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老怀少 富贵寿考
2019-02-05朱英贵
朱英贵
“安老怀少”这个成语源自《论语·公冶长》:“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意谓对老人要照顾,对朋友要信任,对少年要关怀。其中的“老”与“少”分别代表人生的终老阶段与初始阶段,故要“安老怀少”。本文就来说说这个代表人生的终老阶段的“老”字以及跟它有着同源关系的“富贵寿考”的“考”字。
一、“老”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老”字的甲骨文字形有些类似于“畏”(长)字(见下图),然而“老”字既有头发长的特征,又有持杖或拄杖的特征,而“畏”字只有头发长的特征,没有持杖或拄杖的特征。
可见,“老”字的造字本义就是指人的年纪大,而不是强调老人的头发长,它的构字理据是表现老人拄杖的依附象形字,下图是“老”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的大致情形:
从上图可以看出,“老”字的三个甲骨文形体均象老人持杖之形,金文则改杖为“匕”,小篆字形是对金文的直接继承,然后小篆形体经过隶变与楷化之后,就形成了现代汉字的“老”的写法。
《说文解字》卷八老部:“老,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须发变白也。凡老之属皆从老。”
许慎所解释的意思大致为:“老”,也就是“考”的意思。人到70的年纪就可以称为“老”。它的字形采用“人”“毛”“匕”三个构件来会意,这是说须发都变白了。大凡跟“老”的意思相关的字,都可以采用“老”作为表意偏旁。
除了在字形中看不出“须发变白”的意思之外,许慎的解释是大体不错的。至于后来的字形中那根标示手杖的符号为什么会被“匕”字所替换,“老”为什么就是“考”的意思,至今也还众说纷纭。愚以为,这要涉及所谓“转注字”的问题,也还要涉及跟“老”相关的一些字的构字理据,并非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楚,故准备在下文谈到“考”字的时候再来加以具体论述。
二、“老”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综上所述,“老”字是一个表现老人拄杖的依附象形字,它的造字本义就是人的年岁高龄,与“幼”或“少”相对。例如:“嘉我未老,鲜我方将。”(《诗·小雅·北山》)这两旬诗的大致意思是,国君称赞我一点都不老,说我真是少有的正当年富力强。再如:“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楚辞·九章·涉江》)这两句诗的大致意思是,我从小就爱好这奇特的服饰啊,直到老年这习惯也没有衰减。
“老”字是一个字义家族成员众多的字,它由年纪大的造字本义可以朝着多个角度产生众多的联想引申义,统括起来主要有如下一些分支义项以及深层的引申义:
其一,表示老年、晚年的意思。例如:“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再如:“解心累于末迹,聊优游以娱老。”(晋·陆机《叹逝赋》)又如:“江汉终吾老,云林得爾曹。”(唐·杜甫《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诗之一)
在这种意义的基础上又可产生如下几种引申义:
一是表示老年人的意思。例如:“内无以食饥衣寒,将养老弱。”(《墨子·非命上》)再如:“今我一贱老,短褐更无营。”(唐·杜甫《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诗)这两例中的“养老弱”就是赡养老者和抚养弱者的意思,“贱老”就是指卑贱的老年人。
二是表示告老、致仕的意思。例如:“桓公立,乃老。”(《左传·隐公三年》)杜预注:“老,致仕也。”“致仕”亦作“致事”,旧时指交还官职,即辞官,《礼记·曲礼上》的解释是:“大夫七十而致事。”再如:“吾与萧昕子齿,而同昕老,坐宰相余忿邪!”(《新唐书·鲍防列传》)又如:“平南王尚可喜请老,许之。”(《清史稿·圣祖纪一》)上两例中的“同昕老”即一同告老,“请老”即告老辞官的意思。
