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尔沁右翼前旗学校屯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浅析

2019-02-09殷建康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5期
关键词:大石黑云母北东

殷建康,李 栋

(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西藏 拉萨 850200)

1 区域地质

本区位于内蒙东部区,其大地构造位置,属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区,内蒙~大兴安岭褶皱系,内蒙晚华力西褶皱带,乌兰浩特~哲斯复向斜北西翼[1]。

本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古生界及中生界,古生界归属于华北地层大区,内蒙古草原地层区,锡林浩特~磐石地层分区,而中、新生界则归属滨太平洋地层区,大兴安岭~燕山地层分区。区域中主要出露地层为二叠纪地层,其次为侏罗纪地层,白垩纪地层只零星出现在区域西部,第四系冲、洪积出露在沟谷及两侧[2]。

本区地处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区,内蒙~大兴安岭褶皱系,内蒙晚华力西褶皱带,乌兰浩特~哲斯复向斜北西翼。相当于西伯利亚板块与中朝板块拼接带~弧盆体系的北西侧。燕山运动是本区表现最强烈的主要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及其发育的北东、北西向断裂构造、沉积盆地以及基底断裂构造继承性活动等引发的大规模陆相火山活动、岩浆侵入,区域上形成遍布广泛的中生代火山岩及规模不尽相同的多期次侵入体。区域上以发育北东向宽缓褶皱构造为特点。华力西期构造发育开阔~紧闭的线形背斜和向斜,褶皱轴总体走向呈北东向。燕山期则发育宽缓的短轴背、向斜,褶皱轴走向一般为北东向部分短轴背、向斜走向为北北东向或北东东向。

区内北东向和北西向构造在控制区域矿产分布上起着主导作用,是控矿、控岩的主要构造。北东向断裂构造区内主要为阿力得尔河断裂。位于区域南东,区内长达20Km,该断层形成于华力西晚期,燕山期曾强烈活动,具有挤压—扭动继承性活动的特点。总体走向北东45°,断层面倾角135°。北西盘地层为玛尼吐组、满克头鄂博组及零星出露的哲斯组和大石寨组。南东盘地层为大石寨组、哲斯组、满克头鄂博组、和玛尼吐组。此断层为逆断层。

区域内侵入岩较为发育,分布范围广,出露面积大,除工作区北部分布较少外,其他方向均有大量分布,区域内岩浆岩主要为敖勒斯台岩体。根据前人1:20万区域地质资料,在该岩体取二长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全岩同位素样,经全岩K-Ar稀释法测试的同位素年龄值为124.1Ma和103.46Ma。因此岩体形成时间暂定为白垩世。

2 研究区地质

2.1 地层

预查区主要出露古生界地层,归属于华北地层大区,内蒙古草原地层区,锡林浩特—磐石地层分区。预查区内分布的地层为二叠系下统大石寨组和第四系全新统。

(1)二叠系下统大石寨组:本组地层在预查区内除第四系外遍布全区,出露面积20Km2,约占预查区面积的1/3。被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所分割。

(2)第四系全新统:第四系全新统为沼泽淤泥、风成砂、冲积、洪积物、砂质粘土及泥状堆积物等。广泛分布于沟谷及两侧河漫滩和Ⅰ级阶地上,为一套冲积砂、砾、卵石及沼泽淤泥组成的松散堆积物。其中河床相为冲积砂、砾和卵石,河漫滩和Ⅰ级阶地地表多为沼泽淤泥,植被发育,其下依次为粉砂、细砂及砂、砾、卵石混杂堆积。

2.2 构造

预查区构造较为简单,以北西向的断裂构造为主,褶皱不发育,常见一些小型的构造破碎带。在预查区北部,高精磁面积工作中,东西两侧正异常中间出现的负异常带,且出现在一冲沟内,故推测其为一近南北向的断裂构造。

