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资源的设计和转化策略

2019-02-07王海民陶娟

绿色科技 2019年23期
关键词:文化

王海民 陶娟

摘要:指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古人传承下来的宝贵遗产,设计和转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保护国家文化、传承民族基因和提升中国文化竞争力的需要。分析了传统文化资源设计的必要性,探讨了传统文化资源设计的原则,提出了传统文化的设计与转化方法,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传统传承;文化转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7一0102-02

1 引言

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文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应该民族生活风貌、习俗和思想观念的总和[1]。丰富多彩的人类世界有着五彩斑斓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作为世界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在漫长的发展史中形成了绚烂的传统文化,成为人类文化历史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有理论思想(儒家、道家等学派思想);技艺(琴棋书画等);传统传承(生肖、汉字、戏剧武术等)和民俗(衣冠服饰、婚丧民俗等)等。中国传统文化世代相传、博大精深,随着现代文明发展、信息技术普及,西方思想不断涌入国内。国内的传统文化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如何保护传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了当今很多学者和教育专家面对的重要课题。要想传承这些文化必须对这些文化进行有效的设计,适当进行转化成大众接受的形式,在历史发展中,不仅得到了保护,而且得到了传承和提升,让这些文化在新时代重新放射光芒[2]。

2传统文化资源设计的必要性

2.1 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竞争实力

中国是世界重要的对外贸易同家,中国的机电、服装、农产品等在世界贸易舞台上拥有自己的重要位置,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外汇收入。通过贸易提升了相关产业的竞争实力,也创造了巨大的就业机会,稳定了民生。传统文化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载体之一,与中国的实体产品贸易相比有着巨大的差距,中国首都文化软实力蓝皮书显示中国文化竞争实力不及美国的十分之一。文化产业占据国内GDP的比重也明显过低。提升传统文化的实力必须要对传统义化进行有效的设计和转换[3]。

2.2保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需求

中国是东方文化的发源国家,中国周边的很多国家多少往文化方面借鉴了中国。这些国家不仅将这些文化内化,而且发扬光大,并且积极保护起来,逐渐成为本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韩国成功将“江陵端午祭”申报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文化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除此外,周边还有很多国家有计划将东方文化中共有的传统申请为本国的文化遗产[4]。中国作为曾经东亚文化的发源地,如果不重视文化传统的保护,将这些文化进行有效的设计和转换,很多文化传统将被其它国家所直接拥有,成了他国的文化组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和转化直接关系到本国的文化安全问题。

2. 3传承国民精神基因

中国人民高尚的情操、精神信仰、审美情趣代代相传。这些精神基因都是通过传统文化作为载体深入人心,文化基因不是完全复制,随着时间发展,多少有些残缺,尤其是外来文化的不断入侵,社会开放程度不断增加,网络时代的年轻人他们个性化凸显,他们接受传统文化的程度较低,个性自由,不太愿意被所谓传统所拘束。基于以上几个原因,当前文化工作保护就必须要重视传统文化的设计和转换,只有不断的教育和被教育,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才能深入每个国人的内心深处,成为同民基因,一直传承[5]。

2. 4传统文化服务大众文化素养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当前的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部分行业发展不充分之问的矛盾。中国居民生活中的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人们对精神文化方面的追求超过了任何时间段。深挖中国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设计和转换,积极对接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这将是国内文化工作者今后重点工作内容。

3 传统文化资源设计的原则

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脈[6]。为了让传统文化顺利地进行转化,在设计上必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3.1 创新性

当前人类发展高度文明,早已经解决温饱问题,向着高等级的精神享受去追求。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拥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那时候的物质文明、文化的传承方式都相对落后,面对新时代、新技术和新理念,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要创新,基于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就必须对这些文化进行有效的设计和转换。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成为群众新的时尚消费的方向。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

3.2开放性

传统文化设计不是对外来文化关闭大门,而是在保有传统文化精髓的前提下,可以对相关的外来文化进行整合和加工,对传统文化进行时代化的修改和优化,让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更现代,让传统文化的内容更有利于被接受,例如中国古典音乐梁祝通过小提琴这个西洋乐器传遍了世界,同时让背后的故事得到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时是中国宝贵遗产,也是国外很多人感兴趣的地方,中国在宣传传统文化需要一个开放的平台,不仅让中国文化设计局限在国内,也把中国文化传递到世界其他角落,在国外,外国人也可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3.3统一性兼地域性

