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牛羊布鲁氏菌病综合防治的技术及存在问题
2019-02-06王利
王利
现如今,我国有关布鲁氏菌病的研究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且此类疾病于我国由于其存在传染性较高等特点,已经被列入至二级疫病中。社会发展脚步不断加快,人们日常生活中与牛羊等牲畜的接触也越来越多,而牛羊则是此类疫病的核心传染源,病状表现较为明显。有效应用综合防治技术,深入探讨相关问题,减少牛羊等牲畜患牛羊布鲁氏菌病的概率,大幅度降低此病的影响,避免其大范围传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牛羊布鲁氏菌病综合防治技术
(一)提升检疫实效性,大幅度提升检测力度
为了有效控制甚至消除布鲁氏菌病的产生,相关养殖人员理应重视尽可能的不从其他渠道实施牛羊的购买操作,最好可能做到自繁自养。倘若存在必须从外地购买牛羊的需要,则应注重严格依照所规定程序实施各环节检疫操作,以促使检疫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出来。第一,应将外来的牛羊放置于单独的区域中实施饲养操作,并在仔细观察1到2个月以后,再对其实施检测布鲁氏菌病的操作,倘若每一项指标都符合规定标准,则可以将外来牛羊与其他牛羊放置在一起进行共同饲养。
而倘若发现其中存在患病个体,则需要依照相应规定立刻对相应个体实施隔离饲养操作,避免其和其他健康牛羊存在接触。第二,对日常检测工作提起高度重视,并有效确保检测操作的质量。养殖人员需要依照每年两次的频率对所饲养牛羊进行检测操作,及时清扫牛羊养殖区域,有助于确保牛羊的生长发育质量。同时,倘若在检测过程中发现患病个体,则需要立即对相应个体实施深埋或者其他无公害的处理方式,以避免其他牛羊患病。此外,养殖人员应重视优化自身饲养方式,确保牛羊可以摄于充足的营养,科学调配饲料,有助于提升牛羊的免疫力,降低其患病几率。
(二)充分发挥消毒操作实效性
想要有效预防及控制牛羊布鲁氏菌病,理应注重实施高质量的消毒操作。具体而言,相关养殖人员在实施完高质量的检疫操作以后,还需要积极改良自身以往的养殖模式,从本质上认识到消毒工作的重要性意义,并可以严格依照所规定流程进行各环节消毒操作,以确保相关操作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出来。首先,养殖户需要对牛羊的养殖区域进行有效消毒,包括牛羊的圈舍以及饲料槽等,并应将相应区域及周边的杂物清除干净,确保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
其次,应利用中药消毒或者物理消毒的方式,对患病牛羊个体应用的有关器具等加以彻底消毒。现如今,在进行相关消毒操作的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消毒方式包括来苏儿溶液及氢氧化钠溶液消毒法,也可以应用火焰消毒或者熏蒸消毒的方式,对各种相关的金属设备等进行全方位消毒。同时,养殖人员也需要及时、科学的利用无公害手段,处理患病的母牛、母羊及其流产胎儿和相关的各种分泌物等,有助于降低牛羊布鲁氏菌病的傳播可能性。
(三)提升疫情监测质量,重视完善档案
在确保各环节检疫消毒操作顺利完成以后,也需要对实施高质量的疫情监测工作提起高度重视,积极完善有关的记录及档案等。牛羊布鲁氏菌病的主要流行特点为患病个体会于日常饲养过程中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患病症状,所以,相关养殖人员理应重视合理设计布鲁氏菌病的监测检疫时间,有助于早发现、早治疗,降低疾病的不良影响及其传播可能性,以求大幅度提升牛羊布鲁氏菌病的预防及控制效果,确保牛羊健康、顺利的生长和发育。
促使上述监测检疫方式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出来,有助于切断传染源,也有利于降低疫情的影响,减小其蔓延范围。同时,在确保疫情监测操作有效实施的基础上,也需要科学完善相应的防疫档案,因此,相关人员应重视严格依照所规定的防疫管理制度,对监测检疫的实际情况实施有效的分类归档操作,有助于提升后期档案查阅的便捷性。
三、存在问题分析
(一)牛羊布鲁氏菌病存在长期性特点
通过充分考量布鲁氏菌的流行病学及生物学特征,结合长时间的防治实践,我们可以得知的是,牛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治并非可以于短时间内简单的解决,即便近年来随着相关各种研究进程的推进,我国牛羊阳性率已经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却始终高于国家对此病设置的稳定控制区标准。基于相关的免疫效果考核得出,倘若长时间确保所实施防治工作的实效性,将导致疫情反弹的效果大幅度提升,因此,想要从根源处对此病进行有效防止,理应严格依照相关规定及标准,对布鲁氏菌病进行高质量的监测操作。
(二)病畜扑杀补偿机制缺乏完善性
对检测结果呈阳性的个体必须实施无公害或者淘汰处理,但由于无法及时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助,导致相关养殖户的病畜处理积极性大幅度降低,导致病畜处理的整体难度大幅度提升。阳性种畜倘若无法得到及时处理,将导致所实施各环节综合防治措施及方式的整体效果及质量大幅度降低,从而导致布鲁氏菌病的传播范围扩大及不良影响增加的可能性大幅度增加,因此,及时完善病畜扑杀补偿机制十分具有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