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论

2019-02-09刘维民

贵州民族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思政民族

黄 伟 刘维民

(贵州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主持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重点指出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1]这个根本问题,并特别强调:“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1]总书记的这一论断为所有学校也为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为如何在新时代推进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为民族地区培养合格人才提供了思想指导和重要启迪。

一、深刻认识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科学回答“为谁培养人”这一首要问题

(一)新时代加强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为党和国家培养人的现实需要,亦是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客观需要

民族地区是维护民族团结的主战场,虽然民族关系主流良好,但危害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各种危险事件此起彼伏。新中国成立以来,针对民族地区的渗透和破坏比比皆是,民族地区高校区域特殊,政治敏感,更是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等各种敌对势力进攻的重要战场,广大师生成为重点目标,各类敌对势力或披着“宗教”外衣鼓吹民族分裂,或传播各类不良社会思潮干扰学校思政教育秩序。冷战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很多国家都因民族纷争而分裂,教训惨痛,一些西方敌对势力也妄图颠覆、“西化”“分化”中国,他们恶意炒作民族、宗教、发展、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等各种问题,通过民族分裂势力肆意渗透,招揽引诱民族地区大学生并竭力培植为分裂势力。国内的藏独、疆独、台独势力,还有相对低调的蒙独分子,总是想方设法搞分裂活动,指挥、组织、策划一些在国内的暴乱行动,并利用外媒歪曲报道,制造内乱。境内外敌对势力从没放弃对中国进行颠覆、分裂和“颜色革命”的图谋,也从未放弃过以文化渗透的形式来实现“和平演变”的阴谋,我们反分裂、反渗透的斗争是长期的。

民族地区也是反分裂、反渗透的主战场,基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和民族问题的特殊性,亟需为党和国家的团结统一培养合格人才,这也决定了新时代加强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民族地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重要使命,担负着为民族地区各项事业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的光荣使命,面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各种攻击,民族地区高校维护民族团结任重而道远,必须勇担使命,勇对挑战,通过竭力加强以民族团结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民族团结能力素质,树立正确“三观”和民族观、宗教观,帮助他们击退各种错误思潮,坚决抵制宗教势力,抵御意识形态渗透,有效解决民族矛盾和问题,不断巩固民族大团结、大繁荣、大发展的根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最终使之成长成才,成为党和国家实现民族地区长治久安的先锋力量。

建国70年来的实践反复证明: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和繁荣离不开民族地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关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后继有人。加强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把以民族团结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向深入,共谱民族团结之曲,共唱民族繁荣之歌,就能够为党和国家培养一批批德才兼备的民族精英,这一代代大学生将像种子一样遍撒在民族地区,将成长为维护和巩固民族地区稳定、维护祖国和平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推动民族地区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骨干、关键力量和中流砥柱。可见,新时代加强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在为党和国家培养人,这是团结凝聚中华民族各族力量,巩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成果,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急切需要和必然要求。

(二)新时代加强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为中华民族培养人的远大规划,也是为民族地区培养合格人才的迫切需要

民族地区人才是推进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智力保证,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起着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不断培养素质高、规模大、结构合理的民族地区人才队伍,是民族地区大力提升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实现加快发展的主要战略举措。衡量是否是合格的人才,最核心的还是看其思想政治素养,而加强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为民族地区培养一代代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能通过思想引领、政治引导,把民族地区大学生培养成为政治上坚定、业务上过硬、具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专业知识、适应改革开放瞬息万变环境、深受各民族群众拥护和爱戴的新时代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华民族要复兴、民族地区要发展必须依靠德才兼备的人才,其中“德”必须放在首位,要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立德”,为古代“三不朽”之一,《左传》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3],宋代史学家司马光也曾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民族地区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要阵地,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就能保证培养的是民族地区发展所需要、党和国家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所需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就能保证培养的大学生是具有为民族地区发展稳定奉献终身的坚定理想信念的优秀人才,推动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并与全国其他省区共同繁荣发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既定目标。

