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识别技术

2019-02-02

汽车观察 2019年11期
关键词:眼球人脸识别驾驶员

语音识别:

说起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52年,贝尔研究所成功研究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能识别10个英文数字发音的实验系统,但当时还未被大众所熟知。

到近几年,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突破,语音识别准确率大幅提升,谷歌、微软、百度等科技公司的语音识别准确率基本都达到了97%,语音识别技术逐渐商业化,开始出现在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新物种之上,当然,也包括汽车——这一人类乐此不疲的大玩具。

以东风风光为例,两年前,一句“你好小风”开启了东风风光的超级智能化战略,如今,这一核心优势凭借智能语音直达技术更进了一步。

所谓智能语音直达,即“所见即可说”:屏幕上能看到的功能都可以用语音来替代触控。比如听音乐的时候突然想看歌词,不用点击“歌词”的虚拟按键,只需要直接说出“歌词”二字,即可打开歌词界面。不仅简单便捷,也令行车更安全。

更加“高级”的是,风光580Pro语音识别系统具备“非全时免唤醒”这一业内少有的功能,即一次唤醒“小风”,最长60s内够可以持续使用语音多次操作,免去多次唤醒的麻烦,造福“懒人党”。

生物识别技术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指静脉、人脸、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

在汽车领域,生物识别技术获得了广泛应用,其中包括指纹识别、眼球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生命体征监测等。

指静脉识别:

在日常使用中,用户可以实现真正的不用携带钥匙,仅依靠自己的生物体征就可以实现对车辆的控制。此项技术为全球首次应用在车辆上,其技术比指纹识别更精准、更安全,活体识别,不可复制。开门时,把手指放入门把手识别区,秒速识别并開门;锁门时,同样动作保持3秒即可。

零跑S01采用指静脉识别,确认车主身份。该车搭载的由“指静脉识别解锁”与“人脸识别启动”技术组成的“Leap In生物钥匙系统”,能够让驾驶员完全不需要钥匙就能实现从进入车辆到启动的全程操作。

人脸识别、眼球识别:

目前汽车驾驶舱内搭载的面部识别技术已在对用户ID认证、驾驶员疲劳监测,甚至是在自动驾驶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项技术应用在很多车型上,比如凯迪拉克、零跑等车型。

人脸识别技术是应用于驾驶员注意力保持系统。在方向盘和仪表盘之间有可以进行面部识别的摄像头,准确来说是监测驾驶员的眼球,摄像头可以通过红外追踪驾驶员眼球的位置,以确保驾驶员的视线、注意力是否在前方路面上。

当用户进入车内,踩下刹车,后视镜的摄像头在毫秒级即可自动识别人脸,并授权驾驶车辆。

这就意味着,驾驶员可以长时间手离方向盘,但是不允许低头玩手机或者闭眼睡觉。如果发生上述这些情况,系统会发出警报让驾驶员重新将目光转移到道路上。这种对于眼球运动的监测不仅可以在日常情况下实现,在夜间,在驾驶员头戴墨镜的情形下都可以实现,因为这项对于面部识别的技术采用了摄像头与红外线的结合。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使用摄像头监测驾驶员面部的方式,表明了通用在考虑自动驾驶时,看重的是驾驶者是否关注路面,而不是手放在方向盘上这个举动。

生命体征监测系统:

生命体征监测系统采用人体呼吸浓度分析技术,通过高精度传感器探测密闭车厢中呼吸浓度的比例波动,并协同整车信息自动识别车内生物遗留,在车辆连接终端做出相应报警提醒,用最严谨的态度对每一个生命负责。

当车主关闭车辆时,隐蔽于车内的传感器悄然工作。在发现老人、儿童或宠物遗留的第一时间,通过高速稳定的LIN网络技术将报警信号发出,云端后台接收后会持续通过手机APP、短信或电话对车主进行预警。未来,通过OTA技术不断迭代升级,持续拓展车辆本地功能,将可实现车辆自动启动应急模式,第一时间协助车主处理险情。该项技术目前在哪吒品牌的车型上率先应用。

猜你喜欢

眼球人脸识别驾驶员
抓人眼球
人脸识别的“国标”来了
中科视拓开放商业版本人脸识别算法
眼睛与身体的生长发育同步不同量
左右转动眼球提高记忆力
荣耀畅玩7C:人脸识别
社会版(九)
“人脸识别”人工智能测谎仪研发成功
请你发明
纸魔方