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职学校渗透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的再思考
2019-02-03刘瑞凌
刘瑞凌
[摘 要] 德育课开展的目标是保障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相比其他学科,德育课在学生成长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中职学校要想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的效率和质量,就必须利用好德育课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从德育课学科特点出发,系统探讨德育课对学生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全面开展对中职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众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 键 词] 中职生;德育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6-0050-02
党的十八大首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了明确的阐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民众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对国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德育进行融合是现阶段中职学校面临的一大难题。新课改要求,德育应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工作开展目标,从根本上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问题。中职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在中职学生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德育课是培育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主阵地,德育课教师负有义不容辞的政治任务,教师应明确自身职责,并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师应帮助学生设定自身的发展目标,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名中职德育课教师,必须在教学上下功夫,通过具体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确保德育能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德育中的作用,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让中职学生真正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一、发掘中职德育课教材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内容资源
德育课教材应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确保能够满足现阶段德育工作开展的需求。教材内容应符合学生的需求和社会实际情况,改变以往德育教学的缺点,在丰富学生知识储备的同时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得到成长和进步。教学内容对教学工作开展的进度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要按照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要求,寻找和挖掘德育课教材所蕴涵的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切入点,将隐性知识变成显性知识并内化为学生的自觉。
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想水平和精神需要,与时俱进,适当为教材增加一些新素材、新观点,不断在教材中補充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容。
德育课教育开展的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向善性,使学生自觉抵制不良思想,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德育课教师应注意对教材中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培育内涵的研究,并在工作中高度重视自身意识的提升,进而确保自身能够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围绕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创新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德育课教学涉及多个方面,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到各个方面的需求,并进行合理的调控。从获取知识的规律角度看,灌输必不可少,通过启发达到理解又是掌握灌输知识的必然途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将思想观念通过自身行为表现出来,并长久地坚持下去,进而实现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根据对德育教育的研究,我们不难得出案例教学、实地探究、角色扮演、合作学习在德育课价值观培育中发挥不容忽视的作用,教师应给予足够的关注。
(一)案例教学模式
德育课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前应明确教学开展的意义,并充分了解教学内容,在全面掌握学生诉求及特点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工作。围绕学生关注的现象或问题,有意识地选取学生身边比较典型的案例、问题和情境,教师进行启发和诱导,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分析、选择、解决,产生情感的共鸣,在案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应用案例能够改变教学枯燥无味的缺陷,提高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记忆。经过学生自己思考感悟得出的结论才能植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化为其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为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培育创造条件。
(二)实地探究模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以实践为基础,这是中职学校德育的必然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德育课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打破以往德育对学生的束缚,进而扩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进一步发展。而且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奖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工作中,降低德育的难度,实现德育效率及质量的大幅提升。
社会实践活动是深化学生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实地探究的最好形式,教师引导学生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亲身体验、感受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确保学生能够正视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面对现实,了解社会,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国家前途命运,不断提升价值判断力、爱国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增强主动参与意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推动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三)角色扮演模式
角色扮演模式要求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将学生设定为特定的角色,使学生在扮演自身角色的同时实现自身道德素质的提升,从而形成某种习惯,实现德育目标。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他人所处的环境,提高学生对角色的认同感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加深学生对特定角色的了解和认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相比以往的教学模式,角色扮演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大幅提高,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表达自身的情感,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道德判断能力和关心体谅他人的情感,从道德情感、认知及行为方面深化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强化了学生的责任动机,加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之间及学生和教师之间保持密切的交流,通过集中各个方面的资源来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实现德育的目标。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德育教学的质量,而且改善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关系。相比其他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有明显的优势。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交流和沟通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形成良性竞争,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进而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根据对以往德育的研究可以得出,在学生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案例教学、实地探究、角色扮演、合作学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忽视正面灌输教育,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有一个正面的理论宣讲过程,以提高中职生对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理解,进而达到认同、内化。教师要结合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灵活选用,进而帮助学生不断调整,改变不正确、不成熟的思想观点,巩固扩大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
三、深化评价改革,提高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质量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的精神世界,逐步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评价是德育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德育课教学具有导向、诊断作用,对学生具有反馈、鞭策和激励作用,深化评价改革,能够提高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
(一)评价原则多样化
在德育课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在接受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培育后心理的变化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并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适当的奖惩,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进而消除学生对德育的抵触心理。教师应注意评价工作开展的科学性,确保评价标准的合理性,进而保证评价结果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出教学工作开展的质量,进而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评價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思想和行为两个角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确保评价工作开展的质量。
(二)评价方式多元化
通过评价的导向、诊断、反馈、修正功能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了增强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不能过分注重量化评价的应用,应充分认识到质性评价的作用。而且教学应注重对课外表现的评价,并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分析,保证评价工作的质量。
(三)评价主体多元化
学生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应确保评价标准符合实际工作开展的需求,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对核心价值的认识。在评价过程中,应注意评价主体的转换,确保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能够通过评价表达自身的想法,对德育教学做一个全面、客观的总结。
(四)评价内容多维化
评价内容对评价工作开展的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德育涉及多个方面的知识,单一的评价并不能全面反映出德育课开展情况。因此,在学校应注意对评价内容的丰富,确保评价工作涵盖课堂参与度、活动表现、学习纪律、作业情况等方面。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对上述几个方面评分进行处理,确保素质教育能够得到较好的落实,进而促进学生价值观念和良好品德的形成。德育课教师应明确时代发展的趋势,不断对工作进行改进,切实提高工作开展水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不断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认知,逐步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努力,真正实现德育课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舒情.高校培育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J].科技展望,2014(17).
[2]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高洪峰.对“十八大”提出的培育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J].教育探索,2013(7).
[4]邱广木.浅谈如何在德育课教学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现代企业教育,2014(14).
[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编辑 冯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