三是表示迟暮、老去的意思,多用以指自然景物。例如:“东方日不破,天光无老时。”(唐·李贺《拂舞歌辞》)再如:“只嫌春已老,此景也应稀。”(宋·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之三)又如:“山空雪老,早春满翠禽啼处。”(清·郑法《一枝春》词)
四是表示敬老、养老的意思。例如:“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礼记·大学》)郑玄注:“老老,长长,谓尊老敬长也。”按:“老老”前一个“老”字为敬老养老之意后一个“老”字是老年人的意思。再如:“归此老吾老,过当日千金。”(唐·张九龄《荆州怀始兴林泉》诗)
五是表示终老、度晚年的意思。例如:“成请老于崔,崔子许之。”(《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杜预注:“成欲居崔邑以终老。”再如:“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唐·杜甫《为农》诗)又如:“挂冠何日老江南,短褐纶巾上渔艇。”(元·萨都剌《练湖曲》)
其二,表示历时长久的意思。例如:“老师费财,亦无益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杜预注:“师久为老。”按:“老师”指出征日久的军队。再如:“我师已老,将士疲劳,历岁相持,恐非良计。”(《陈书·高祖纪上》)又如:“必这样,也才显得你的资格老。”(李劫人《大波》)
在这种意义的基础上又可产生如下几种引申义:
一是表示衰老、凋谢的意思。例如:“及尔偕老,老使我怨。”(《诗·卫风·氓》)孔颖达疏:“老者以华落色衰为老,未必大老也。”再如:“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又如:“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红楼梦》第二十七回)
二是表示疲惫、困乏的意思。例如:“且楚师老矣,必败,何故退?”(《国语·晋语四》)韦昭注:“老,罢也。围宋久,其师罢病。”按:此中的“罢”通“疲”。再如:“今据大江之险,以老彼师,则有可胜之理。”(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又如:“贼兵已老,可一战走也。”(《明史·高名衡传》)后两例的“老”都有疲惫、困乏之意。
三是用作死的婉辞。例如:“古冢密于草,新坟侵官道。城外无闲地,城中人又老。”(唐·子兰《城上吟》)再如:“芙蓉花,为谁好,洞房昨夜将军老。”(元·萨都剌《如梦曲·哀燕将军》)又如:“以备京中老了人口,在此停灵。”(《红楼梦》第十五回)
在此基础上还可进一步引申指把话说死,不留余地的意思,例如:“倘或说些话驳了,那时候老了,倒难再回转。”(《红楼梦》第六十回)再如:“刘爷,请你莫把话说老了。”(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七章)
其三,表示对老人的尊称。例如:“不愁遗一老,俾守我王。”(《诗·小雅·十月之交》)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不愿留下一老臣,让他守卫我君王。再如:“延州协心许,楚老惜兰芳。”(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诗)李善注引《楚国先贤传》:“楚老者,彭城隐人也。”又如:“惟恨世间无贺老,谪仙长在没人知。”(唐·张祜《偶题》诗)
在这种意义的基础上又可产生如下几种引申义:
一是指称父母或父兄。例如:“以其财养死政之老与其孤。”(《周礼·地官·司门》)郑玄注:“死政之老,死国事之父母也。”孙诒让正义:“老,郑谓其父母。《吴子·励士篇》云:‘有死事之家,岁使使者劳赐其父母,着不忘于心。再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朱熹集注:“吾老,谓我之父兄;人之老,谓人之父兄。”
二是用作对公卿大夫的总称。例如:“属于天子之老二人。”(《礼记·王制》)郑玄注:“老,谓上公。”再如:“国君不名卿老世妇。”(《礼记·曲礼下》)郑玄注:“卿老,上卿也。”又如:“天子之老,请帅王赋。”(《左传·昭公十三年》)杜预注:“天子大夫称老。”
三是指大夫之家臣。例如:“授老弊”(《仪礼·聘礼》)贾公彦疏:“大夫家臣称老。”
四是指群吏之尊者。例如:“主人降,授老雁。”(《仪礼·士昏礼》)这句的意思是,主人下堂,把雁交给家臣中的尊者。郑玄注:“老,群吏之尊者。”