(三)新时代加强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人的重大任务,同时是为民族地区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民族事业要想繁荣昌盛、永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民族地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总体上和发达地区还存在较大差距,民族地区面临着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的矛盾,而发展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归根到底要靠德才兼备的合格建设者。民族地区高校承担着为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培养高素质建设者的使命,新时代的今天,民族地区高校应该不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去铸魂育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去培根固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引领方向,让民族地区大学生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成长为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进步的时代先锋,培育为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特别是民族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深度明晰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明确回答“培养什么人”这一核心问题

(一)培养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领跑者”

由于民族地区一般地处偏远,经济相对落后,基础设施薄弱,交通相对不便,信息比较闭塞,思想观念比较保守,普遍具有“老、少、边、山、穷”五大特点,其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大多落后于发达地区。早在2005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就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指明了新世纪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共同繁荣发展,而重要途径就是扶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加强民族地区人才资源。经过多年的努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发达地区仍有差距。进入新时代,这些民族地区要与全国同步小康,并努力向更高的目标发展,其关键主体和后备力量就是一代代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生,他们对改善相对落后民族地区的生活环境有着十分迫切的愿望。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是要把一届届大学生培养成为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成为民族地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中坚力量和骨干“领跑者”。

(二)培养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坚定“执行者”

新时代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和政策体系已臻于完善,民族政策是有力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支撑。作为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生,是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光辉成长起来的,通过对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深入学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进一步提高他们对民族政策重要性的认识,进而把对党的感恩之情,化作对党的坚定信念,化作努力学习的不竭动力,化作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反对民族分裂的自觉行动。通过引导他们从我国民族问题的实际出发,深刻践行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最大限度地纠正和减少民族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以实际行动不断增强党的向心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成长为更加有力的拥护好、贯彻好、执行好党的各项民族政策的骨干力量,成为党的民族政策的坚定“执行者”。

(三)培养促进民族大团结大繁荣的模范“维护者”

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事业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民族地区高校肩负“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必须坚持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通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把培养模范维护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合格人才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用丰富的教育内容夯实团结之基,着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突出“五个认同”的教育重点,让学生坚定对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充分认识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深刻意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地区繁荣发展,进而不断提高民族地区大学生民族团结意识和能力,提高理论素养和思辨能力,锻炼分析、鉴别、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增强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团结进步的主人翁意识,践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大原则,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民族地区高校必须肩负起民族团结教育主阵地的历史使命,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拓土有方,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党和国家同民族地区群众联系的纽带,成长为促进民族大团结大繁荣的模范“维护者”。

(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卓越“建设者”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肩负着为民族地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必须保证民族地区高校始终成为立德树人的坚强阵地。通过对民族地区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严格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用科学的理论培养人,用正确的思想引导人,培养学生牢固树立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忠诚,让广大民族地区大学生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之中。通过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精准度和实效性,不断提高广大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政治觉悟、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培养造就新时代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奋斗者和实干家,激励广大民族地区大学生为国家和民族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使之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通过思政教育让民族地区大学生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舞台上书写壮丽青春、创造辉煌人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卓越“建设者”。

三、深入探索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路径,全面回答“怎样培养人”这一关键问题

(一)全面发挥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

党和国家特别重视发挥思政课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中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1]民族地区高校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

一是要努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思政课”是直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就民族地区高校而言,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做到与现实有效结合起来,比如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就要紧密结合该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课程特点,扎实开展实践教学。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参观访问、社会调查、主题活动、观看视频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理论素养和对政策的认识水平。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还应重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了解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深刻理解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团结进步事业等各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要根据课程教学和民族地区大学生的特点,努力强化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洞悉国内外敌对势力破坏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伎俩和罪恶本质,达到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政治鉴别力的目的。要在思政课上有效融合对大学生进行党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政策的教育,“务必使各族学生清楚我国的民族政策,明白各族人民利益的根本一致性”[4]。要把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论和加强民族团结的思想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渗透到民族地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比如要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关于民族工作的精神贯穿于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和科研中,切实做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增进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感。

