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导读
2019-02-07
【作家名片】
吴承恩(约1500年~约1582年),我国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他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而后败落为小商人的家庭。他的父亲吴锐性格乐观曠达,奉行常乐哲学,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是希望他能读书做官,上承皇恩,下泽黎民,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忠臣。
吴承恩自幼聪慧,喜读野言稗史、志怪小说,“尝爱唐人如牛奇章、段柯古辈所著传记,善模写物情,每欲作一书对之”,颇得官府、名流和乡绅的赏识。后来,由于官场失意,生活困顿,吴承恩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现实的认识更深了,这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他曾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50岁左右,吴承恩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才得以正式创作《西游记》。
【内容概述】
《西游记》共100回,60余万字,主要讲述了唐僧与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还有他的坐骑白龙马,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西天取得真经的全过程。
全书大致可分为以下三部分内容:
一、石猴的出世、学道,大闹龙宫、地府、天宫,直至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重点是“大闹天宫”。(第1~7回)
二、如来派观音入东土寻取经人,而唐太宗因为答应要救泾河老龙却未能救得老龙的性命,被老龙索命,幸得判官崔珏相救回阳,建水陆大会超度众冤魂,由玄奘主持大会。菩萨显圣,要玄奘去西天取经,道出了取经的缘由。(第8~12回)
三、唐玄奘赴西天取经,一路收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为徒,又得小白龙化作白马坐骑,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取得真经,返回东土。“五圣成真”是全书的骨干部分。(第13~100回)
【人物形象】
《西游记》中人物很多,现只介绍师徒四人组——
孙悟空:祖籍东胜神州,由开天辟地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因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而成为众猴之王。后经千山万水拜须菩提祖师为师学艺,得名孙悟空。神通初成的孙悟空先是大闹龙宫取得如意金箍棒,又大闹地府勾去生死簿,后因醉酒搅乱王母的蟠桃盛会,偷吃太上老君的金丹,大闹天宫,在与如来的斗法中失利,被压在如来舍去一手化作的五行山下五百余年悔过自新。后经观音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降妖除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被封为“斗战胜佛”。生性聪明、活泼、忠诚、嫉恶如仇,在民间文化中代表了机智、勇敢。
猪悟能:性格憨厚,力气大,但好吃懒做,胆小,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他是唐僧的二徒弟,前世为执掌天河八万水军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并且惹来纠察灵官后,被贬下凡尘,却又错投猪胎,后受观音点化,与孙悟空一同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被封为“净坛使者”。
沙悟净:原为天宫玉皇大帝的卷帘大将,因为失手不小心打破了琉璃盏,触犯天条,被贬出天界。后经观音点化,赐法号悟净,同八戒、悟空一同保大唐高僧玄奘法师去西天拜佛求取真经。他个性憨厚,忠心耿耿,不像孙悟空那么叛逆,也不像猪八戒那样好吃懒做,自他放弃妖怪的身份起,就一心跟着唐僧,任劳任怨,谨守本分,最终功德圆满。
唐僧:前世为如来二弟子金蝉子,原型为唐代高僧玄奘。玄奘,生于今河南洛阳,俗家姓名“陈袆”,被尊称“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他胸怀天下,惠及黎民百姓,为了求取真经而不惜远行,并在所到之处宣扬佛法和亲民敬君的思想。但因为他是个凡人,有懦弱的一面,也有怕死的一面;又是肉眼凡胎,所以在看到孙悟空大开杀戒的时候会严厉呵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