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大记者
2019-02-07
我是孟来发。1990年初冬,刘少华同志到乌达矿务局五虎山煤矿采访时,我是五虎山煤矿矿长。
少华找到我,说要住到矿上,还要到井下去采访生产一线的煤矿工人。我愣了一下,心想:他可是有名的大记者,竟然还要下井采访,不一般啊!也好,就让这个大记者见识一下我们五虎山矿的王牌——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
宽敞的巷道,高大的机组。在一排排银光闪闪的液压支架下,少华非常兴奋,问这问那,无拘无束地和工人唠着家常。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我拉了拉他的衣角说:“升井吧。”少华意犹未尽地问我:“孟矿长,还有比这里更艰苦的地方吗?”我随口就回答道:“有啊!”他就说:“我想去看看。”我后悔了,那可是矿上最难走的地方。我们平时检查工作走一圈都累得腰酸腿疼,这个自治区党报的“大笔杆子”能受得了这个苦?再说也影响我们的“高大形象”啊。可在少华的坚持下,我只好带他去了五采区的603薄煤层工作面。这层煤厚度仅1米左右,巷道低矮,只能爬行。少华显然没下过这样的矿井,狭小昏暗的巷道会让人感到巨大的压力和恐惧,很快他就汗流浃背了。工作服外面是煤水,里面是汗水。当我们爬到开镏子的林四辈跟前时,少华已经筋疲力尽了。
升井后,在灿烂的阳光下,我们互相打量,少华满身满脸都是煤泥,像一个地地道道的矿工了。我赶忙去找工人要支烟抽,而少华却不顾疲倦地蹲在一块石头上低头整理起他的采访记录……
当长篇通讯《五虎山,矿工的山》在《内蒙古日报》头版头条加编者按、配照片发表后,五虎山矿沸腾了。工人们欢呼鼓舞、奔走相告。是啊,昔日傻大黑粗的煤矿工人,堂而皇之地上了党报,他们能不激动吗!
日月流转,我离开五虎山矿已经27年了,但当年陪同少华同志下井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这就是我眼中的刘少华,虽然我们职业不同,可他那种为追求真情实感、不惜深入井下一线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和我的矿工兄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