五是用作诸侯上大夫的自称。例如:“诸侯使人使于诸侯,使者自称日寡君之老。”(《礼记·曲礼下》)这句的意思是,诸侯派使者聘于诸侯,使者自称“寡君之老”。郑玄注:“此谓诸侯之卿上大夫。”
六是用作敬词或尊称,多不表示年岁。例如:“乡老,二乡则公一人。”(《周礼·地官·司徒》)郑玄注:“老,尊称也。”再如:“你老拔一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壮哩!”(《红楼梦》第六回)
其四,表示陈旧的意思。例如:“然屋老且败,景瞻又修补其漏缺,特立门巷,黑白绚好矣。”(宋·叶适《龟山杨先生祠堂记》)再如:“老茶馆,破又烂,想尽法子也没法办。”(老舍《茶馆》第三幕幕前)
在这种意义的基础上又可产生如下几种引申义:
一是表示原来的。例如:“回老地方去罢!”(茅盾《子夜》)再如:“先生,就是去年的老价钱,七块半吧。”(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二是表示娴熟、老练。例如:“其父奢,赵之名将,老于用兵者也。”(宋·欧阳修《为君难论》)再如:“此皆老于词学、文人善歌者能之。”(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
三是表示不嫩。例如:“已预备下稀嫩的野鸡,请用晚饭去罢;再迟一回就老了。”(《红楼梦》第五十回)
四是形容颜色深。例如:“老蓝毡笠,遮烟盖日果稀奇;毛皂衲衣,乐以忘忧真罕见。”(《西游记》第三十二回)再如:“栗色汽车像匹骄马休息在老绿阴中。”(闻一多《晴朝》诗)
五是表示厚的意思。例如:“后来被兰仙催不过了,只好硬硬头皮,老老脸皮,同文七爷商量。”(《官场现形记》第十三回)再如:“有几次他曾老着脸到种田人家去探问要不要‘忙工?”(吴组缃《天下太平》)
六是表示总是、一直的意思。例如:“汉运初中兴,生平老耽酒。”(唐·杜甫《述怀》诗)再如:“你这一进去,好歹偷几个杏儿出来赏我吃。我这里老等”(《红楼梦》第六十一回)
七是表示大的意思。例如:“秦人谓大为老。有张老嘴者,又号老胆。以口大胆大而得名也。”(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回煞五》)再如:“一个高大的庄稼汉,一只手端着老碗,另一只手端小菜碟,肩膀上搭着庄稼人吃饭时揩汗的毛巾,从昏暗的街门进来了。”(柳青《创业史》)
八是表示排行在最后的。例如:“我那太公有个老女儿,年方二十岁,更不曾配人。”(《西游记》第十八回)再如:“她是妈妈的‘老女儿,所以比姐姐得宠。”(老舍《四世同堂》七)
九是形容程度深,相当于很、极。例如:“怎么也要一年一会,做这般老远的期约也。”(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一折)再如:“那梅玖戴着新方巾,老早到了。”(《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又如:“永远带着他那根老粗老粗的黑油油的手杖。”(张天翼《华威先生》)
其五,用作构词的前缀或后缀。大致有如下几种引申义:
一是用作前缀,放在名词前,构成名词。例如:“老鼠入饭瓮,虽饱难出头。”(唐·寒山《诗》之二百六十八)再如:老虎、老鼠、老鸦、老鹰、老师、老百姓……
二是用作前缀,放在姓氏前,用作自称或称人。例如:“共作洛阳千里伴,老刘因病驻行轩。”(唐·元稹《与太白同之東洛予至华岳寺望山》诗)再如:“老孙自小儿做好汉,不晓得拜人。”(《西游记》第十五回)
三是用作前缀,放在“大”字或者二到十的数字前,表示兄弟的排行。例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五·长歌行》)再如:“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唐·白居易《琵琶行》)又如:“杨家四兄弟,老大死了几年,其余三个好像都在省里,老二、老四做生意相当赚钱。老三素来不务正业,是个出名的败家子。”(巴金《憩园》五)
四是用作后缀,放在姓氏后,表示对人的泛称或敬称。例如:“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唐·元稹《连昌官词》)按:贺老指贺怀智,善琵琶。再如:高老、谢老、赵老……按:古时一般表示泛称不含敬意,现代则为敬称,多用于称呼有知识有涵养的文化人。
