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体验模式在中药学教学中设计与应用研究
2019-02-03王云峰史菁菁
王云峰 史菁菁
[摘 要] 以ARCS模型为基础,在中药学教学中引入和设定动机体验模式并实施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嵌入多感官教学策略,设计和编写《中药功效歌曲记忆集》并教学生进行演唱,让学生在看、听、唱、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建立有效的记忆联结,使得学生在唱自己所喜欢歌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药物功效,提高中药学教学效果,并能够激发、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关 键 词] 动机体验;ARCS中药学;多感官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6-0064-02
一、中药学课程的特点
中药学是一门基础的专业理论学科,是中医药临床中各个学科的理论依据。
目前《中药学》教材多按照药物作用进行章节分类,每一类药物数目也较为繁多,内容烦琐复杂,每一味中药都有自己的药物功效,具体有以下特点:(1)大部分四字成句,均为术语;(2)类似文言文的表述使得字义理解较为困难;(3)个别文字偏僻,发音拗口;(4)药与药之间的功效、应用等容易混淆。因此,中药学特别是中药功效的记忆与认知,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题,机械记忆等传统记忆方法的结果就是使得短时记忆与头脑中原有的长时记忆无法建立有效的联结,记忆费时,而且容易遗忘。因此中药功效的记忆与认知是中药学专业师生都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中药学记忆研究现状
针对中药学记忆困难的情况,众多学者都进行了研究,有覃太敏等[1]研究的“药名释义、故事传说、歌诀、口诀、谚语俗语等引趣法”,董汉良等[2]研究的“因质、因地、因时取效法及异部擅长法”,李鹏等[3]研究的“功效分类记忆综合归纳法”,黄小方等[4]研究的“思维导图与漫画快速记忆法”,孙必强等[5]研究的“故事联想、对比反向、归纳总结等强化记忆体法”,这些方法都有着自己的独到性,能够为中药学记忆提供一些帮助,但是,系统化便于推广的中药记忆方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动机体验模式简介
本课题组在中药学授课过程中,采用了动机体验模式对中药功效的记忆与认知进行教学实验与研究。
动机体验模式是以ARCS模型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嵌入多维度体验(包含任务体验、活动体验、实验体验、感官体验等),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成功体验,从而掌握学习策略,进而提升自我效能感,最终提升学习动机水平。
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对中药学课程做了分析,针对中药学偏重记忆的特点,侧重于在多维度体验上,尝试进行记忆术的指导与开发。
四、记忆术及多感官教学策略研究
记忆是一个全面的过程,人类经过几百万年的进化,從灵长类中脱颖而出,产生了意识和记忆能力,针对一些客观复杂的知识,人们在自觉记忆的过程中,能够自发采用一些方法,帮助自己记住所要掌握的知识。为了提高记忆水平,以某种程度的自觉意识进行的过程称之为策略或方法,而旨在增强记忆的较为复杂的方法即称之为记忆术。
心理学实验证明,研究一个对象或现象时,外部感觉器官参与得越多,认知就越全面,记忆也越牢固。当采用多种感官对同一知识点进行感知时,将会有多个通道将信息输入大脑:视觉通道、听觉通道、味觉通道、触觉通道、嗅觉通道等。此时,会使大脑皮层相应的部位建立多通道的联系,在大脑皮层的视觉区、听觉区、运动觉区、语言区等不同部位留下许多“同一概念”的痕迹,起同步作用并加强记忆效果。多种通道获取的信息强化了头脑中已经形成的多种暂时神经联系,有利于增强第一次感知的效果,时间长了,即使某一通道联系中断,可通过其他联系通道把记忆内容回忆起来。因此,我们在学习和记忆时,要尽可能多地开动识记器官,使之为提高记忆效率服务[6]。
针对中药学知识点记忆困难的特点,课题组选择了多感官记忆法来进行教学的设计与尝试。多感官记忆法通过眼看、耳听、口念、手写、脑思、鼻闻、口尝等多种感官与联系通道的协同作用,能够加深个体对知识的认知与理解,从而可以提高记忆效率,是经过大量实践检验的有效记忆方法。将多感官记忆法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可以称之为多感官教学策略。多感官教学策略侧重在教学中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有效的记忆联结。
在多感官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中,课题组有针对性地选择了韵律教学方式。通过将中药学知识点与熟悉的音乐歌曲相关联,从而能够使得学生在唱自己所喜欢歌曲的过程中便潜移默化地掌握药物功效,提高教学效果。
