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绘画色彩融入小学美术教学
2019-02-07王嘉楠
摘 要:随着文化开放程度增强,西方绘画的引入使得小学美术教育内容更加充实多样,印象派则是占据着相当的板块。尤其是印象派绘画主张用色彩捕捉自然界的瞬间印象,印象派绘画色彩对小学美术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内容,本文就印象派绘画应用于小学生美术色彩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印象派 小学美术 色彩教学
一、研究背景
小学时代是学生个性、思维等的关键形成阶段,对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美术教育对学生专业素质培养以及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力。而色彩教学则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独特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对印象派绘画色彩的表现力的了解,以及对其所揭示的自然发展规律和趋势的把握尤为重要。本文致力于研究印象派绘画色彩融入小学生美术教学的价值和方法,以期为美术教学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印象派绘画色彩对小学美术教学的价值分析
(一)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的目标
1.提高眼力,培养美感
小学美术的教育阶段,首先该使学生理解并感知色彩的力量。色彩作为绘画中的基本元素,具有变化多端的特点,对其进行技巧的运用,再添加作者自身的情感表达和对事物的理解,就可以使同一种事物展现出不同的感觉与造型。印象派画家则十分擅长运用色彩去表达情感和思想,善于捕捉自然的瞬间影响,在其作品中色彩的力量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展现出一种神奇的生命力。通过借助印象派色彩的佳作教学和欣赏,增强学生对色彩和艺术的领悟与欣赏,并借助其采用写手、创作等方式将自身的情感和领悟进行表达,进而提升其色彩运用能力,培养其美学素养。
2.提高艺术创造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艺术教育与创作的重点更多的转向创造而非技术和技巧。在此背景下,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艺术思维、审美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这个阶段学生的想象力总是具有天马行空的特点,要想更好的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器审美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将自身所学知识及技巧灵活地运用于真实可感的艺术创作中,则需要教师合理的因势利导。但是当前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围绕基本技能的教授,如此一来学生对色彩感觉弱化,进而难以合理运用色彩去表达出想象与情感。具体到色彩教学中,印象派绘画作为重感悟、轻技法的绘画形式,对于拓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印象派繪画色彩对小学美术教学的价值
色彩在作品中承载着作者对情感、态度和思想的表达。在印象派画家的创作中,并没有简单地对事物进行描述或再现,而是融入了自身的认知了情感,更加注重作品画面的和谐统一和整体感。
印象派绘画基于小学色彩教学的启示在于:学生在进行艺术欣赏和创作是不需要一味追求形象和细节的精准,而应该以自身感受为重点,进而灵活运用色彩等手段将其通过绘画表现出来。“精确并不等于真实”,一味的要求精准,让其做出一模一样的描摹,反而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三、印象派绘画色彩教学应用
(一)小学生美术色彩欣赏创新实践性主题教学
在小学教学中,升学率是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故而美术教学常被忽视,美术课课时间常常被其他“主课”所占用。但是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的开展,学校开始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美术课程逐渐被重视。本文则主要研究印象派绘画为重点的教学活动的实践。此处将主要以印象派绘画作为分析的重点开展教学活动。
这种教学方式,强调教学职工的视觉感知和审美体验,也注重教学中对情感传达和审美直觉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对教学、审美以及色彩等关键元素有更清晰的认知。
(二)创新实践型美术欣赏教学设计
创新实践型美术欣赏教学可以从四个步骤尝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拓展升华。”在实际教学中具体可以采用如下做法:
第一个环节是自主学习,学生首先进行自学,然后由老师围绕教材相关内容进行引导、讲解、提炼和总结。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主体为前提,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然后经由指导性的教学引导开展集体学习;
第二个环节是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在探讨交流中开拓思维,激发创造性。合作探究环节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其共同进步;
第三个环节则是拓展提升。这一环节的主要内容是围绕课堂主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延伸,使学生获得进一步的提升。在这一阶段中老师应该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关注学生的特点,展开分组教学和多形式教学,充分实现学生创造力的新提升。
(三)教学实践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因材施教
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应当注意学生的个人特点和教学方法的因人而异。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老师应当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开展教学。
2.比较性学习
印象派绘画色彩教学与以往的美术教育在形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印象派绘画相比更加抽象,但印象派绘画色彩教学却不能是孤立的。在印象派绘画色彩教学实践中,应该参考其他成熟美术教育方式成功的经验。技术教育者应该进行更加多元的学习,学习和借鉴其他艺术的教育经验。
3.创新意识
印象派的生命力就在于源源不断的创新。在小学生色彩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色彩感知、绘画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结合。借助印象派绘画色彩教学去提升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获取能力,激发其想象力,提升其创新和创作能力。
结语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以及人们教学观念的转变,印象派绘画色彩在小学教育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印象派绘画在色彩美术教育方面为小学生色彩美育提供了崭新的契机和角度,对小学生美学素养的提升有着巨大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2]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孙家祥.现代主义绘画与小学美术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4]管慧勇.我国中小学美术教科书的教学内容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5]侯令著.美术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6]马妮娜.当下语境中印象派绘画色彩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价值[J].美术教育研究,2018(02):127-128.
[7]马妮娜.印象派绘画色彩观在小学色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艺术评鉴,2018(03):107-108.
[8]贾振义.《印象主义绘画》一课教学设计[J].甘肃教育,2018(17):93.
[9]廖仁荣.印象派绘画给美术教学的一些启示[J].艺术教育,2015(01):111.
[10]尹少淳.美术教学研究与案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王嘉楠(1999.06—),女,汉族,籍贯:江苏省高邮市,学历:本科在读,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