二是要合理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不仅要注重一般高校思政课的共性要求和共同的教学内容,而且要结合民族地区文化特色、民族特色、地域特色,设置适合民族地区高校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校本教学内容,增强内容的趣味性、创新性、感染力和说服力。教学内容应该充分融合民族文化资源、吸纳文化精髓,要了解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沿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注重与民族地区的过去、现在、未来紧密联系起来,抓住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兴趣点和关注点,贴近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条件,运用鲜活的民族发展实例讲述思政课,不仅要言之有物,而且要深入人心。教学内容还应注重与民族地区社会问题、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时代问题等现实问题相呼应,要贴近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收获正能量,及时了解国家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颁布的政策,促使少数民族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5]

三是要科学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思政课要在准确把握高校学生的思想特点上创新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学效果。目前民族地区高校学生所处的生活与社会环境已经大为变革,传统的理论说教已不能适应现实需要,尤其是在当前多元思潮激荡之时,要让思政课更有说服力、感召力,才能真正融入学生内心进而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思政课不是枯燥地进行理论说教,而是要创新教学方法和表达方式,改变那种“多少年不变样,学生听得昏昏沉沉”的状况,将中华传统文化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融入其中,让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交相辉映,让思想魅力和吸引力竞相迸发。民族地区高校要努力创新课堂教学理念,除不可或缺的单纯理论授课外,要增加必不可少的多样化的课堂互动、体验式的思想教育、实践性的主题活动,要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教学方法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活力和效果。要关注民族地区学生兴趣特点,加强互动交流,可运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提升学生参与度,还可采取宣讲报告、主题团日、社会实践、座谈交流、参观展览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灵活多样的互动参与式教育。比如,可以让学生围绕民族团结的主题开展演讲比赛,通过比赛的方式教育他们牢固树立民族大团结意识和“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以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四是要全力建设思政课教师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民族地区高校必须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要让全体思政课教师深入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六个要”的要求,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标准,全力打造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民族地区高校的思政课教师既要德高为师、业精为范,也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更要争当楷模、甘为表率,充分发挥师者的精神引领和示范作用,通过言传身教去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要自觉坚定党性修养,锤炼精神品格,提高思想境界,厚实学术功底,对马克思主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全面驾驭思政课堂,在课堂上通过阐释重大理论问题,回应学生思想困惑,讲出思想的穿透力、理论的慑服力、现实的震撼力,真正做到让学生心服、信服。要根据时代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通过释疑解惑和思想碰撞而与学生共成长,真正做引导学生思想进步的领路人和同行者,完成新时代传播真理、塑造灵魂、立德树人的新使命。

(二)有效发挥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的主阵地作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充分发挥民族特色校园文化的优势,把校园文化建设和立德树人目标结合起来,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广泛吸收国内外优秀校园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精髓,要“充分理解、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心理,将他们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纳入整个校园文化的视野”[6],营造良好的文化育人的环境和氛围。

一是要有效激发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导向,陶冶凝聚育人功能。民族地区高校的校园文化展现了其精神风貌,引领了教育方向目标,引导了价值追求,倡导了思维行为习惯,凸显了学校师生的价值观、审美观和精气神,规范着学生的社会认知及社会需求,约束和调控着学生的行为。民族地区高校大学校园文化的意义与目的是“化人”,就是培养人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文化“化人”、立德树人的过程。民族地区高校要营造昂扬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断焕发出学校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全面发挥校园文化导向、陶冶、集体凝聚、情感熏陶和心理建构等功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激励、感召、暗示和渗透,通过倡领价值导向、思想激励、情感感召,帮助民族地区大学生树牢坚定的理念信念和抱负追求,激励着莘莘学子砥砺前行。此外,民族地区高校还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传承性、长效性和连贯性,发挥出校园文化潜在性、深刻性和持久性的育人功能,不但让学生情感得以陶冶、情绪得以调适、精神得以激励、品性得以塑造、审美得以提升,还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做到文化沁润、情感熏陶、净化灵魂,升华人格,产生“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可持续教育效果。

