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子宫肌瘤采用CT增强扫描价值及影像特征
2019-02-09郭爽
郭 爽
(齐齐哈尔建华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子宫肌瘤是妇科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良性肿瘤,临床诊断中又将其称为子宫平滑肌瘤,随着人们生活环境以及生活习惯的不断变化,其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痛经、月经紊乱、下腹坠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临床中针对子宫肌瘤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提升其临床诊断准确率,明确病灶位置,对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院针对CT增强扫描在子宫肌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子宫肌瘤的影像特征进行了探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35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33~68岁,平均年龄(46.9±1.3)岁;入院时下腹坠痛患者84例,月经紊乱患者77例,闭经患者89例,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65例,另有12例患者无任何明显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符合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要求,无任何手术禁忌症,患者手术后病理检查均确诊为子宫肌瘤;无其他系统疾病;意识及精神状态无异常情况,且无家族精神病史。
1.2 方法
所有患者手术前均实施CT平扫以及CT增强扫描,均使用相同的CT扫描仪,患者实施扫描时需要在清晨空腹下进行检查,首先进行CT平扫,平扫过程中厚度需控制在5 mm,平扫间距为5 mm;平扫完成后实施增强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抽取优维显(生产厂家:Bayer Schering Pharma AG;产品批号:注册证号H20030506)自患者前臂静脉进行注射,注射速度控制在4 ml/s,注射完成后25~30秒为动脉扫描期,注射完成后55~65秒为门静脉扫描期,注射后2~3分钟为实质扫描期,增强扫描中厚度为3 mm,扫描间距为3 mm。
1.3 观察指标
详细统计135例患者CT平扫以及CT增强扫描诊断结果中子宫肌瘤阳性诊断的准确率。
1.4 统计学意义
此次研究数据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计数资料表示为“±s”、(%),以t、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次研究中135例患者CT平扫诊断中阳性例数为114,阳性率为84.44%,CT增强扫描诊断中阳性例数为134,阳性率为99.26%,CT增强扫描诊断中的阳性的检查率明显优于CT平扫,差异对比显著,经计算x²=26.376,P=0.00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子宫肌瘤CT平扫结果中大部分患者子宫可见弥漫性增大情况,病灶组织较大的子宫形态无规则,部分可见分叶状;部分包块与子宫表面相比较为突出;另有部分包块呈游离状分布,与子宫之间关系并不明确。CT增强扫描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可见,子宫肌瘤较为严重患者子宫内部的密度并不均匀,病灶边缘较为清晰,且肿块周围均环绕不同程度的假包膜,大部分患者子宫肌瘤的密度高于正常患者,高度约为13~26 Hu,子宫肌瘤内部明显可见层状或者旋涡状结构。
3 讨 论
子宫肌瘤患者发病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部触痛以及阴道出血等情况,且有部分患者发病后无明显症状,其临床发病原因研究尚未明确,考虑主要与患者雌性激素水平异常变化有一定的关系,随着肌瘤的不断增大和发展,子宫缺血程度会越来越严重[2]。B超检查是子宫肌瘤诊断中常用的检查方式,检查方式较为简单,且对患者不会造成任何创伤,临床应用效果较好,患者的承受能力较强,但是患者子宫肌瘤的多样性变化会对B超检查造成一定的影响,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误诊情况[3]。CT影像学检查技术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主要是根据患者病灶部位对X线的反应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CT增强扫描与平扫相比更加清晰准确,能够更加全面的掌握患者病灶的大小、位置、形态、边缘状况、病灶数目、相邻组织关系以及密度等,能够明确肿瘤的病灶变化以及肿瘤程度,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参考资料。
本次研究中,CT增强扫描诊断中的阳性的检查率明显优于CT平扫,差异对比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CT增强扫描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帮助医生全面掌握患者病灶状况。
综上可知,CT增强扫描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