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中的非动谓语句及翻译转换对比研究

2019-02-03江妍李月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12期
关键词:辜鸿铭译本形容词

江妍 李月

[摘           要]  《论语》一直是中国典籍外译研究的热点,从句型着手,将《论语》中的非动谓语句这一特殊句型进行理论分析,并结合辜鸿铭及Arthur Waley的英译本举例论证,归纳总结出非动谓语句的翻译转化策略。

[关    键   词]  论语;非动谓语句;翻译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008-02

“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我国根据国家发展的整体利益、顺应全球经济和文化发展规律而提出的一项综合性的国家战略(李小

霞,2017)。在這个战略背景下,中国典籍外译迎来了崭新的局面。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提到实施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和亚洲影视交流合作计划,这就更加彰显了英译经典著作的重要性。

近几年,《论语》外译的研究度越来越高。国外有不少文章,但大部分都是英文译本的书评。而国内学者主要针对关键概念词分析,从传播视角和英译历史展开。系统地对非动谓语句的关注度仍很低,部分学者从语义特征或结构省略着手,而鲜有研究其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对象并结合英汉版本概括总结出英译策略。

一、句型概述及非动谓语句

汉语句子中谓语成分五花八门,非常复杂,而英语句子中的谓语比较单一,只能由动词或动词短语承担(陈宏薇、李亚丹,2013)。根据这一差异,研究汉语单句句型中的非动谓语句有利于挖掘汉语本身的奥秘。张斌在《新编现代汉语》中提到,汉语的句型可以分成四个层次(张斌,2002)。根据这一分类,可将汉语句型中的非动词谓语句分为四种句型:名词性谓语句、形容词性谓语句、名词性非主谓句以及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二、《论语》中的非动谓语句

(一)名词性谓语句

赵元任(1979)提出,单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做谓语的句子叫作名词谓语句。而名词谓语句主要应用于口语里的肯定句(郝思瑾,2007)。《论语》是语录集结,因此这一句型较为常见。论语中出现的名词谓语句,可分为两种,一为普通判断句,二为特殊判断句。

句子中虽然不含“是”字,但可添加更符合现代人的思维模式,这类句子称为普通判断句。这类句子通常含有判断句的特征,句型为“N1,N2+也/与/乎……”。例如:

(1)“女,器也。”        (《论语·公治长5-3》)

(2)作者七人矣。      (《论语·宪问14-40》)

或者“N1+者+N2”

(3)知我者其天乎!     (《论语·宪问14-37》)

另一种可归为特殊判断句。句子中含有“是”字,但在古汉语中被用作代词,指代前面出现的名词,和现代汉语中有所不同。句型为“N+是+N”,例如:

(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论语·里仁4-5》)

或用冒号连接前后名词,解释说明前面的部分,可概括为“N+:+N”,例如:

(5)子之所慎:斎、战,疾。   (《论语·述而7-12》)

(二)形容词性谓语句

由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充当谓语成分的句子,叫作形容词性谓语句。形容词是状态词,其语法功能是定语,而作谓语是表示主语的形状、性质或变化等(王健、陈周云,2003)。此类句子常见的和名词性谓语句的构造类似,例如:

(6)“知德者鲜矣。”     (《论语·卫灵公15-3》)

(7)“雍也,仁而不佞。”    (《论语·公治长5-4》)

而第二类形容词性谓语句,有的时候这个句式为了起到强调的作用,将形容词放在句首,也可以说是我们常见的主谓倒装句:

(8)“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6-9》)

(三)非主谓句

单句中不能分析出主语和谓语的句子叫作非主谓句(张斌,2002)。这一类句型从其构造上分析较为简单,因此归为一部分:主要有名词性非主谓句及形容词性非主谓句,例如:

(9)“惠人也。”      (《论语·宪问14-10》)

(10)“噫!”        (《论语·先进11-8》)

(11)“忠矣。”       (《论语·公治长5-18》)

(12)“由!”        (《论语·卫灵公15-3》)

三、译本翻译转换研究

本文主要结合辜鸿铭和Waley的译文,针对《论语》中出现的非动谓语句,对比中英版本,总结出非动谓语句的英译手段,并对两译本进行评析。

(一)主谓句中的非动谓语句翻译转化

名词性谓语句和形容词性谓语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相似的地方,都存在判断句的隐含义。这些句子可添上“是”字,句意没有改变,更有利于读者的阅读及理解。而译文最普遍的是补充系动词,例1译文如下:

辜鸿铭的译本:“You are, a work of art.”

