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疑”开启儿童的“慧眼”
2019-02-06滕凌燕
滕凌燕
学问,顾名思义,有学又有问,而有问则必有疑,疑与问是相连的,因此,质疑是很重要的开启儿童心智的“金钥匙”。怎样的质疑是有价值的呢?怎样才能激发儿童去质疑呢?
培养儿童“疑”的兴趣
由于儿童的特殊年龄特点,处于这一时期的孩童往往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疑问,因此利用好这一心理特点,培养他们对外界世界探索的欲望也是势在必行。而现实操作时会发现,由于很多“规矩”需要树立,有时候这种兴趣会被抑制,这时候就需要老师拿出真诚的心和儿童交流,潜移默化让他们明白学习是无处不在的,除了课堂上,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要多思多问。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事实上,他的告诫是极其入理的。对于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让儿童积极投入到脑力劳动中呢?质疑就是最好的诠释。老师不必刻意地去追求表面的、流于形式的刺激,而是通过发放“质疑权”,让儿童真切感受到自己是个“权利者”,拥有探索、研究、批判的话语权。儿童通过对文本、对老师、对伙伴,对其他一切相关联的因素提出自己不同的想法或观点,亲自去发掘事实的真相,这种驾驭知识的快乐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强烈和真实。脑力劳动的兴趣就在此点燃。
把握儿童“疑”的契机
“疑”在预习时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每篇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那么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么好的范本呢?那就得把握好课前的作业布置了,我们可以通过“前置性作业”等方式让兒童参与到质疑中来。但是有这样一个问题,很多老师想把预习的作业布置的有层次些,有创意些,有实际操作性些,但是最终由于种种原因还是落入了俗流。预习课文,查字典组词,课文读熟等等,往往忽略了儿童自主提问质疑的权利,虽然口头可能说过,但是老师不检查这项作业,有的就流于形式了。因此在课前,要鼓励儿童大胆质疑课文,对里面的词、句、段或者整体构思等各方面提出自己的假设或者是问题,氛围的营造会利于今后的学习。
我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语文兴趣的培养过程应该是‘先发现,再设计发展思路,才能去实施激发,最后还有检测、评价学生的兴趣发展水平。”如何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在课前的作业布置时就可以做到。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母亲的恩情》中,我围绕“铭记”一词展开探讨话题,让学生回去根据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进一步感受母亲与儿子之间深深的爱。但是光靠书上简单的动作、语言描写怎么够呢?这就要求学生充分想象。光动脑不够,准备好作业预习纸,让学生把自己的疑问和思考过程写下来,也可以写在书上,对文字做圈点,把思考痕迹留在书上,回头再看时一目了然。
“疑”在课堂上
一堂课短短的 40分钟时间,除了必要的 10分钟写字练笔时间,还有 30分钟真的宝贵至极。如何利用好课上的时间去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呢?老师在这个时候如果能够扮演好引导者、启发者这一角色,想必 30分钟也能挖出宝贵的金子来。
1.
对“窗口”的质疑。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课题自然也是文章的“窗口”,我们通过对课题的质疑可以窥视全文的主要内容,甚至是文章的主题思想。譬如:《青蛙看海》这一课,教师可以引导小朋友从“青蛙为什么想看海”“它怎样才能看到大海”“它最终看到大海了吗”这三方面进行思考。而这三方面涵盖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的质疑是有效的。《永远的白衣战士》这课题目已经从字面上高度地赞扬了主人公“叶欣” 的职业精神,“战士”也是对她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和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奋斗拼搏去抢救病人的褒奖,“永远”一次更是将她化为不朽的传奇铭记在每个人心里。学生对课题可以提出有关这两个词的看法,其实也是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2.
对“心脏”的质疑。所谓“心脏”,即一篇文章的中心句,即对整篇课文起引领作用的词句或段。在阅读文本时,提高阅读效率的方法之一就是寻找中心句,直接切入正题,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譬如:《北大荒的秋天》这一课,全文中心句就是最后一小节,围绕北大荒景色之美写了几个方面,学生一下子就能找出来,同时还可以归纳出写作的方法。找中心句是小学阶段比较常用的语文教学方法,但是如何围绕中心句去对文章提出有价值的的质疑,是值得思考的。刚才对《北大荒秋天》景色的提问只是表面的,肤浅的,我们应该继续探讨下去,文章围绕天空、小河、原野等等入手,是怎样描绘出它们不同的美的呢?抓住生动的比喻句,抓住独特而又丰富的色彩,结合生活实际去想象、观察和对比,感受异域别样之美。
3.
对“特殊部位”的质疑。有些体裁的文章很难找到中心句,譬如:散文、记叙文等,但是往往在这样的文章中藏着发人深省的语句,这样的语句在文章的特殊地方出现,我
又称之为“特殊部位”,而对于这类难理解的语句则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去发现思考,一旦抓住了这个“特殊部位”,许多更深层次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如《“番茄太阳”》这一课,引导学生质疑作者为什么心情会发生起伏变化,通过穿插卫宣利的人生经历,结合盲童带来的阳光和乐观,来感受“番茄太阳”的特殊含义,文章中不同地方多次出现了“太阳”,而每次总是意味深长的,通过质疑他们的内在含义,这种逐层递进的关系会逐渐浮出水面,对于“太阳”的理解会越来
越深刻,最终化为每个人心中向往的那个“太阳”。
“疑”在课堂后课上完了,不代表课文所带给我们的工具上的人文上的启发就到此为止了,我们还是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这个继续学习的过程其实也是对所学知识的思考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有时候也可以发现问题,就如同老师要写反思,对本堂课教学的质疑,找出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这种再加工就是为了更好地上好下一节课。儿童在课堂后继续对文本质疑,实际上是对老师课堂上内容的一种吸收和创新,勇于向已有知识发出不一样的声音,也许是另一个新的起点,而我们中国的孩子正是缺少这样一种批判和质疑的精神,囿于固有文化的束缚,很难跳出去思考,然而真做到了,会有更多的收获。
而课堂后的思考不是局限于坐在家里想着课堂上发生的事情,也不是坐在课桌前兢兢业业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是要走出课堂,走近社会,走近大自然。“到田野、到公园去吧,要从源泉中汲取思想,那融有生命力的水会使你的学生成为聪慧的探索者,成为寻求真知、勤于治学的人,成为诗人。 ”我相信大自然是一切学问的源头活水,想要将质疑的精神发挥到极致,就需要亲近这些最原始的东西。
作为一线的老师,我们自己要先学会发现问题,随后再引导儿童去质疑现有存在的东西。如果我们的孩子们真的能够问起来,而且越问越多,越问越细,越问越精辟,那么他们的眼睛会更明亮,他们能看到的东西会更多,他们所享受到的快乐也会更多。
(太仓市明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