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群共享型特色课程的要素与设计策略浅析
2019-02-03李仲秋贺瑛
李仲秋 贺瑛
[摘 要] 在分析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群能力系统化课程体系和共享型课程的要素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和提出构建专业群共享型特色课程的指导思想和六大策略,期望为高职专业群共享型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提供一点思路或借鉴。
[关 键 词] 专业群;共享型特色课程;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6-0030-02
专业群中多专业“共享课程”是指专业群能力系统化课程体系下的专业基础能力平台课程或专业群通用能力平台课程,是专业群中各专业培养目标下都开设的高度相关的课程,是同时支撑专业群内多个专业的课程。2019教育部、财政部共同下发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中对专业群中的专业建设部分提出了特别要求,“群内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度、相关度较高,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建设机制”等。可见这种课程的建设关系到整个专业群中的多个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及整个专业群的建设水平。本文就专业群课程体系中的共享型特色课程的要素及构建原则与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专业群共享型特色课程的要素特征
我院航空电子设备维修示范特色专业群建设的主要成果之一是构建并形成了“专业群公共能力模块+专业群通用能力模块+专业核心岗位能力模块+专业拓展能力模块”的能力系统化课程体系,带动了整个专业群内所有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和课程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其课程建设的主要思路体现在两个方面:(1)在行业分析和职业分析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聚合课程结构;(2)根据专业所属的职业岗位群对知识、能力、态度的要求分解配置课程,其中专业基础能力模块课程或专业群通用能力模块课程具有既相对独立又便于群内专业共享等特点,有利于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也便于改革和创新,形成个性化的特色课程。
特色是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相比具有的独特性,也就是自身拥有的格外突出的个性特点和风格等。特色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三种意识”(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四样能力”(动手能力、交往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充分发展。在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群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体系下的特色课程应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1)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强求纯学科类课程的系统化理论体系,课程的基本内容以认识性知识和能力培养为主体,以围绕需要研讨和解决的问题来组织学生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使学生的被动读书、听讲变为主动认知。引导学生在调查、讨论探究等活动中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注重直接体验和经验的积累,强调学生应在活动中学,改變了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意识。(2)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动态性和可共享性。(3)课程活动以围绕一组经过精心挑选和配置的课题或项目(学习性工作任务)设计学习内容、组织学习活动,学生按照一系列课题参加学习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带着问题去查阅收集材料,进而通过自己的思考、操作以及与同伴的讨论去解决问题或提交作品,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最终目的。(4)围绕学生的发展这个中心地位的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特色课程,从安排课程内容到组织学习活动都给学生的主动参与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提出问题、收集材料、操作思考、做出结论或提交作品。
二、专业群共享型特色课程开发建设的指导思想
在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群的建设中,本专业群的相关老师与企业专家在协同创新中心的合作框架下,广泛调研、深入研究,确定了专业群内共享特色课程的基本框架及开发建设的指导思想是:(1)航空电子设备专业群共享型课程建设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拓宽学生视野为重点;改变学科化的课程形态、文本化的课程资源和课堂化的教学方式。(2)课程目标在航空电子设备专业群的五个专业可共享的层面上进行顶层设计,结合本专业群相关的行业、企业发展趋势,突出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先进、独特的课程建设理念,促进专业竞争力和发展优势的形成。(3)航空电子设备专业群包括应用电子技术、飞机电子设备维修、导弹维修、电气自动化、民航通信技术等多个专业,在构建专业群共享型课程的教学平台时要深入研究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不同,采用模块化的课程资源,课程模块的组成在各个专业实际教学时方便取舍和组合,使该课程的教学紧扣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提升该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专业群共享型特色课程的设计原则
专业群共享型特色课程的设计原则需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1.分析本课程在专业群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程在发展中的历史沿革和已有课程资源的优劣势。例如电子技术与应用课程在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群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下是一门群内多专业的专业通用能力平台课程,是群内各专业共享课程。
2.构建课程远景厘定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厘定要遵守可行性、具体性和层次性原则,其表征为: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例如电子技术与应用课程以专业群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确定课程目标,主要培养目标不仅满足各专业能力培养的需要,也要在课程实施中承担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3.组织课程内容要遵循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的原则。例如电子技术与应用课程基于具体任务的完成程序化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过程为主线。电子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材开发体现了如下的特点:紧紧围绕多专业共享型课程这一特点选取内容,既要考虑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还要将理论知识点与实践技能训练融合为一体;力图用一本教材对“教、学、做”三个环节实现一体化指导,强化实际操作的训练,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做到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完全融合,以做助学,边做边学,理实一体;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技能积累形成规律,以典型的、实际应用的小型简单电子产品为项目载体,以完成任务并解决问题为导向,重点关注如何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来完成工作任务。这样使课程内容在教材、学习活动、学习体验三个方面的选择得到充分体现。
4.课程实施要体现形式整合、内容整合、教学设计整合化的趋势,即教学流程的创新、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例如电子技术与应用课程以“教、学、做”合一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方法,根据课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方法,努力体现课程实施方式的实践性和探究性,强调学习活动与生产活动的联系,体现“做中学”和“学中做”。
5.课程资源建设的开放和共享性。课程在各个专业教学中具有完全重复和可共享的教学内容及资源,其在各个专业间不存在差异性。对专业群共享课程的课程资源建设,首先需把散落在各专业的教学资源进行重新整合,重新开发建设课程特色教材、教学指南、实训指导书、课件软件、课程标准、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课程教案等课程教学资源。针对不同的专业,在课程教学进行中,按照其培养目标的侧重点,在教学中突出“应用特色”,充分共享其通用概念和原理,以使课程教学与培养目标紧紧相扣,培养专业群各专业不同岗位所应具备的能力。虽然每个专业在这方面存在差异性,但由于在课程资源库中的载体相对丰富,可以满足群内各专业在课程实施时的不同需要。
6.课程评价跟进应体现教师、学生、过程等多元化评价。专业群内各专业还可根据自身的专业要求和生源特色制定课程学习效果的合同式评价,即学生在课程学习开始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确定学习效果的评价等级。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的成就感,而且有利于增强学习者相对于自身专业学习特点的学习动机。
四、结语
本文以电子技术与应用课程为例,在分析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群能力系统化特色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总结了电子技术与应用课程的特征,确定了建设专业群共享型特色课程的指导思想,分析总结出专业群共享特色课程构建的六大策略:(1)分析本课程在专业群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出已有课程资源的优劣势;(2)构建课程远景厘定课程目标;(3)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遵循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的原则;(4)课程实施要体现教学流程的创新、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5)课程资源建设的开放和共享性;(6)课程评价跟进应体现教师、学生、过程等多元化评价,并提出了可根据自身的专业要求和生源特色制定课程学习效果的合同式评价方式。期望这些方面的实践分析和总结能为高职专业群共享型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提供一点思路或借鉴。
参考文献:
[1]于连福.论专业结构调整在品牌特色专业群建设中的优化方向[J].现代职业教育,2017(9):91-92.
[2]周建松.推进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策略和路径研究:基于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6(34):13-18.
[3]寇焱.职教师资培养本科专业的特色课程开发研究:以工艺美术专业《工艺美术导论》为例[J].职教论坛,2018(6):73-77.
[4]朱治国.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深度思考[J].現代中小学教育,2013(5):14-16.
[5]张志勇.课程改革的本质是课程民主[J].辽宁教育,2014(5):36-37.
[6]屠锦红,李如密.“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学理分析、价值透视及实践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3(3):24-29.
[7]李森,龚海平.正确处理校本课程建设的六个关系[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3(9):27-30.
◎编辑 赵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