五是用作后缀,表示人体的某部分。例如:“胡伶渌老不寻常。”(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王季思注:“渌老,谓眼也,亦作‘碌老。老是衬字,如身为‘躯老,手为‘爪老是也。”
其六,用作老子及其哲学的省称。例如:“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再如:“又读庄老,重增其放。”(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又如:“抵排异端,攘斥佛老。”(唐·韩愈《进学解》)
根据上面对“老”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老”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老”字的构字理据及其字义演变源流既如上述,汉字中还有一个跟“老”字几乎等义的字,那就是“考”字。有个成语叫“富贵寿考”,可见“考”跟“老”都本是长寿的意思。其实,“富贵寿考”本是中国的传统吉祥图案,常以牡丹、松石等组成,牡丹寓意富贵,松或石寓意长寿。富贵是指有钱有势,寿考是指长寿,意谓升官发财又享有高龄。寿考一词见于《诗经·大雅·械朴》:“周王寿考,遐不作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周王高寿,培养人材谋虑深远。朱熹《集传》:“文王九十七乃终,故言寿考。”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个寿考的“考”字。
三、“考”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上图为“考”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不难发现,甲骨文的“考”字跟“老”字应该就是同一个字(可参见本文开始部分的“老”字的甲骨文字形)。
“考”字跟“老”字的共同特征是突出侧面人体上部的长头发和字形下部的侧面人体持杖或拄杖的示意符号。然而到了金文和小篆阶段,“考”字跟“老”字的字形则发生了分化,主要在于下部的手杖符号发生了变异,“考”字的下部写作“丂”,而“老”字的下部写作“匕”。这就是《说文解字·叙》所说的“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而且《说文解字》卷八老部:在讲到“考”和“老”这两个字的时候是这样说的:“老,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须发变白也。凡老之属皆从老。”“考,老也。从老省,丐声。”
汉字“六书”的转注问题由来已久,两千年来基本无解。由于真正涉及许慎及其前人所说的转注之义的文献极少,许慎对“转注”所下的定义以及对“考”“老”两个例字的具体解释就成了关于“转注”问题难得的历史文献。后人大多只是在用“转注”这个术语而已,但各自理解的意义则不同;即使有人提出了新的转注理论,也还是没办法证明当时“转注”究竟是为了什么。特别是要将“转注”的概念弄清并落实到汉字分析中则非常困难,于是“转注”也就变成了一个悬而未决的疑难问题。为此,这里谨提出有关转注的一些新认识。
根据《说文解字·叙》中对转注所下的定义:“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再结合许慎对“考”“老”二字的具体解释,很多人认为像“考,老也”“老,考也”这样互相解释的字就是转注字。这种互相解释的方法就是“转注”,故认为转注不是一种造字方法,而是一种解释字义的方法。笔者认为,说“考”与“老”是转注字应该没有问题,因为这是《说文解字·叙》所举的典型例字,然而说“考,老也”“老,考也”这种互相解释的方法就是“转注”,乃至于认为转注不是一种造字方法,则值得商榷。
就拿“考”“老”这两个字来说吧,它们原本是同一个字,后来为什么分化成两个字了呢?原来是将这同一个字(此所谓“建类一首”)的某—个部件(偏旁)替换成了两个不同的构件(此所谓“同意相受”),于是就形成了“考”和“老”这两个字,这难道仅仅是在解释字义吗?显然不是。这明明是在创造新字嘛——原来有一个“老”字,现在又创造了一个“考”字,不是吗?当然也可以说是,原来有一个“考”字,现在又创造了一个“老”字。总之,原来本是同一个字,经过“转注”(替换不同的构件)之后,就变成了两个字,这就无形中多了一个字,这还不是一种造字方法吗?
