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2019-02-03陈正焕
陈正焕
[摘 要] 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也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关系着人民整体的素质水平,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发展。但是目前中职院校的学生在思想上还是表现出了诸多问题,思想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心理上存在着失衡形象,行为上没有任何的规范可言。这些不仅仅影响着他们现在的学习,也关系到了他们未来的发展。所以作为中职教师必须要抓紧解决当前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此展开详细阐释。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思想政治;中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6-0080-02
中职院校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的阵地,因此肩负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虽然目前中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状况整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中职院校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提升中职生目前的思想水平,能够培养中职生高尚的情操,让这些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本文就将针对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策略进行探究。
一、当前中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在中职院校的扩招中,教育部和相关的中职院校对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不放松的,为此中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总体还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一些学生还是表现出了一些行为上的不规范或者是集体意识的淡薄,甚至有些学生还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下面的几点内容。
(一)多元化文化和价值观增加德育难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加剧,尤其是目前互联网的全面普及,使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地加快,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对人们的工作、生活还有学习都产生着不同的影响。因此文化和价值观也变得多样化起来。文化和价值观的多元化,以及文化交流空间距离的拉近确实促进了国家之间的交流,也更好地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它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一些外来的西方思想伴随着网络等渠道逐渐地涌入校园中,另外中职生所处的阶段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影响,中职院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滞后性,都造成一些学生在价值观的确立上出现了问题,使这些学生失去了原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两课”教学存在问题,学生思想教育主阵地没有发挥出作用
在中职院校目前“两课”教学和一些科研的经费还不到位,一些从事两课教学的教师缺乏专业性的培训,无法有效地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另外就是在教学中没有做好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进行理论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解决现实问题。但是,一些中职学校忽视了对现实问题的研究,过于重视对理论知识的传播,没有能够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较好的培养。而且目前一些中职学校的两课教师资源严重不足,使很多的教师需要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自然不能够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实践活动上。所以很多的学生还不能够灵活地使用马列毛邓思想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目前因为受到了一些因素的影响,使思想政治课程的相关教材还比较落后。教材中缺乏一些现代化的和深层次的理论知识,对学生比较关心的当前的时政热点或者是现代的一些理论问题无法给予准确的指导和回答。另外,一些相关的理论问题回答的也比较肤浅,不具备较强的说服力,这些都导致一些學生会对原则性的问题认识上不清晰,所以教材上缺失针对性和时效性,也不利于对学生进行较好的教学指导。
(四)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形式不当
目前在教学上我们提倡学科之间的融合,建立交叉的学科体系。但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还无法满足和适应这一趋势,无法做到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所以在教学中仅仅采用单纯说教式的模式,不能够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无法为学生提供启发性的教学模式。所以学生在学习中会感觉到这些知识太过于枯燥,没有实际的意义。因为理论和实际之间没有进行良好的结合,也导致学生不能够使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五)思想政治教育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在中职院校中很多从事思想政治的教师都不是专业的教师,所以学校缺乏这样一支专业的队伍,另外每位教师肩负的工作量较大,精力上不足,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除此以外,学校对教师的教学分工不够明确,无法让教师之间进行更好的工作配合,使学校的各个部分和教师团队之间缺乏一些沟通和协调的有效机制,再有就是没有形成比较健全的保障体制。学校的相关教学实践基地都不能够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在思想道德教育上面的投入不足,经费短缺,这些都不能够为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一定的激励性,也就无法提高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二、加强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一)使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中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加强和完善中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我们可以使用科学发展观来作为指导思想。作为中职院校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一定要提升自身的教育理念和工作水平,能够不断地创新教学工作,在工作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提升自己的工作质量。在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做好学生和社会之间的协调,在中职院校的教学中一定要从学生全面的发展来着手制定教学的目标。将人文性教育和科学教育进行较好的结合,对学生展开全面的素质教育,有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能够得到真正的提升。
除了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外,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做好自身的调节。学生能够做好眼前和今后发展的规划和协调,能够让自己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逐渐改变和超越现在的自己。
(二)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
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结合现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进行教学,使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展现时代的精神,能够和社会实际进行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真正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主要的阵地,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最佳场所,所以必须要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教师从教材、师资团队、课程设置等方面加强建设,将马列毛邓思想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和传递给学生。再有就是对目前的思想政治课程进行创新,能够将一些先进的理论成果真正地融入对学生的教学中去,能够将社会主义本质、建设社会主义途径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鲜明地阐述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关注这些内容,能够学习到和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吻合的理论知识,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发挥中职院校思想教育的长效机制
目前中职院校的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社会责任感的缺失、诚信意识的淡薄、价值观的扭曲、缺少团队协作的意识、坚强意志力的薄弱还有心理素质差等问题,为此教师需要从对中职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机制上面下工夫,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而努力。
首先,学校应该开展关于正式教育的相关引导工作,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把当前的政治形势和政治教育作为教学计划纳入教学体系中,编入教材内容中,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归为学生的学分中,在制度上形成一定的规范,不断地对政治教育进行创新,让学生能够重视社会上的一些事件和现象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分辨能力。
其次,学校应该加强政治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在对政治辅导员的招聘、利用和培训方面做好严格的管理,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尝试。制定好严格的招聘制度,明确好政治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提升他们自身的素质,让政治辅导员能够更好地为中职生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服务。
再次,要加强中职院校学生的情感教育。在进行中职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教师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播上面,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成绩,但是对思想上面和价值观上面的一些内容往往容易被忽视,同样也忽视了在进行道德教育方面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所以,学生在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缺少自身的一种情感上的需求,没有真正地将其作为一种行为准则来规范自己,仅仅认为是需要掌握的一门理论课程,但是如果情感教育落实不到位,则无法对学生形成有效的影响,不能够实现知行统一,道德教育的效果也不理想。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充分把握学生的情感交流,能够用情打动学生,让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信服。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使用文学艺术打动学生,也要使用一些先进的感人的事例去感染学生,让学生能够认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能够使用道德情感调节自己,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
最后,中职院校需要做好一体化育人的教育机制,也就是在对中职生进行德育的时候一定要结合社会、家庭的力量进行相關工作体制的确立。能够保证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一体化教育,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决策和落实上面确保一体化。
(四)加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
为了能够更好地对中职生进行德育,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也需要摆正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工作态度,要能够认识到自己育人的责任,教师在具备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后必须要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积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不断地提升自己。同时自身就要树立起高尚的个人和师德,能够以积极向上的状态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此外,教师要加强自身的语言能力,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在各方面能够吸引学生,让学生信任自己,才能够为德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当前中职生的德育现状比较复杂,虽然整体上是健康且积极向上的,但是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为此必须要重视对中职生进行德育,他们的综合素质体现着国家的状态,也关乎国家未来的发展。为此,中职院校一定要结合社会的力量做到德育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师资建设和德育的资金投入,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水平,创新自己的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毅.论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化课堂的构建[J].才智,2017(26).
[2]谢金华.中职学校德育教学的创新路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25).
[3]谢金华.浅析中职学校德育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4(32).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