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发展蚕业生产可行性及关键措施
2019-02-06刘程哲
刘程哲
一、目前蚕业生产的概述
蚕业生产是我国传统的产业,是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的产业,怎样适应市场需求,持续稳定发展蚕业生产,是现在蚕业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于加强生产管理和市场预测,有效的开发蚕蛹销售的新市场,受到人们逐渐对高蛋白、低脂肪、无污染的高级营销保健食品喜爱,同时蚕丝、丝绸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价格逐渐上涨。养蚕业的投资少、见效快的多种经营项目,使得养殖工作者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所以应鼓励和支持农民的蚕业生产,减少养殖费用,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拓展经营渠道,扩大销售范围,使销售市场与国外连接起来。
二、蚕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收益比较低
蚕茧生产与蔬菜、茶叶、柑橘经济作物生产比较的效益很低,由于养蚕成本高、收益低,严重的影响蚕农生产积极性,导致产桑园面积不断减少,养蚕数量急剧下降。
2.收入结构单一
现在的蚕业收入主要是蚕农载桑养蚕卖茧,使得整个产业生产过程中的土地和副产物资源没有充分利用,造成大量的浪费,产业综合效益不高。
3.蚕药影响健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重视健康,蚕桑生产中使用的蚕药以甲醛制剂和氯制剂为主,对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危害,很多蚕农担心蚕药影响身体而放棄养蚕。
4.技术难以落实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大量的劳动力外出务工,蚕业从业人员老龄化,文化程度还很低,造成先进技术无法有效的落实。
5.不合理的养蚕布局
很多养蚕区的布局并不完全科学合理,从目前的养殖情况来看,蚕农的个人意愿是进行养蚕布局的主要决定因素,但这种情况缺乏科学性。一般来说,小蚕共育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布局方式,但由于成本过高,未能引起普遍推广。
三、发展对策
1.普及科学技术,提高科技素质
在科技兴农中,各地要结合生产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和多种渠道,加强对蚕农技术的培训。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取声像教学与面授相结合的方法,扩大培训面。同时,要有计划地从辽宁引进技术和人才,加强蚕业技术指导,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进一步提高。
2.积极兴办实体,转变职能
在保证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下,蚕业部门要深化改革,围绕蚕业本身业务办实体,办好实体促进业务工作的发展。充分发挥本系统和本部门的优势,加速发展与本行业业务密切相关的经济实体,如建立蚕需物资经销部、蚕茧深加工等。在兴办经济实体过程中,要处理好业务与经营的关系,两者兼顾,同步推进,处理好积累与分配的关系,做到既要有利于事业发展,又要充分调动职工兴办实体的积极性。
3.保护资源,抓好基地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蚕茧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蚕产品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因此各地要保护好资源,坚决制止乱砍滥伐,严禁毁林开荒,利用好资源。加强基地建设,“十一五”期间,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制定了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蚕业生产的优惠政策,提出了大力发展蚕业的相关政策,并为发展蚕业生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4.加强队伍建设,完善规章制度
为了把蚕业生产全面推向高产优质高效蚕业的发展轨道,要加强队伍建设,开展技术攻关,普及科学养蚕,加快蚕业信息网络终端向村屯延伸。加强蚕业系统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高职工素质,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指导蚕农的能力,为蚕农服务。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让农民在有序而规范的环境中生产。
5.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积极向上争取蚕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利用资源优势,筑巢引凤,吸引工商资本参与蚕业开发,引导更多省外大企业来北安市落户,不断提升蚕业产业化开发水平。国家大力发展蚕业,提出了一些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要积极争取,以加快北安市蚕业发展。
6.加强桑蚕有关商品的市场管理
桑蚕产业属于产业连接紧、系统性强、外向型强的工农一体化产业,因此必须严格把握服务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接轨。一是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合作,坚决贯彻执行国家、省对鲜茧实行专营和干茧市场放开经营的茧丝绸行业管理政策,严格鲜茧收购资格证书的发放,规范市场秩序,促进鲜茧的有序流通;二是规范蚕茧收烘管理。质监部门要严格执行《茧丝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所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监督,以确保茧质量;经贸部门要严格烤房设置的审批管理;三是工商部门要严厉打击无证私自收购蚕茧,加工低档生丝,偷税漏税的不法行为。打击非法渠道调入蚕种、桑苗、蚕药、肥料等出售给蚕农,购进劣质或有毒蚕种出售给农户行为。
7.加快蚕种生产建设步伐,确保蚕种正常供应
针对蚕种引进杂,市场管理混乱的现象,一是要建立蚕种质量检测中心,开展蚕种微粒子病检疫和质量检测,配套和完善蚕种质量检测体系建设;二是由于蚕桑业发展快,年用种量大,为此要加大资金投入,创造条件建设蚕种场,加快蚕种生产;三是工商管理部门要严厉打击假、劣蚕种流入市场以防出现坑农、害农现象;严厉打击和取缔无证销售桑苗和收购蚕茧的行为,打击非法投机者的行为。四是相关部门要尽快出台关于蚕种经营的相关法规,全面净化蚕种市场,为合法投资经营者营造一个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