二是要充分利用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这一教育载体。民族地区高校有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优良传统,通过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有效地营造了校园文化育人的浓厚氛围。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重在顶层设计,通过明确制定活动主题,在学生热情参与活动中,通过活动内容去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很多民族地区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以重要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为契机,依托各级学团组织、社团等组织和网络教育平台,通过主题教育、文艺演出、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提高学生对各民族知识的了解,促进不同民族大学生之间对各自民族特质和文化习俗的交流,使他们互相尊重生活习惯风俗,平等友爱,和谐相处,在轻松愉悦的活动过程中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民族观和思想政治水平。

三是要深入挖掘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的深厚历史渊源和丰富内涵。民族地区高校由于区域地理所限,条件相对艰苦,甚至很多学校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经过数代人筚路蓝缕逐步发展起来的,其中形成了丰厚的文化传统积淀,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就是这个高校的“根”和“魂”,这些学校自身的发展壮大就是一部鲜活励志的教材,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竖起了一座座自动感化学生的教育丰碑,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民族地区高校可以深入挖掘自身富有深厚内涵的校园文化精华,注重培养学生传承母校精神、知行合一、守正创新的思想品质。

四是要科学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丰厚的民族文化瑰宝。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依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挖掘出符合各自学校特点的文化精髓,同时也要重视与各民族地区文化科技、语言文字等元素的融合,充分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积极将各民族优秀文化融入到民族地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当中。比如有条件的民族地区高校可以建设民族博物馆用于展示各民族历史文化,还可以成立民族研究院等研究机构,设立一定的民族文化研究基金,激励广大师生对各民族文化进行学习、研究和宣传。通过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民族文化教育熏陶,从而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愿景。

(三)全力激发民族地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性作用

自我教育是大学生个人品德、思想修养和自觉能动性的具体表现,是推动大学生个人思想道德品质和个性特征发展的内部力量,主观上取决于自身的控制能力。民族地区高校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特别强调立足民族地区大学生自身特点,发挥其自我教育的主体性作用,注重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让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成为思政课堂教育、实践教育的切实有效的有益补充。

一是在观念上要树立以学生为根本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7日至8日指出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民族地区高校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一些脱离学生需要、不够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德育方法简单单一、缺乏亲和力和针对性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就是没有从民族地区学生的实际和特点出发。民族地区大学生具有自身特点,他们对本民族有一定的认知和情感,希望家乡能快速发展。也有部分学生存在思想“易变”、行为“易偏激”、控制力和鉴别力不够等不成熟状况。民族地区高校在加强思政教育的实践中,一定要针对民族地区学生特点,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根本的理念,在思政课堂上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增进课堂教学的亲和力、针对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自觉回应他们的疑惑和期望。在其他育人方式中,需要深入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因为“做宣传工作的人,对于自己的宣传对象没有调查,没有研究,没有分析,乱讲一顿,是万万不行的。”[7]要通过大力提升思政工作的吸引力和针对性,让思政教育成为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依靠和精神支撑。

二是在目标上要融合思政课堂和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对教育内容的主动选择,能发挥最佳的教育效果,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受众)是否接受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效果的决定性因素。”[8]民族地区高校大多实施的是专业教学模式,教学计划很难体现让大学生全面成长的目标要求,因此,必须把思政课堂和自我教育有机融合起来,让大学生自我教育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激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这种自我教育可以说是思政课堂的延伸和补充。

三是在方法上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教育的最高境界是通过自我教育实现真正的终身教育。面对经济全球化、国际政治密切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新形势,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民族地区高校应该清楚看到社会化终身教育将成为新时代的客观要求和重要趋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特别是思想政治方面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大学生能够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国内外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冲突,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深层次原因,增强辨明因果、鉴别是非、洞察对错的能力,同时,还要通过大量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在不断适应社会各种规范中提高他们理性思考的自觉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不断塑造独立人格,提升综合能力,在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管理的具体实践中提升思想觉悟、坚定理想信念、激发自身潜能,最终实现自我超越成长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