五、中药学课程多感官教学策略实施
(一)实施环节
课题组采用了以下几个环节开展中药学教学:
1.通过调研,让学生选出20首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从中筛选出节奏感强、脍炙人口的韵律歌曲;
2.将药物进行归类,并将功效按歌曲韵律进行填词,编写《中药功效歌曲记忆集》;
3.请音乐专业老师将歌曲唱出,并录制成MP3格式;
4.在中药学课堂教学中将音乐歌曲进行反复播放,并让学生大声唱出来;边唱边配合相应的药材饮片客观展示。
5.要求学生将药材饮片与歌曲中的中药一一对应,DIY制作出相应的《中药功效标本册》。在上课过程中,手持标本册进行集体唱歌,相互鼓励,相互监督。
(二)注意事项
1.歌曲的选择要具有流行性,大众性,节奏感强,朗朗上口。通过调研,《小苹果》《青花瓷》等歌曲成为学生的首选。
2.同一曲调不能填写两段及两段以上的歌词,防止药物歌词之间混淆。
3.《中药功效标本册》的制作要和音乐填词一一对应,选择的中药饮片要具有该中药的典型特征。
4.课堂唱歌时要具有感染力,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课后可采用比赛的方式进行,通过一定的物质奖励让学生全员唱歌、全员学习。
(三)评价手段
课程的开展将采用档案袋评价的方式进行。档案袋评价能够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要求学生参与到档案的采集、整理与评价整个过程,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己进行档案袋的制作,保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态,学生能够从中看到自己的收获与进步,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此外,终结性评价能够体现中药学教学的课程目标。
学生DIY制作的《中药功效标本册》,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载体,是档案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在每一首中药歌曲教学后,会对该歌曲进行展示性演唱。课程结束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学唱的过程,拍摄录制提交一份视频作为作业。
(四)结果
从学生DIY制作的《中药功效标本册》以及最终提交的视频来看,学生对这种多感官记忆法颇为感兴趣,制作的《中药功效标本册》各具特色,颇为精美。视频也是各具风格:选择歌曲演唱的背景有教室、有操场、有中药标本馆、有校内小池塘,可以说,在中药歌曲的唱录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学生乐在其中。
六、小结
1.多感官教学策略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引入,能够让学生在看、听、唱、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建立有效的记忆联结,使得学生在唱自己所喜欢歌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药物功效,提高中药学教学效果。
2.上述研究表明,中藥学作为一门传统中医药课程,内容较为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而合理的记忆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多种感觉联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
3.规范语言发音。采用多感官教学策略,以音乐为切入点,通过引导学生看、听、唱、闻,能够规范学生的发音,特别是对偏僻、拗口的文字发音。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课题组将继续开展多感官记忆法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使得中药记忆方式的系统化、简便化,促进中药记忆方式的推广。
参考文献:
[1]覃太敏,田朝晖,覃正碧.趣味教学法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药房,2014,25(48):4606-4608.
[2]董汉良,石志磐.中药记忆八法[J].中国农村医学,1982(1):24-25.
[3]李鹏.浅谈《中药学》学习中的记忆方法[J].海峡药学,2006,18(4):203.
[4]黄小方,欧阳辉,陈露希,等.基于思维导图与漫画的中药功效快速记忆法构建[J].时珍国医国药,2016,27(9):2274-2278.
[5]孙必强,李美珍,周英,等.强化记忆法在高职高专中药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5):58-59.
[6]车丽萍.记忆术:科学的记忆方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编辑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