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病的有效性
2019-02-04格柔措
格柔措
【摘要】目的 探析对顽固性高血压病患者行以藏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将藏医院收治的48例顽固性高血压病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4例患者行以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24例患者行以藏西医结合治疗,对照分析两组有效性。结果 从临床总有效率上来看,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顽固性高血压病患者行以藏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确切,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关键词】藏西医结合;顽固性高血压病;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3..01
高血压属于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同时也是引发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特别是顽固性高血压病,更容易引发严重心脑血管疾病[1]。现阶段,针对顽固性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以西医治疗为主,但效果一般[2]。据相关研究指出,藏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显著。本文探析对顽固性高血压病患者行以藏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性,报告如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藏医院收治的48例顽固性高血压病患者分成两组,病例从2017年11月~2019年3月择取,均经检查确诊,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糖尿病患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合并慢阻肺患者、合并痛风患者、合并肾衰竭患者等,对照组24例患者中,男13例,女11例,病例择取年龄范围为37~79(59.36±5.45)岁,病例择取病程范围为1~13(8.63±1.45)年;研究组24例患者中,男14例,女10例,病例择取年龄范围为39~81(59.44±5.63)岁,病例择取病程范围为1.5~13(8.70±1.51)年;从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对比来看,无统计学差异,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24例患者行以常规西医治疗,选用上海黄河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胍乙啶(国药准字H31022131)治疗,口服,初始服用剂量为5 mg,每天2次,之后逐渐增加用药剂量,直至每天60 mg,待患者血压水平下降至130/85 mmHg时,可逐渐减少用药剂量,持续用药2个月,之后改为维持剂量,每次5 mg,每天2次。另外结合患者病情,给予卡托普利、非洛地平、双氢克尿噻治疗。研究组24例患者行以藏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治疗与对照组相同,同时选用西藏雄巴拉曲神水藏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藏药珊瑚七十味(国药准字Z54020114)治疗,口服,每次1丸,于晚上11~12时服用,持续2个月,更改用药剂量,每3天服用1丸。
1.3 临床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评估标准如下:左心室肥大逆转,血压水平在130/80 mmHg以下,且保持稳定为显效;左心室肥大改善,血压水平在150/95 mmHg以下,保持稳定为有效;左心室肥大无变化,甚至加重,血压水平在160/100 mmHg及以上,且不稳定为无效。显效+有效=总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通过(x±s)表达,用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表达,用x2检验,若P<0.05确认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从临床总有效率上来看,研究组治疗显效12例、治疗有效10例、治疗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67 %,对照组治疗显效7例、治疗有效5例、治疗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50.0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顽固性高血压病是导致心力衰竭、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而这些疾病的出现也会导致高血压患者死亡,临床中针对顽固性高血压病的治疗以西医治疗为主,尽管可以取得一定效果,但在逆转左心室肥大等靶器官损害上无显著效果[3]。在藏醫中,高血压为查龙病,通常是因人体受到风、湿侵袭,出现阴阳失调现象,使得血脉瘀阻,进而导致血压升高,患者还会伴随麻木、眩晕、头痛等症状,久治不愈患者可发展为神经系统疾病。本次研究采用藏西医结合治疗,藏药选择藏药珊瑚七十味丸,这一药物组成包括七十味藏药,如珊瑚、玛瑙、藏党参、雪莲花、藏红花、牛黄、珍珠、当归、红景天、余甘子、黄精、麝香等,不仅可以调和气血,还可以镇心安神[4]。对顽固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治疗,不仅效果确切,而且降压效果稳定,不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藏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佳。
对顽固性高血压病患者行以藏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确切,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彭紫城.对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8,01(05):139-140.
[2] 黄 娟.顽固性高血压治疗新进展[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7,23(06):803-806,824.
[3] 汤 伟.顽固性高血压病35例病因分析及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0):78-79.
[4] 白转琴,王科平.中医中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7,02(08):88-89.
本文编辑: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