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环境保护中循环农业的应用研究
2019-02-06王建锋
王建锋
1. 循环农业概述
循环农业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近几年,随着国家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大量投入,循环农业在农业环境保护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循环农业一般是指在农作系统中有效推进其他农业资源朝向多层、高效进行流动的各种活动,最终实现节能减排和增收的发展目的,推动现代农业与农村朝向长久、可持续化方向发展。循环农业一般是指应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多层次技术,以此来实现提升资源使用效率的农业生产方式。循环农业是一种创新型农作方式,这种循环农业生产方式一般具有非常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只有对其进行不断技术、信息资源、资金的输出才能够成为充满活力的综合系统工程,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推动农村资源进行循环应用,以此来进一步推动农业稳定发展。在发展循环农业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以下几项重要内容:首先,保护耕地,提升质量,积极推广秸秆返田,充分实现种地和养地两者进行充分融合在一起,加强耕地质量综合工程建设,认真做好生物防治工作,积极生产低残留农药。其次,发展沼气,在发展循环农业过程中必须把沼气工程作为重点项目,充分结合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各项工作,伴随着秸秆、畜禽粪便和各种不同类型的农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循环使用与测土配方施肥等其他重要生态循环生产方式的积极推广,从而实现提升农产品质量。
2. 循环农业对农业环境保护的意义
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人口膨胀、粮食危机、环境风险、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的现象发生,循环农业将会成为农业环境保护发展的主要趋势。通常体现在以下两个重要方面:(1)农业生产要素对环境带来污染,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不断成熟,绿色农业发展将会成为未来农业环境保护发展的主要趋势,在发展绿色农业的过程中一般都会把循环农业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首先,在农业发展中常常因为乱用各种病虫害防治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将会给环境安全带来很大威胁。很多农药产品不合理,将近有81%的农业自身具有非常高的毒性,如果不能够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将会给很多农产品带来很大污染,并且对农产品也会带来很大安全隐患。其次,化肥的不科学使用也会导致更多农作物营养的流失,使得很多种植土壤开始出现酸化、养分失衡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会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阻碍农作物的健康、稳定生长,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发展循环农业就显得非常有必要性,是有效实现农业环境保护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循环农业对农业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发展循环农业时必须把生态规律作为重要基础条件,循环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循农业生产发展规律,这样循环农业在农业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才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对此本文将围绕农业环境保护中循环农业的应用为中心,对循环农业、循环农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农业环境保护中循环农业的应用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在农业环境保护中应用循环农业能够有效改善农业发展中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費等问题,进而有效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中节能减排的发展目的,这样才能够把循环农业在农业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
3. 农业环境保护中循环农业的应用
农业环境保护是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节能减排中的重要内容,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要想真正有效实现污染物排放减少,一定要有效实现节水、节地、节肥等各项指标。农业部门管理人员一定要改善传统的农村生产方式,持续不断优化施肥技术以此为节能减排提供更多有利的支持,推广与宣传节田、节地等重要发展方式与技术,这样农业环境保护中的循环农业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应用。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总体依赖性非常强,由于各地域中的自然条件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开展农业各项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依据不同生产规模和生产方式来进一步优化农业发展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把农业发展中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通常情况下,采取的主要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方面:(1)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种类非常多,通过制定合理的措施能够起到良好改善生态环境目的。(2)依据土壤自身特性,选择科学、合理的种植品种,充分使用种植地中的光源、水源、热源,进而制定一套高效生产、高效收益的生物互利模式。(3)依据生态系统中能量特性与流动规律,选择合理的种植组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够把废弃资源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进而制定一套完善的良性物质循环发展模式,(4)充分使用当地资源优势,通过采取种养结合的方式,以此来制定一套一体化农业生产模式,进而实现产业化发展的目的。(5)深入了解经济发展规律与生态规律,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以多角度对其做好发展规划,这样才能够制定出来一套完善的综合发展模式。不同农村地区应该依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充分使用自然资源与自然规律以此来全面实现规范农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农业发展朝向科学、合理化方向发展,还能够有效改善当地农业发展环境,最终实现提升农业经济、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