四是在机制上要统一自我教育和管理服务。民族地区高校要站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上重视学生的管理服务工作,在管理服务中明晰思想政治教育导向,要让管理的“刚性”和服务的“柔性”有机融合,实现“刚柔并济”、标本兼治,形成管理育人的浓厚氛围,让学生的自我教育有据可循、有的放矢,使管理上的“他律”化作自我教育的“自律”,将管理服务的“应然”化作学生自我教育的“实然”。比如,民族地区高校应加强对校园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规范管理,对各类思想文化场地、人员、内容等各环节严格把关,切实加强对以学生为主体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等的引导和管理,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规范学生自媒体管理,做好重大活动和热点问题、突发事件的网上舆论引导,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最终实现民族地区大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服务的有机统一,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四)统筹发挥“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的主合力作用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9]民族地区高校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善于凝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的各方力量,坚持家庭为基础、学校为主导、政府为保障、社会为舞台,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一是要让家庭成为民族地区大学生提升思想政治修养的“营养皿”。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很多都是少数民族,从出生起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形成了较为独特的性格特征、思想观点及知识能力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受着其家庭所属生活状况及其阶层意识的影响。”[10]民族地区学生家庭的经济条件、父母的素质及对子女的教育方式都会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和宗教观,要针对学生性格特点采用不同方法态度与其交流沟通,及时了解他们内心的真正想法,认真配合民族地区学校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家庭要成为教育学生的源源不断提供思想道德滋养浸润的“营养皿”,家长要率先垂范,运用“感恩教育”“恩威并施”等多种教育方式方法,引导子女信党、爱党、爱国,把个人的理想同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融为一体,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党的信念、对政府的信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二是要让学校成为民族地区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水平的“孵化器”。学校教育在外部协同机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起着连接家庭、政府、社会的纽带作用,是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阵地和立德树人的“孵化器”。新时代的今天,一些民族地区高校还存在挖掘民族特色文化不够深入、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育内容有些会脱离民族地区实际、民族特色教育研究的队伍建设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均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深入,民族地区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并统筹解决,在实践中应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让各种教育力量在学校教育的主导下和谐共生、交相辉映,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中构建出卓有成效的“三全”育人格局。

三是要让政府成为民族地区大学生抵御不良思想侵袭的“防护盾”。政府在民族地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着重要的领航作用和护航功能,一些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校解决不了突出问题,都必须依靠政府来解决。譬如,打击各类“西化”“分化”势力和非法宗教活动,防御各种国内外敌对势力的肆意攻击,维护师道尊严,保护学生安全,都必须依靠政府的强大管控力量。政府是各类资源的大本营,能够在队伍建设、资金支持、资源调配等方面提供支撑保障并为学校“兜底”,能够统领全党全社会共同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浓厚氛围。比如教育、妇联等政府相关部门能够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政府能够统筹各类社会力量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和实践渠道。

四是要让社会成为民族地区大学生锤炼思想政治品格的“实训营”。社会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育人大环境,会对大学生施加强大的外部影响。民族地区社会上很多道德观念、流行思潮都会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思想观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民族地区高校处于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交流、互动的地带,不能脱离社会环境独善其身。民族地区高校由于有很多不同民族背景、文化样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多民族学生聚集一起,对这样的学生群体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考虑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兼顾民族地区社会环境的特点,充分利用各种有益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资源,开展与社会各界的共创共建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社会教育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最终形成民族地区全社会育人的强大合力和社会环境育人的实效性。

总之,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紧紧围绕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10]的根本问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重要讲话精神,扎根民族地区,服务国家需求,办好富有民族特色、让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全过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效,全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思政民族
我们的民族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多元民族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