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研究
2019-02-04龙润波
龙润波
【摘要】目的 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紧张性头痛患者共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及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养血清脑颗粒口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天。结果 观察组43例中,痊愈23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42例中,痊愈17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9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紧张性头痛效果满意,故值得应用。
【关键词】紧张性头痛;养血清脑颗粒;氟桂利嗪;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3..01
紧张性头痛又有“紧张型头痛”、“肌肉收缩性头痛”之称谓,是以头枕后部出现的,以压迫感或紧束感、钝痛感及跳动感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是头痛的一个类型,给患者的工作、学习及生活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1]。中西医治疗本病均有其优势所在,治疗药物、手段均较多,因此在临床中如何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尤为重要。笔者近年来采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紧张性头痛,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2月吉林省磐石市中医院收治的紧张性头痛患者共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男18例,女25例,年龄24~53岁,平均(33.8±4.1)岁,病程8个月~3.5年,平均(1.9±0.4)年;对照组男19例,女23例,年龄25~50岁,平均(34.1±3.9)岁,病程7个月~3年,平均(1.8±0.6)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标准
①年龄18~60岁。②符合“紧张性头痛”的西医诊断标准[2],有头痛、失眠等典型临床表现。③排除过敏体质者,脑部器质性病变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等。④签署知情同意。
1.3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18.0统计学软件,采用t检验与x2检验,以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2 治 疗
2.1 对照组
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规格为5 mg/粒)5 mg~10 mg,每晚睡前1次口服。治疗7天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再予中成药养血清脑颗粒口服治疗,予养血清脑颗粒(规格为4 g/袋)4 g,每日3次温水冲服。治疗7天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3 结 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3]
①痊愈:头痛、失眠等症状均消失,脑血流异常已完全恢复。②显效:头痛、失眠等症状显著改善,脑血流异常指数明显降低,且≥50%。③有效:头痛、失眠等症状有所好转,脑血流异常指数有所下降,但<50%。④无效:头痛、失眠、脑血流异常指数等未见明显改善,或见加重。
3.2 结果
观察组43例中,痊愈23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42例中,痊愈17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9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4 讨 论
紧张性头痛与过度劳累、用脑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近年来人们生活、工作、心理压力的增加关系密切,本病病程长,易于反复发作,给患者造成巨大的苦恼[4]。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头痛”、“失眠”、“头风”、“首风”等病证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是瘀血内阻、脑部失养所致。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之一,具有扩张颅脑内血管、减轻血管阻力、改善血液粘稠度等作用,故有较好的止痛作用。养血清脑颗粒则是一种中成药口服制剂,方中川芎、当归、鸡血藤、延胡索等养血活血、行气通络,珍珠母、决明子、夏枯草、钩藤平肝潜阳、安神醒脑,白芍、熟地黄补肾滋阴以培本固元,细辛止痛,全方合用,共同发挥养血活血、平肝通络的功效。药理研究亦表明养血清脑颗粒具有较好的抑制颅内血管收缩及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镇痛等作用。综上所述,采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紧张性头痛,可明显减轻临床症状,效果满意,故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智勇.川芎舒窍颗粒治疗紧张性头痛43例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17,32(8):1108-1109.
[2] 李晓刚,刘 刚,曹 峰,等.归脾汤加减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合并失眠[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8,39(5):83-85.
[3] 焦丽梅.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紧张性头痛41例疗效分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4):27-28.
[4] 曾庆田.头痛舒窍汤治疗紧张性头痛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8,34(2):15-16.
本文编辑: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