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甸县大青沟区铜金矿矿(化)体地质特征
2019-02-09潘金山
潘金山
(辽宁有色勘察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0)
1 工作区位置交通
工作区位于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振江镇大青村,行政隶属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振江镇。东南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西侧有G201国道丹(东)集(安)公路通过。宽甸至大青沟直距125km。
2 矿(化)体地质特征
Ⅰ号含矿硅化蚀变带:总长约600m,整体走向近南北,硅化强,石英细网脉发育,见石英晶洞及晶簇;中间被一北西~南东的断层错断,平移几十米。断层北部该蚀变带总长达220m,宽约0.5m~2m不等,可见孔雀石及褐铁矿化,探槽TC1608、TC1609、TC1610局部控制了该带的延长,产状陡,从北部西倾向南渐变为东倾,其中TC1608探槽中H16号样品Au品位达1.65×10-6,Cu0.009×10-2。断层南部矿化体延至沟底长达400多米,可见带宽不大于0.5m,施工探槽TC1602、TC1607(Au<0.1×10-6、Cu0.006×10-2),有部分地质点及ZK100-2控制该带。
其中ZK100-2号孔在23.1m~23.94m见到Ⅰ号含矿硅化蚀变带,产状较陡,穿厚0.84m,由样品H12控制,品位Au<0.1×10-6、Cu0.006×10-2。
Ⅱ号含矿硅化蚀变带:经本次揭露其地表出露约300多米,宽0.4m~1.6m。该带北部有民采坑(TC1620)中断裂破碎带,与围岩界限清晰,可见构造角砾,宽0.4m;强硅化(团块状、石英网脉),可见方解石网脉;褐铁矿化强,局部形成流失孔,手标本可见大量孔雀石;产状276°∠78°。该断裂破碎带南端产状倒转为90°∠79°,由TC1604、TC1605、TC1606、TC1620、TC1621、TC1622、ZK200-1控制。槽探采样Au<0.1×10-6、Cu0.005×10-2~0.089×10-2。
Ⅲ号含矿硅化蚀变带:北东向延伸,地表出露长约120m,宽约0.3m~0.6m。强硅化(团块状、石英网脉),可见方解石细网脉,褐铁矿化强,局部形成流失孔;产状东倾,倾角较缓,在50°左右。该带由TC1615、TC1616、TC1617、TC1618控制。槽探采样Au<0.1×10-6、Cu0.006×10-2~0.18×10-2。
Ⅳ号含矿硅化蚀变带:北东向延伸,地表出露长约100m,TC1613最宽处达2.0m。强硅化(团块状、石英网脉),褐铁矿化强,局部形成流失孔,可见大量孔雀石;产状125°∠78°。
该带由TC1613、TC1614及部分地质点控制。槽探采样Au<0.1×10-6、Cu0.007×10-2~0.303×10-2。
②号含铜金矿化体:赋存在Ⅰ号含矿硅化蚀变带中,长度约40m,宽约1m,矿化类型为破碎蚀变岩型,围岩为石灰岩,石英细网脉发育,可见晶洞及石英晶簇,具微弱孔雀石化及褐铁矿化,由TC11控制,捡块样品位Cu0.18×10-2。
③号含铜矿化体:赋存在Ⅱ号含矿硅化蚀变带中,长度约30m,宽约0.5m,矿化类型为含铜破碎蚀变岩型,原岩为页岩,蚀变带中可见方解石细脉,金属矿物可见黄铜矿。由TC6、TC7、TC1620及ZK200-1控制,探槽采样化验Au< 0.1×10-6、Cu0.05×10-2~5.56×10-2。 其 中 ZK200-1号孔在272.43m~283.20m见到Ⅱ号含矿硅化蚀变带但没见到③号含铜矿化体,由H24、H25、H26控制,品位Au<0.1×10-6、Cu0.006×10-2。
④号铜矿化体:矿化类型为硅化蚀变岩型,原岩为页岩,强硅化,金属矿物为黄铜矿、斑铜矿、兰铜矿、孔雀石、黄铁矿等。
脉宽0.30m,上盘产状:65°∠75°,共有3个探槽对其进行揭露,间距约50m,探槽TC1601见0.2m硅化蚀变带,原岩为石英斑岩,蚀变见团块状硅化,晶洞晶簇发育,产状80°∠82°,Au<0.1×10-6、Cu0.011×10-2,该矿化体北部基本到此逐渐间灭。TC1603号槽见含铜矿化硅化带,宽3m,产状走向近南北,倾角近直立,其中硅化带边部见10cm硅化细脉,蚀变极强,可见孔雀石及黄铁矿,Au<0.1×10-6、Cu0.028×10-2~0.052×10-2。TC4 号 槽见含铜矿化蚀变带,带宽约0.3m,硅质胶结,硅质中见斑点状黄铜矿,矿化不均。Cu 0.84×10-2、Au 0.29×10-6、Ag 1.00×10-6。其中ZK100-1号孔在224.94m~225.34m见到构造破碎带,带中见构造角砾硅质胶结,为④号铜矿化体的延深部,穿厚0.4m,由H8控制,Au<0.1×10-6、Cu0.004×10-2。
3 蚀变
硅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及其蚀变岩,尤其是硅化、黄铁矿化与成矿关系密切。
综上已大致查明本区的水系沉积物和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及矿化体,是受上述南北向及北东向构造或层间裂隙控制。异常是由含矿热液所形成蚀变岩及硅化、黄铁矿化的大、小脉体引起。尤其是浅部沿小裂隙充填的含矿硅化小脉体较多,在异常高值点附近随处可见含矿硅化小脉体,也为地表岩石地球化学异常所证实。只是没有发现工业矿体和深部富集现象。也为区内2条激电测深剖面没有视极化率异常出现所证实。区内找矿难度较大。
4 矿化成因类型
大青沟铜金勘查区毗邻万宝源铜钼矿区,矿化成因可以类比。万宝源铜钼矿与燕山期石柱子花岗闪长岩体及其期后的石英斑岩有关。该岩体微量元素以富含Cu、Mo、Au、Ti、Zr、Nb为主。花岗闪长岩体为成矿提供了热源和成矿元素。
从已知矿床分布空间看,各类型铜金钼矿产以岩体为中心呈环状分布,由近至远,有高温到低温,由斑岩型、矽卡岩型到热液型。大青沟勘查区处于石柱子花岗闪长岩体外围和万宝源铜钼矿区北部,在勘查区仅出现石英斑岩及花岗闪长岩岩枝,距离柱子花岗闪长岩体远于万宝源矿区,其热源和含矿性也有所不同。万宝源是以铜、钼组合为主,属斑岩型-矽卡岩型-中温热液型矿床;本区是以金、铜组合为主,矿化与硅化密切相关,多沿构造破碎带、层间裂隙及沿脉岩分布,矿化较弱,本区属岩浆期后的中低温热液型金铜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