Waley的译本:“You are a vessel.”

此句中,“女”通“汝”,引申为你就是一件艺术品。而译文中皆补充了系动词are,这一特征在形容词性谓语句例12的句子中也很鲜明。但这类判断句,有些是以感叹句形式,单纯地增添上系动词,不能恰如其分地再现原文情感。比如例3“了解我的大概只有上天了!”的译文:

辜鸿铭的译本:Ah!There is perhaps only God who understand me.

Waley的译本:not here! But in Heaven!

Waley的译文虽然将作者强调的语气以特殊形式再现,但从句型上来说未完整。而辜的译文运用从句突出强调部分,主句又是判断句,与原文形式对等。

名词性谓语句中的特殊判断,还可采用从句的形式,用先行词或代词,以实现与原文的对等一致。从意思上再現了原文的内容。例4,Waley的译文“Wealth and rank are what every man desires.”,而辜鸿铭的译文“Riches and honours are objects of mens desire.”虽然未引用代词,但是objects实则指代前面的riches and honours,从功能上也等同于汉语中“是”字。该法对含有冒号的判断句也同样可行,解释说明前面的部分也需要再次提及前面的部分,这在译文皆可体现。

形容词性谓语句中的倒装句,如例8意为,孔子评论颜回真有贤德!Waley 译为“Incomparable indeed was Hui.”辜鸿铭译为“How much heroism is in that man.”二者都将强调的语气绝妙地再现出来,而Waley的译文保留了原文的风格,显然更生动、更胜一筹。

(二)非主谓句翻译转化

由于非主谓句的结构及成分较为简单,其翻译策略可分为:增译和直译。非主谓句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以句号结尾,一类以感叹号结尾。换言之,两类句子的语气、强调程度不同,手段也不同。对陈述句,一般采用增译手段,结合语境补充完整。如例11:

辜鸿铭的译文为:“He was a conscientious man.”

Waley的译文为:“He was certainly faithful to his princes interests.”

该句是形容词性非主谓句,译者补充了主语He以及系动词was使该句成为完整的主系表结构。而对其他简单的感叹句,则需保留原文形式。如例10,辜鸿铭译为“Oh!Oh”,而Waley译为“Alas”。“噫”在古文中为叹词,表悲叹或惊讶,此处为语气词无实际含义,译者皆采用语气词来保留原文的情感与语气。这两个例子的译文鲜明地体现了这一非动谓语句的翻译转化手段,恰如其分地再现原文。而例12若直译将更为恰当。

总之,本文根据张斌的句型分类理论,结合其他学者的观点,先概括出非动谓语句的种类并找出《论语》中的句型,结合两个译本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其翻译转换策略。该类句型普遍增译系动词并根据语气特征适时地进行其他句式转化。两译本都注重在传神达意上,行文符合英文语法思路。但译文能否更好地再现这一句型特征,是今后值得译者斟酌考量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2]辜鸿铭,徐昌强,欧阳瑾.辜鸿铭译《论语》《大学》《中庸》:英汉对照[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7.

[3]郝思瑾.名词谓语句形式研究[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3):98-99.

[4]孔子.论语:汉英对照(春秋)[M].威利,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5]李小霞.文化“走出去”与典籍英译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36):70-71.

[6]马永鹏.《论语》句型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1.

[7]王健,陈周云.谈汉语里非动词谓语句及其英译[J].巢湖学院学报,2003(5):85-88.

[8]王燕燕,孙可修.名词谓语句研究回顾[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11):51-52.

[9]张斌.新编现代汉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编辑 马燕萍

A Comparison of Non-Verb Predicate Sentences in“The Analects”

JIANG Yan, LI Yue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version of The Analects and English versions in terms of Non-Verb Predicate Sentences. Examples from both Gu Hongming and Arthur?Waly demonstrate that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re applied in different sentences.

Key words:The Analects; non-verb predicate sentence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猜你喜欢

辜鸿铭译本形容词
辜鸿铭: 给西方人妙讲儒家学说
把《浮士德》背下来再说吧
Comparative Adjectives (形容词比较级)
英译汉中第三人称代词的翻译研究
专题前言:理解译本
形容词
精通九国语言的学习方法
辜鸿铭倒看报纸
后来未必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