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中学生的信息素养
2019-02-07赵德祥
赵德祥
摘要:信息素养是获得终身教育的基础。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比如:对信息的获取、组织、评估、处理、加工、表达、通讯、评价等能力。教师在课堂中经常渗透信息资料和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为课堂服务,培养学生信息意识,信息素养。
关键词:信息素养 信息意识 技能 实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因此提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尤其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责任,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教会学生能够掌握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我国教育部2000年11月下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规定为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并且认为信息素养应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培养中学生的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意识,即人的信息敏感程度,是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行为、理论观点等从信息的角度理解、感受和评价。通俗地讲,就是面对不懂的东西,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并知道到哪里、用什么方法去寻求答案,这就是信息意识。
其次培养中学生获取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指人们有效利用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处理信息以及创造新信息的能力。由于信息的来源不同,人们获取信息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正因如此,从因特网上检索信息以成为当今社会获取信息的最常用、最快捷、最方便的方法。通过因特网获取信息的能力已成为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
再次培养中学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伦理道德,是指信息的开发、传播、检索、获取、管理和利用过程中,人们通过网络媒体进行交流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道德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媒体对象等等之间的关系,规范人们的准则,指导人们正确的选择和评价信息。
最后培养中学生判断信息的价值,在信息化社会,各种信息大量涌现,难免良莠并存,甚至有的信息还会误导人们作出错误的判断。一般情况下,对于获得的信息可以从准确性、客观性、权威性、时效性、适用性等方面来判断。
以上信息素养相辅相成,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为重点,即运用信息、加工信息、获取信息、理解信息、评价信息以及创造信息等六种能力。本文以“提高高中生信息素养“为宗旨,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为依托,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道德、判断信息等信息素养的五个方面内容。
例如,在高一年级,信息技术基础课本中的第二单元《信息的获取》这一单元的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获取信息的方法》这一节课侧重于培养学生理解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信息价值的判断》這一节课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理解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又如在信息技术基础第三单元《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除了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解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还应该重点培养学生加工信息、创造信息的能力。又如在信息技术基础第五单元《信息技术与社会》则重于培养学生的对信息论理道德。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学校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学科时间较少、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在本文中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加强学校的机房文化建设
在如何建设“机房文化”这个问题上,我结合许多教师到我校参观机房时提的建议以及平时和同事间的探讨,在这里进行简要的阐述。
1.在机房悬挂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牌上要明确机房的日常使用规范,尽量在条例上做到切合实际、便于落实。规章制度牌要醒目,教师在上课时可以结合规章制度牌中的具体条例对学生进行教育。
2.在机房内的墙壁上张贴学生的作品
教材以完成一份电子杂志贯穿整个学期,教师可以将优秀作品打印出来,张贴在墙壁上,以表彰优秀个人或者优秀小组,同时,把这些获奖的学生的照片张贴在墙上,既能表扬获奖的学生,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又能激励其他的同学向他们学习制作出好的作品,就像国家体操队一样,每个世界冠军都有专门的一角,每个人的照片和所取得的荣誉想对应。
3.选择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彩画,张贴在机房周围墙壁的适当位置上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我们同样可以制作张贴如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的画像等信息技术发展资料简介,以及国内外信息技术业界精英的画像及简介,如,马云、比尔·盖茨等等。又比如,每个计算机老师必讲到的第一台计算机业可以用彩画的形式挂于教室一角。
我认为一个计算机机房的良好坏境与氛围对学生也是一种教育、一种影响,它的教育与影响是潜在的、无形的,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熏陶式、感染式教育,是一种对学生优秀品质培养的前提。信息技术教师在机房管理中,不但要管好机房中的各种硬件设备,也必须把机房的大坏境、氛围作为一把尺子,有计划有目的的为营造一个清新、快乐的机房教室而努力。
二、加强信息技术论理道德教育
计算机的发展、网络技术、虚拟技术的应用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一方面,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推动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网络的无限开放使得教学课堂已失去它原有的地位。网络世界是一种与传统社会不同的“网络共同体”或“网络社会”,它导致了新的社会交往方式的产生。这种新的社会交往方式必然引起道德关系的变化。如今,高科技犯罪、“网上黑客”已不是什么新的名词,结交网友、泡网吧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交际行为了。在网上,与快速信息相伴的有大量不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东西,而青少年的甄别能力有限,往往难以分清是非,有时会不可避免地迷失方向。因此,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比较新的学科领域同样需要净化,这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呼声。我们必须加强信息技术论理道德教育。
三、注重基于信息使用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也对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日益彰显出无比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信息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改变了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拓展了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促进了教育和学习观念、内容、手段、方法、模式的变革。如何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笔者认为。第一、深刻认识培养和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信息技术采用超文本结构组织知识和信息,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需要进行选择。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习者进行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了条件,易于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培养积极参与意识,开展自主和协作学习,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实际运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第二、不断加大信息技术设施投入,满足教师信息技术应用需要硬件方面要配置足够数量的计算机和相关的外部设备(如扫描仪、打印机等)。软件方面要配备应用软件(如办公软件、动画制作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学习软件、教学辅助软件等,满足教师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的需要,保证网络的畅通,保证教师学习和教学对网络资源条件的要。
四、注重信息技术与社会的问题
1.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的问题
信息技术给个人带来了便利和实惠,深刻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对个人就业产生影响,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2.信息技术对社发展的影向
信息促进科技进步,加速产业的变革,创造新的人类文明。
3.信息技术与青少年
充分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自觉遵守信息社会的法津、规范和道德,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加强病毒防范的意識和能力,保护自已的作品,避免网络陷阱的伤害,保护自已的心理与生理健康。
五、学会辨别,有效利用
信息化社会,各种信息铺天盖地,令人眼花缭乱,尤其是网络信息泥沙俱下,更迷惑了许多人。但由于法规滞后,管理被动,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信息垃圾的存在等都影响到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把“双刃剑”,利用得当,它为我们服务,反之则深受其害。中学生自制力差,辨别不清是非,没有老师和家长的引领会误入歧途。美国图书馆协会主管委员会关于信息素养的报告中也认为:要想成为信息素养的人,应能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拥有确定、评估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所以,老师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有责任引领学生正确而清醒地认识网络的利与弊,并对信息的来源和信息有确定和评价的初步能力,这才是真正有信息素养的人。在准备让学生接触网络伊始,这是重要的第一课。首先,我搜集了一些资料,先让网络的负面影响在学生的脑海中树立一道道警戒线:游戏依赖成瘾、虚假信息、网络诈骗、网上犯罪、色情暴力、对身体健康的种种影响等,配以相关真实资料、图片,增强说服力。另外,循序渐进地教育学生不浏览色情暴力网站,不在网络上交友、使用不文明语言,请家长老师家长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远离聊天室,游戏、BBS,搞一些主题活动“做健康文明小网民”“网络的利与弊“。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提高了学生的网络选择能力和免疫力,使学生学会辨别,对网络有戒备心理,从而有效利用网络等各种信息资源,使信息素养得到提升。
总之,培养中学生信息素养是我们当代教师的责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对网络信息有清醒的认识,能合理的利用网络为自己服务。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过程就是学习消化的过程,学生的选择与制作相信最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这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加丰富,有个性、针对性,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环境,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最终让学生的终身学习伴随着与科技接轨,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