在传统文化的设计方面除了要重视全体国人统一的中国文化(如春节等重大节日文化)的设计外,还要重视那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设计,尤其是那些正在面临文化灭失的文化。在文化设计方面,优先重视和设计那些濒危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地域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文化的设计必须要从娃娃抓起,相关地区政府应该推出一些列的抢救方案和保障措施。

4传统文化的设计转化方法

4.1 将无形的传统文化转化成设计要素

将无形的文化资源变成设计要素,通过设计转化成实物,实物能够在现实中展示,能够在人们生活中不断出现,这些设计实物不断出现,刺激人们,反复记忆,在空间和时间上得的了延续,通过五官刺激,将文化进行了有效的传承。具体来讲,各类艺术方面的创作者可以将传统文化实体化,深挖传统文化中的中心思想。画家和雕塑家可以将传统文化要素进行创作,作曲家可以将要素变成歌曲,编剧可以将传统文化变成电影,手工艺家可以将传统文化变成生活用品和艺术品等,这些文化传统要素设计的作品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进行传播,如正在年轻人中火爆应用的抖音APP应该是一个很好的传播平台。

4.2 延长传统文化设计的产业链

除了一些喜闻乐见的文化实体外,传统文化的设计还要积极延长相关的产业链,中国传统文化设计不仅具有公益性,更具有市场的属性,传统文化除了靠政府外,更需要自身发光,创造财富,通过创造价值来反哺传统文化保护,形成良性发展。如文化大庙会、传统古文化街区、大力兴建博物馆等。在这些场所可以进行相关的文化产品买卖交易,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对当地的居民增收也有较大的价值。除了简单的观光项目,传统文化也可以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推出溯源传统文化的旅游产品,如寻找古代丝绸之路旅游产品,一方面,是旅游产品的宣传噱头;另一方面,在产品中融入对当地文化的讲解和体验,给游客一场记忆深刻的文化之旅。传统文化与饮食结合接近生活,设计一些与传统文化结合的饮食产品,如茶文化和餐饮、豆腐文化和饮食,通过茶饮食来传承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提倡修身养性,处事不惊的人生态度。

4.3 传统文化设计与电商结合

《2018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报告》对我国文创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探及预测,在互联互通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并不局限于文化产业内部的跨界融合,还正在和工业、数字内容产业、城市建设业、现代农业等相关行业跨界融合。在“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金融”模式下,文化产业升级态势明显[7]。譬如北京的恭王府、故宫和中国博物馆都相继推出了网上电商服务。通过电商结合,传统文化还可以形成相关的创意文化街区和工作创意园区。传统文化在电商的带动下,附加值上升,大大提升了传统文化产品的低端的印象。但是,对传统文化的设计必须要和当今最先进的传播方式进行有机的结合。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传统文化[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C% Ao%E7%BB%9F%E6%96% 87% E5%8C%96/545840? fr= aladdin. 1998- 08 - 16,2016 -8-16

[2]潘鲁生,传统文化资源的设计价值与转化路径[J].美术与设计,2014(1):9-11.

[3]潘魯生.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与设汁产业发展—— 关于“设计新六艺计划”的构想[J].山东社会科学.2014(6):92—97.

[4]杨祥民.本土文化资源与现代没计教育——以中国传统节庆文化为例[J]艺术百家,2011(1):7-11.

[5]王金凤.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1):86-87.

[6]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活[EB/OL]http://www. xinhuanet.com/politics/2014 - 09/24/c_1112612018. htm. 2014-9 - 24

[7]刘 云,天河峰会在羊城创意产业园开幕众行业大咖齐聚一堂,共商文创产业发展之[EB/OL].http://news.ycwb.com/2018 - 11/29/content_30142242. htm,2018-11-29

收稿日期:2019—10-28

作者简介:王海民(1983 -).女,讲师,主要从事林产品贸易的对策研究、高职会计教学和研究,

猜你喜欢

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文化镜头
文化生活更丰富了
传统文化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文化摄影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