地背斜北侧的边缘,区域上处于绩溪断裂和周王深断裂两条断裂带的交汇部位,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多次构造活动使铀发生了多次活化迁移和富集,为成矿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和构造水热条件,同时也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通道和空间。交汇部位分布较多异常点。

(2)姚村岩体岩石成因类型为A型花岗岩,属于同期多阶段复式岩体,岩体年龄为120Ma左右。岩体内部构造发育能为含矿溶液提供迁移通道和铀沉淀场所,并为大面积蚀变创造条件。

岩体中第二次侵入中粗粒正长花岗岩与矿化最为密切,中细粒花岗岩脉、花岗斑岩脉脉岩发育使岩体中铀多次活化迁移和富集。

(3)研究区内近东西向构造是主要控矿构造,构造应力具压扭-张-压扭-张的转换规律,以张性活动次数最多、强度最大,是成矿的主要活动期,由主构造派生的次级北东向构造以及碎裂花岗岩带是主要的容矿场所[5]。

(4)区内两条北东向主干断裂斜切岩体,为铀成矿提供了有利因素;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是区内最主要的控矿构造;含矿构造主要为它们的次级构造及次级裂隙带。另外,中、新生代红色盆地也是铀成矿有利要素。在干燥、炎热和氧化的环境中,姚村岩体及围岩中的铀被氧化,呈铀酰离子形式被大气降水淋滤进入地下水循环系统,沿着断裂破碎带向地势低洼处—花岗岩盆地中汇聚,并向深部渗透,在氧化还原界面附近,低温热液中的U6+被不断还原成U4+而沉积,逐步富集成铀矿化。

4.2 找矿靶区预测

(1)靶区预测依据。靶区预测依据是:以见铀矿体为主要依据,其次考虑铀成矿地质条件、放射性地球物理场特征、放射性水文地球化学信息等因素,即见铀矿体多少和好否、成矿地质条件好否、各种放射性物化探场晕及吻合程度好否,同时参考铀矿工作程度等因素。

本次靶区预测依据的铀矿体和铀成矿地质条件信息:前人在研究区开展铀矿地质工作有关的资料;在与前人铀矿找矿经验对比分析后,指出研究区有利的赋矿部位;地面伽玛总量测量及岩石化探测量等反映的放射性异常与地表出露的高背景值地质体及矿化点带相对应,指示作用较为直观;放射性水化异常为一间接指示标志,一般可反映深部隐伏矿化体赋存的大致范围;地表已知铀矿化点带是找矿的直接成果,除了说明靶区找矿依据充分外,还能为研究区其它地段的成矿远景评价提供了明确的参考依据。

综上,将研究区地质、放射性物探及放射性水化学资料及工作成果相结合后,可大致确定研究区浅部、深部放射性矿产的分布地段,对研究区放射性矿产找矿靶区进行圈定。

(2)靶区划分准则。根据靶区预测依据,同时参考铀矿工作程度等因素及同类型矿床靶区分级经验,将、铀矿找矿靶区分为A、B、C三级。A级靶区:地表已发现有铀矿点,经本次工作见有多条好的铀矿体,成矿地质条件好,有好的放射性物探和放射性水化异常,各种条件吻合程度好,以往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有较好的找矿基础,为下一步首选工作区。B级靶区: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地表以往工作发现有铀矿点或航空放射性异常点,本次工作发现有铀、钍矿体,有较好的放射性物探或放射性水化异常,放射性物化探异常和地质特征吻合程度较好,为下一步重要工作区。C级靶区:有一定的成矿地质条件,发现有航空放射性异常点,地表有铀异常显示但暂未发现铀矿体,有一定的或较好的放射性物探、放射性水化异常,放射性物化探异常和地质特征大致吻合,以往工作程度相对较低,有成矿的可能性,或者矿床埋藏深度较大,为下一步备用工作区。

猜你喜欢

岩浆岩铀矿靶区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放疗中小机头角度对MLC及多靶区患者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
八采区岩浆岩研究分析
4D-CT在肺转移瘤个体化精准放疗中的研究
粤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勘查模式分析
铀矿数字勘查资源量估算方法应用与验证
CSAMT法在柴北缘砂岩型铀矿勘查砂体探测中的应用
文山都龙多金属矿床铜曼采场找矿靶区的确定方法
印尼南苏拉威西省桑加卢比铜多金属矿地质成矿条件分析
永胜煤矿综合机械化回采天然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