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2019-02-06张玉楼
张玉楼
近几十年,虽然我国在林业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与其他林业大国相比,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在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领域。林业病虫害严重制约了林业资源的发展,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了摆脱这种局面,文章對林业技术进行了分析及介绍,提供了病虫害防治的方案,为林业技术在病虫害防治领域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1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1.1种植树种单一。通常林区的林木并非全部都是用于保护生态,其中的一部分属于经济作物,用来外售,所以通常会选择经济效益好、成长速度快的树种。加上农民基本采取农田的管理方法管理,不但品种单一,造林密度大,纯林面积过大,生态环境脆弱,并且有害生物天敌少并且种群繁殖慢,最终造成病虫害的泛滥。
1.2乱用农药。很多病虫害在初期就已被及时发现,为了快速杀虫,林农往往不经分析、不做专业咨询,乱用农药,不但没能彻底杀死害虫,反而会使一些害虫对农药产生一定的抗性,或者杀死了害虫的天敌,导致自然法则被破坏,害虫没有了天敌,从而泛滥成灾。森林有其完整的生态生物链,对一些危害有一定自行抵抗的能力,人为的肆意干预反而会对其造成破坏干扰,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
2林业病虫害的特点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是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病虫害的防治不是简单的杀虫洒药就可以完成的,而是应该对病虫的来源和可能引发病虫害的源头进行分析,研究出行之有效的措施。了解病虫害的特点,有助于对其有效预防。病虫害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传播性强。多数林区树木种植都很集中,通常在病虫害被发现时,已经是大规模性的病害,一旦林区恰巧树种单一,其发展速度会更加迅速。本来我国北方地区可以利用冬天气温寒冷在冬天冻死一部分害虫,但随着全球气温不断变暖,冬季杀虫的效果越来越小。
2.2适应能力强。随着科技的发展,杀虫剂也进行着不断的更新换代,虽说对病虫害的防治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但与此同时,部分害虫对杀虫剂的抵抗能力也跟杀虫剂一起升级,抗药能力不断增强,导致不断繁殖的幼虫也不易被杀死,逐渐形成了不利于病虫害防控的怪圈。
2.3突发性强。害虫种类不同,所需要的应对措施就不一样,况且病虫害具有很强的突发性,缺少可以参考的规律,不能提前防范,也就不能及时避免一些病虫害的发生。
3林木病害的类型
一是侵染型病害。是由真菌、细菌、质原体、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藻类、线虫和螨虫等侵染的病害,此种病具有传染性。二是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不适于林木正常生长的水分、温度、光照、营养物质、空气污染等因素所引起的病害,这种病不具有传染性。三是衰退病。是指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一系列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综合作用造成林木生长势或生长潜能显着下降,最终导致林木死亡的一种病。
森林病害的发生必须要有植物和引起植物发病的因素,没有这2个条件森林病害就无从发生。病害的发生可能是由一个因素或某些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直接引起病害发生的原因称病原,间接因素称诱因。病原按其性质分为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病原。
森林虫害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自然灾害,是昆虫在繁殖生长的过程中,取食植物的营养器官或吸食植物的汁液,造成林木所生产的营养减少或者是林木的营养物质被林木害虫取食,造成林木生长不良,使得木材及林副产品的产量下降,甚至使整株林木死亡。
4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
病害防治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病害防治的原则是在制定森林病害防治计划和方案时,必须考虑三方面的因素,即生物性因素、生态因素、经济因素。森林病害防治的策略:一是杜绝和铲除;二是免疫和抗病;三是保护;四是治疗。人们在对森林病害的防治过程中先后使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起初,人们为了防治森林病害普遍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刚开始使用化学药品的品种少,使用的剂量少,但取得的效果极好,森林病害发生的间隔期较长,防治的费用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森林病害对化学药剂产生了抗药性,森林病虫害发生的间隔期逐渐缩短,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剂量加大,且效果降低,即成本加大,呈逐次上涨的趋势。后来,人们利用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对病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即采取生物技术来实现对森林病害的防治。生物防治效果较好,同时无毒、无污染,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较为落后,还有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现阶段,林业管理人员在应用生物防治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治时,往往选择单一的食物链结构来进行,这种防治方法虽然可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所发挥出的调节作用,最终导致防治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5提升管理人员素质
想要提高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效率,应该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管理人员发挥着重要作用,林业单位必须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让管理人员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技能。具体来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林业单位应该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教育和培训,普及最新的病虫害管理知识,提高病虫害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第二,林业单位应该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训练,开展实战演练活动,将病虫害防治工作划分为初期、高峰期等,让管理人员采取相应的应急举措。第三,林业单位应该定期开展演讲、座谈会等,宣传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
综上所述,在林业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林业产业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息息相关,林业病虫害问题,却对林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对于林业的生产发展带来了恶性的影响。随着林业生产的重视程度逐渐升高,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有关工作人员应当不断加强对于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研究,通过尽可能的减少病虫害问题的发生,来促进林业生产的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