也许有人会说,虽然多出了—个字,可是意思并没有多,因为“考,老也。”“老,考也。”只是多了一个字形,并没有增加新义。其实,许慎的解释颇有迷惑作用,事实上,“考”与“老”的字义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其原因就在于那个被替换的构件上。
“考”与“老”被替换掉的构件原本是相同的(参见它们各自的甲骨文字形),都是标示持杖或拄杖的意义。而替换之后,“老”的下部构件是“匕”,“考”的下部构件是“丂”,这就是“转注”的全部奥妙所在。
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丂”这个构件究竟是表什么意思。下图是“考”字的甲骨文与金文形体:
左图中,上面两行的6个字形是甲骨文的“考”字,其下部构件基本上都是表示手杖的含义,而接下来的四行“考”字的12个金文字形,表示手杖的符号已经不见了,被替换为“丂”这个部件了。那么,“丂”又是什么?请看下图是“丂”字的甲骨文与金文形体(上边两行6个字为甲骨文字形,下边三行9个字是金文字形):
“丂”字无疑是个独体象形字,它像什么事物呢?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丂”是表示气流上出而不顺,一条弯曲的竖线表示老人向上呼出的气流,被上边的一条横线所阻挡,以示老人气息微弱不顺。此说的根据是《说文解字》卷五丂部:“氣欲舒出。碍于一也。丂,古文以为亏字,又以为巧字。”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丂”很可能是由古代一种打击乐器的象形衍化而成的字:它的横线表示悬挂打击物(比如石磬)的横梁;下面弯曲的线条表示悬挂的石磬之类的东西,所以“丂”有敲击的意思,“考”也就有了拷击的意思了。此说的根据是,只有这样解释才可以和“考”字含有敲击的引申义取得联系。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有其不足之处:如果第一种说法成立,那么“考”字就至少应该存在跟气息不顺或者微弱的意义相联系的义项,可惜没有;如果第二种说法成立,那么“考”字的本义就应该是敲击,而这种意思是无法引申出年长或者老年人的诸多意思来的,也就是说“考”字就跟老年的义项失去了联系。
愚以为,若要弄清楚,“考”字所替换的部件“丂”的真正含义,必须要结合“老”字所替换的部件“匕”的含义,相互对照,相互“转注”(我这里说的“转注”指的就是替换不同的构件),相辅相成,才可以真正解开“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的“转注”之谜。
让我们再来看看“匕”这个构字部件的含义。下图为“匕”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
上图的第一行为“匕”字的甲骨文字形,第二行为“匕”字的金文字形。“匕”是什么?许慎依据小篆字形,将“匕”字解为:“匕,相与比叙也。从反人。亦所以用比取饭,一名栖。”(《说文解字·匕部》)
许慎的意思就是说“匕”是舀饭的勺子,不过他用“比叙”和“栖”两个模糊概念来解释,让人不知所云。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则直接说“匕即今之饭匙也。”然而,既然是饭匙,为何要选用“从反人”的造型呢?清代小学家王筠就曾经直言质疑:“栖则象形字,断不能反人而为栖也。”(《说文释例》卷18第817页)
愚以为,郭沫若对“祖妣”二字的所解颇有道理:“祖妣者,牡牝之初字也。”(《甲骨文字研究·释祖妣》)郭老又说:“古文祖不从示,妣不从女。”那意思就是,“祖”和“妣”这两个字的初文并没有“礻”和“女”作偏旁,而是直接表现男女的生殖器官,也就是用“且”表示男性祖先,用“匕”表示女性祖先。再说的直白一点,其实“且”就是男性阳具的象形,“匕”就是女性阴门的形象展示。女阴如何展示?这回许慎也许说对了,“从反人”,也就是说,“匕”字象女性撅起屁股之形,从后视的角度来凸显女性的外阴,“匕”就是今所谓“屄”的初文。
再回过头来看“丂”字,其实它跟“且”字都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形,只不过“且”象阳具勃起之形,而“丂”象下垂之形而已,其实“丂”也就是所谓“屌”的初文。因为“且”(祖)强调的是繁衍后代的意思,自然要取勃起之形的男性生殖器象形,而“考”(老年男人)性功能已不具勃起之能力,当然要取下垂之形的男性生殖器象形,而下垂之男性生殖器(屌)有摆动撞击之特性,这也就不难理解“考”字有敲击的引申义的道理了。