2.3 岩浆岩

①侵入岩。预查区内出露的侵入岩为白垩纪花岗岩,该岩体在预查区范围内出露较广,其大面积侵入于大石寨组中,约占填图面积的1/3,呈岩基产出,部分大石寨地层被岩体明显分割呈捕掳体,本期侵入岩是成矿热源的主要来源。其岩性较为复杂,主要有中细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斑状细微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斑状花岗闪长岩。②火山岩。预查区出露的为早二叠世火山岩,见于大石寨组,主要为中酸性—酸性凝灰岩。被白垩纪花岗岩分割呈俘虏体出现。③脉岩。区内脉岩较发育,但规模一般较小,分别为:闪长玢岩脉、石英闪长岩脉、石英斑岩脉、角闪闪长岩脉、石英脉等。

3 矿体特征

3.1 矿化蚀变带特征

通过1:2.5万地质测量,在预查区地表圈出了7条蚀变破碎带,将其由北向南、由西向东编号为Sb1、Sb2、Sb3、Sb4、Sb5、Sb6、Sb7。其中Sb2、Sb3为矿区主要蚀变破碎带。

Sb2矿化蚀变带走向326°,倾向北东,倾角75°,在中部沿走向有转弯现象,转为近南北向。由于覆盖较重,地表所见长530m,最宽处44m。发育在白垩纪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下二叠统大石寨组重结晶英安质含角砾岩屑熔结凝灰岩、粗安质晶屑凝灰岩地层的外接触带,地表见有孔雀石化,经地表拣块样Xhj16分析Au品位为0.032×10-6,Ag品位为6.90×10-6,Cu品位为0.27×10-2,Pb品位为0.045×10-2,Zn品位为0.060×10-2。

Sb3蚀变破碎带,地表主要为褐铁矿化,硅化、绿泥石化等,破碎带走向近东西,长约600m,宽约40m。此破碎带发育在白垩纪斑状微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内,与化探Mo、W、As异常吻合较好,经捡快样Xhj7分 析 Au0.050×10-6,Ag5.41×10-6,Cu0.008×10-2,Pb0.006×10-2,Zn0.008×10-2,已有矿化显示。

矿体分布在矿区北部Sb2矿化蚀变带中,赋存于白垩纪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下二叠统大石寨组重结晶英安质含角砾岩屑熔结凝灰岩、粗安质晶屑凝灰岩地层的外接触带,受近南北向构造控制(F1)。总体走向南东167°,倾向北东77°,倾角60°,矿体延伸方向为南东167°。矿体由TC1探槽和ZK0201钻孔控制。TC1探槽中圈出三层铜矿化体,水平厚度分别为4m、3m和4m。经ZK0201钻孔深部验证,在67.45m~91.45m和102.45m~114.45m见到两层矿化体,斜厚为24m和12m,铜品位均在0.10×10-2以上,最高为1.42×10-2。其中在67.45m~73.45m处,见斜厚6m的工业矿体,平均品位Cu0.66×10-2。另见有四条达到边界品位的铜矿体,斜厚3m~4m,平均品位0.29-0.33×10-2。

3.2 矿石质量

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及磁铁矿。地表探槽中见有孔雀石、蓝铜矿及褐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有长石、石英等。矿石类型为团块状磁铁矿,浸染状或不规则状分布的黄铜矿。

黄铜矿呈星点状、团块状、细脉状或不规则状产出,在黄铜矿周边伴有团块状、细脉状磁铁矿出现,黄铁矿呈细脉浸染状、星点状出现,且较普遍。

矿石由自形粒状磁铁矿和浸染状或不规则状分布的黄铜矿组成,为它形粒状结构,致密块状、浸染状构造。

猜你喜欢

大石黑云母北东
胆小鬼的长裤子
花岗岩中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新疆蒙其克辉长岩脉黑云母和角闪石矿物学特征及成因意义
黑云母的标型特征简述
黑云母温压计在岩浆系统中的适用性研究
十岁练什么
河北省寿王坟银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无名石头国
罗平金鸡峰丛“种”在油菜花田间的群山
胸口碎大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