这样一来,“考”与“老”这两个字的转注关系也就容易说明白了,二者都是老年人,“考”为老男人,“老”为老女人,各自将原来的手杖符号换用为标示男女生殖器的符号,其表意指向是再清楚不过了。不知各位学人以为然否。
四、“考”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综上所述,拙论认为“考”字的初文字义跟“老”字同义,都是指人的年岁高龄的意思,然而自从“考”与“老”这两个字借助转注手段各自更换了下部的构件之后,则“考”的字义倾向于男性老者(老男人),“老”的字义倾向于女性老者(老女人),这才有了“考妣”一词的内涵。于是,“考”字的诸多引申义也就有了引申的依据,也就是说,“考”字的诸多引申义都是跟男性老者的性别特征这一本源意义有着密切联系的,否则仅仅从老人的初文意义是不能够产生“考”字的诸多引申义的。
有鉴于此,拙论选取男性老者作为“考”字的本义。例如:“父为考,母为妣。”(《尔雅·释亲》)郭璞注引《尚书》:“大伤厥考心”“如丧考妣”,以为考妣“非死生之异称”。一说,自父以上皆称考,见清·朱彬《经传考证·毛诗下》。再如:“考庙、王考庙、皇考庙、显考庙、祖考庙。”(《礼记·祭法》)又如:“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楚辞·离骚》)
“考”字以男性老者的意思为本源,可以产生如下几方面的直接引申义,有些直接引申义还可以产生深层的间接引申义。
其一,用作对死去的父亲的称呼。例如:“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礼记·曲礼下》)再如:“惠公者何?隐之考也。”(《公羊传·隐公元年》)何休注:“生称父,死称考。”又如:“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宋·欧阳修《泷冈阡表》)
其二,表示男性老、寿的意思。例如:“周王寿考,遐不作人。”(《诗·大雅·械朴》)郑玄笺:“文王是时九十余矣,故云寿考。”再如:“黎庶康宁,考终厥命。”(《汉书·元帝纪》)颜师古注:“考,老也。言得寿考,终其天命。”又如:“太师之平汴州,年考益高。”(唐·韩愈《董府君墓志铭》)
由此又可产生如下一些引申义:
一是表示成就、成全的意思,因为男性老者、寿者多有成就或成全。例如:“天棐忱辞,其考我民。”(《书·大诰》)孔传:“为天所辅,其成我民矣。”再如:“礼义以为器,故事行有考也。”(《礼记·禮运》)郑玄注:“考,成也;器利则事成。”
二是表示完成、制成的意思,因为男性老者、寿者参与完成或制成之功。例如:“各惰平乃守,考乃职事。”(《逸周书·职方》)孔晁注:“考,成也。”再如:“诸侯朝惰天子之业令,昼考其国(职),夕省其典刑,夜儆百工。”(汉·刘向《列女传·鲁季敬姜》)
三是表示迎致的意思,因为男性老者、寿者参与迎致之礼。例如:“(六律)三曰姑洗,所以惰洁百物,考神纳宾也。”(《国语·周语下》)韦昭注:“考,合也……是月百物修洁,故用之宗庙,合致神人,用之乡宴,可以纳宾也。”
其三,表示终极的意思。例如:
“身憔悴而考旦兮,日黄昏而长悲。”(《楚辞·刘向(九叹·怨思)》)王逸注:“考,犹终也。从夜终明,不能寝寐。”
由此又可引申表示建筑物完工的意思,古代官庙落成时始祭庙主的一种仪式。后泛指建筑物完工。例如:“九月,考仲子之宫,初献六羽。”(《春秋·隐公五年》)杜预注:“成仲子宫,安其主而祭之。”洪亮吉诂引服虔曰:“宫庙初成祭之名为考。”再如:“构中天之台者,土木未考,则能无经乎?”(宋·秦观《魏景传》)又如:“松陇方在望,茅屋闻已考。”(宋·梅尧臣《寄题朱表成职方真州新园》诗)
“考”字以男性老者的意思为本源,还可以产生敲打、拷击的引申义,这个意思应该是由表示男性的符号“丂”联想引申而来的(很可能是由于男性生殖器的自然垂吊摆动引起的联想),这个敲打、拷击的意思后来被写作“致”(增加偏旁“攵”辅助表意)或者“拷”(增加偏旁“扌”辅助表意),但是“考”字本身也含有敲打、拷击的意思。例如:“考,击也。”(《广雅·释诂三》)再如:“子有钟鼓,弗鼓弗考。”(《诗·唐风·山有枢》)毛传:“考,击也。”这两旬诗的大致意思是,你家有钟又有鼓,为什么不击不敲呢。又如:“夫道,渊乎其居也,渗乎其清也。金石不得,无以鸣,故金石有声,不考不鸣。”(《庄子·天地》)又如:“铿鸣钟,考朗鼓;歌白鸠,引拂舞。”(唐·李白《白鸠辞》)又如:“是日也,考钟伐鼓,陈清商之乐,大宴其客于堂上,享其士于堂下。”(清·侯方域《陈将军二鹤记》)
敲打、拷击的引申义一经产生,就使“考”字的词义演变获得了新的天地,于是,便以此为基础产生了如下若干种直接引申义,有些直接引申义还可以产生深层的间接引申义。
其一,表示考察、考核的意思。例如:“以待考而赏诛。”(《周礼·夏官·大司马》)郑玄注:“考,谓考校其功。”再如:“旬终,则令正日成,而以考其治。”(《周礼·天官·宰夫》)贾公彦疏:“言会要成捻考之。”又如:“期之以事,考之以言。”(《管子·幼官》)
由此又可产生如下两种引申义:
一是表示主考、考试的意思。例如:“次日,行香挂牌,先考了两场生员。”(《儒林外史》第三回)再如:“你算,我自二十岁上中举,如今将近五十岁,考也考了三十年了,头发都考白了。”(《儿女英雄传》第一回)
二是表示考核官吏的成绩的意思,旧时考核官吏的成绩曰“考”,其考语亦曰“考”。例如:“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成熙。”(《书·舜典》)再如:“唐考功法,虽执政大臣,皆有考词,亦有赐考者,亦有自书其考者。”(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下)按:古代考绩决定黜陟,以任满一年者为一考。据《宋史·职官志三》记载:“凡内外官,计在官之日,满一岁为一考,三考为一任。”
其二,表示省察、察考的意思。例如:“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易·复卦》)李鼎祚集解引侯果曰:“能自考省,动不失中。”再如:“考历数之所在,察五德之所莅。”(晋·左思《魏都赋》)又如:“考之于古则非训,稽之于今则非利;寻其名而求其实,则失其宜。”(唐·韩愈《省试学生代斋郎议》)
其三,表示研求的意思。例如:“小子后生,于何考德而问业焉?”(唐·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再如:“先生早岁神颖超悟,天资卓绝,然于道无所不学,于文无所不考。”(明·何景明《四图诗序》)
由此又可产生如下两种引申义:
一是用以指称史体的一种。例如:“《史记》始制八书,《前汉》改为十志,《东观汉书》曰记,华峤《后汉》曰典,张勃曰录,何法盛曰说,《五代史》曰考,其实一也。”(宋·孙奕《履斋示儿编·文说一·史体因革》)
二是用以指称玉上的斑点或裂痕。例如:“夫夏后氏之璜,不能无考;明月之珠,不能无额。”(《淮南子·泛论训》)高诱注:“考,瑕衅也。”
其四,表示配合的意思。例如:“古之神瞽,考中声而量之以制。”(《国语·周语下》)韦昭注:“考,合也。谓合中和之声,而量度之,以制乐者。”再如:“古人定律吕以考中声,迨今罕得其真,莫若因古人之遗器,庶得其声之近。”(明·叶子奇《草木子·原道》)
其五,表示彈劾、纠举的意思。例如:“方今中官外司,各各考事,其所考者,或非急务。”(《后汉书·郎顗传》)李贤注:“考,劾也。”再如:“诏书疾恶党人,旨意恳切;青州六郡,其五有党,近国甘陵,亦考南北部。”(《后汉书·史弼传》)
其六,表示按问、刑讯的意思。例如:“今益州刺史朱酺、扬州刺史倪说、凉州刺史尹业等,每行考事,辄有物故。”(《后汉书·马严传》)李贤注:“考,按也。”再如:“该乃与湘州从事周崎间出反命,俱为义所执,考之至死,竞不言其故。”(《晋书·忠义传·周该》)又如:“徽以兄子,系于郡狱,铁木竞体,钳梏甚严,须考毕情党,将悉诛灭。”(《法苑珠林》卷二七)
另外,“考”字还作为“巧”字的通假字,其实也可以看作是它的引申义,因为工匠之“巧”还是跟拷击的动作有着若隐若现的联系的。例如:“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书·金滕》)孔传:“我周公仁能顺父,又多材多艺,能事鬼神。”再如:“《史记·鲁周公世家》作‘旦巧。考、巧古字通。若、而语之转。惟巧故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意重巧不重仁。”(王引之《经义述闻·尚书上》)
根据上面对“考”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考”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以及带箭头的竖直线均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